“中国田园诗歌之乡”再迎诗歌盛会乐至田园诗会成诗人创作源泉

华西都市报 2021-12-16 02:05 大字

“中国田园诗歌之乡”再迎诗歌盛会 乐至陈毅故里景区。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叶海燕

“乐至的树上挂满了诗歌”。今年7月29日,成渝两地诗人在第五届中国(乐至)田园诗会采风活动中有感而发,作诗吟赞。在乐至,蚕桑业不仅是助力县域经济的农产业,更是化作了诗人们头脑中的灵感,诗句里的意象。

回顾过往,2017年首届田园诗会上,著名辞赋家、文艺评论家、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评委何开四曾建议,乐至可打造“中国田园诗歌之乡”文化品牌。2019年9月,乐至田园诗歌大赛颁奖典礼上,乐至县被授予“中国田园诗歌之乡”“田园诗歌创作基地”。

12月18日,第五届中国(乐至)田园诗会将如约而至。五年间,乐至是如何打造并叫响“中国田园诗歌之乡”品牌的?

底蕴深厚

千年古县元帅故里

乐至历来为蜀中重镇,自北周建德四年(公元575年)建县以来,悠久绚烂的文化已绵延1400余年,留下了理学鼻祖陈持、宋代名相寇准的传奇故事,孕育了孙中山大本营秘书长、著名书法家谢无量,涌现了英勇善战的红四师师长叶镛等革命英烈,诞生了文韬武略、享誉中外的新中国开国元勋陈毅元帅。

从乐至走出的陈毅,心怀故乡的千年古韵和征战沙场的报国情怀,留下名诗《梅岭三章》:“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雅俗共赏的乐至,同时也孕育了多彩灿烂的文化。傩戏,原始古朴,粗犷豪放,舞步骄健;薅草歌,旋律质朴,具有浓郁的田园气息。灿烂的文化也滋养了淳朴的民风,以及乐至人民的热情好客和乐观豁达。

千年后的乐至也在不断挖掘本土文化,以多元的艺术形式来传承、弘扬:举办了全国知名作家乐至采风行、田园诗会等系列文学活动,带动形成越来越多的乡土诗人、乡间诗社。

田园秀美

保护生态留住“乡愁”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才能留得住乡愁。乐至县委副书记、县长彭玉秀说:“乐至最大的资源禀赋是生态本底。特殊的地域优势,厚重的文化底蕴,丰富的山水资源,为田园诗歌‘栖居’乐至提供了不尽的源泉。

在第四届中国(乐至)田园诗会上,乐至县委相关负责人就用四句诗歌,形容乐至的春夏秋冬:乐至的田园,有春夜里万蚕咀桑与丝丝细雨“婉转在机杼”“润物细无声”,两相协奏的动人天籁;有夏日里万亩田田荷池中“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的无邪童趣;有秋日下万顷灿灿稻浪中“力尽欢歌唱,精疲笑语扬”“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农人喜悦;有冬霜中万树“青松挺且直“”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奋进坚韧。

乐至地处北纬30度地区,是长江中上游生态屏障,绿抱水、水绕城,植被葱郁、空气清新、生态良好。为擦亮田园底色,留住这一份乡愁,乐至以改善生态环境、增强田园气息为目标,全面打响蓝天、碧水、净土“三大战役”,城区空气优良天数达标率超过92%,森林覆盖率达43.6%,全县三分之二以上监测点水质显著改善,将山的秀美、水的清灵、田的芬芳、园的闲适展现得淋漓尽致。为此,乐至也荣获了“全国绿化模范县”“最佳品质旅游县”称号,被评为中国宜居乡村典范县、国家卫生县城。

以诗为媒

推动田园诗歌文化品牌实体化

2019年,乐至县在国内率先发起田园诗歌大赛,征稿4个月,收到了来自全国8000多名参赛者的上万件作品,叶延滨、梁平等著名诗人多次到乐至采风、写诗。

如何促进田园诗歌文化品牌实体化?乐至县委副书记、县长彭玉秀表示,近年来,乐山通过举办“中国·乐至田园诗会”及系列活动,“中国田园诗歌大赛”、诗词朗诵会、诗歌阅读比赛、诗词创作比赛等群众诗词活动,大力开展田园赏析、诗歌进学校、进社区、进机关等活动,让诗词走近群众,厚植帅乡诗歌底蕴。

同时,乐至加强对非遗项目、农牧产品资源的开发,推出外婆坛子肉、乐意窖藏酒、乐至烤肉,“乐至三宝”“乐至四名”“乐至五绝”等一批特色农产品,以诗为媒,带动县域经济转型升级发展。邀请诗歌界知名诗人成为乐至“驻县诗人”,开展采风、朗诵、培训等活动,引领乐至诗歌创作,引导建立优秀诗人工作室、田园诗歌赏析社、校园诗社、社区诗社等诗歌创作团体,推动乐至田园诗歌迈入更高层次。

新闻推荐

贴心关爱送进村 真情温暖留守娃

向留守儿童分发礼品。本报讯(全媒体记者孙正良)为深入推进乡村振兴,进一步丰富乡村留守儿童的精神文化生活,12月4日,乐至...

乐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乐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