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政策很给力 贫困户走上创业路

资阳日报 2020-12-24 07:44 大字

□李成

“张贵兰,最近猪喂得咋样了?”

“还可以,蒲书记,前些日子才卖了11头,将近6万元。”

12月8日,笔者跟随乐至县石湍镇朝阳店村第一书记蒲开新来到村民张贵兰家时,张贵兰第一时间和大家分享了自己的收获:“猪圈里还有将近一百头猪,等到要过年的时候,再卖一批,争取多赚点钱。”

2011年,随着小女儿的呱呱落地,张贵兰全家人口增至7人。在外务工的微薄收入已难以维持家庭开支。于是,张贵兰决定回乡创业。然而,创业之路并非平顺,张贵兰走过不少弯路。特别是遇上父母纷纷身患重病,二老的医疗费让张贵兰负债累累。

2014年,张贵兰成为当地建档立卡贫困户。在政策的支持下,他获得了“幸福喜羊羊”资金扶持,开始发展山羊养殖,借钱建起了规模化养殖场,并于2016年成功申办了吉顺泰家庭农场,走上了规模化山羊养殖的致富之路。

眼见家境逐渐好转起来,张贵兰大儿子又患上脑膜炎。“那时感觉天都要塌下来了,亲戚朋友都借遍了。家里值钱的、能卖的也都卖了,爱人每天以泪洗面,我不能倒下,必须想办法把账还了。”面对生活的困境,张贵兰没有倒下,他说,“村农技员到我家传授农机知识,扶贫干部时刻关心我,还专门请来了畜牧专家指点迷津。”依靠政策帮扶和自身努力,张贵兰的农场发展总算取得了成功,年出栏山羊达到了150余头。

2018年,张贵兰凭着养殖经验,将山羊全部出栏,改为养猪。这一年,农场出栏生猪接近200头,不仅基本还清债务,也让家庭纯收入第一次翻过脱贫线,顺利脱贫。此外,张贵兰还通过D级危房改造政策建起了新房,孩子也享受了教育扶贫政策。2019年,生猪养殖纯收入达到了30多万元,同时他还搭上了全村连片产业的顺风车,种上了青脆李,实现多门路致富。

如今的张贵兰是村里有名的养殖大户,年出栏生猪均在200头左右,年纯收入大幅提高。张贵兰说,感谢党和国家的好政策,让自己全家人过上了好日子。“脱贫不忘本,现在我发展好了,也要尽最大努力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争取让大家的日子都好起来。”

新闻推荐

咬定目标不放松 攻坚克难战果丰 乐至县抓项目促投资百日大会战工作综述

开始试生产的四川宏泰熊猫专用汽车制造公司。这里,将主要生产半挂车、市政环卫车、搅拌运输车等20余个系列300多个产品。...

乐至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乐至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