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至三元庙村 传统蚕桑业“破茧”向全产业链发力
村民在养蚕基地打工。
□本报记者卢凌嘉
乐至东山镇三元庙村,千亩绿油油的桑树向阳生长、郁郁葱葱。
清晨,露水未干,79岁的三元庙村村民林春秀已经在家门口的桑树林里忙碌了一阵,她把鲜嫩的桑叶收割下来,背到蚕棚里喂蚕。“种桑养蚕一辈子,我们村能靠这行当脱贫,一想就来劲!”
在三元庙村,养了一辈子蚕的父老乡亲不在少数。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市场经济的冲击,三元庙村蚕桑产业也经历了从兴旺到低迷再到复苏升级的过程。
把脉问诊
蚕桑产业迎来转机
“以前养蚕辛苦,蚕子‘饭量大’,每天采桑叶都要跑几趟,有时候都顾不上吃饭,养多了就照顾不过来。”从14岁就开始养蚕的林春秀告诉记者,原来村里几乎家家户户养蚕,但养蚕是个“苦差”,上世纪90年代,“挣现钱”的念头胜过了日复一日风吹日晒地种桑养蚕,大量村民外出务工,村里的蚕桑产业因此越来越低迷。
转机出现在2017年。乐至县蚕桑局的专家们给三元庙村的蚕桑产业“把了脉”:桑树零星分散、品种落后,制约养蚕规模;种桑养蚕技术落后,劳动强度过大。
找到了病根,县委、县政府便对症下药。2017年,村里修起水泥路,通到每家每户;2018年连片打造桑树林,同时更换桑树品种。三元庙村第一书记康小宁指着鲜嫩的桑叶说:“从前一亩地只能种100多棵桑树,桑叶薄又小。换了新品种后,桑树生长速度快,当年种树当年就能养蚕,一亩地能种600多棵,产量是原来6倍多。”
养了一辈子蚕的林春秀,这几年也靠着养蚕脱了贫,“现在养一张比原来半张还省力,能挣6000多元。平时有时间还能在村里的桑树林里打零工。”
劲头十足
蚕桑产业提档升级
“改变桑树品质,提升蚕桑产业产量,只是第一步。”康小林说,三元庙村正不断尝试延长产业链条。
走进三元庙村的旺亿生态园,只见园区内道路通达、绿植密布,垂钓区、餐饮区等休闲娱乐区域一应俱全。旺亿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邓如涛介绍,园区自2017年开始,种植了果桑、樱桃、桃子等水果约80亩,种植桑树240余亩,初步建成集观光旅游、休闲娱乐、水果采摘等于一体的特色蚕桑基地,每年接待游客约1000人,年产值约40万元。
在距离旺亿生态园十余米的地方就是蚕丝被加工房,“90后”回乡创业大学生肖勇正忙着拉丝引线,动作没有一丝拖泥带水,“现在天气转凉,蚕丝被订单增多了,要赶紧加工出来。”
2018年,5名“90后”理工科大学生肖勇、张耀、吴乐意、陆佳、吴成茂瞄准三元庙村“浑身是宝”的蚕桑产业,共流转了近900亩土地,种下桑树、建起蚕房。
仅一年多的时间,肖勇就建起了蚕丝被加工厂,形成“生产、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其他4人也做起延伸产业:种蛋白桑、茶叶桑,喂桑叶鸡,做桑葚酒……
“家乡的蚕桑产业蕴藏着很多机会,大有可为,而且乐至大力打造‘中国桑都’,产业扶持力度很大。”张耀告诉记者,明年他们将继续扩大养殖规模,计划养蚕1000张,做好延伸产业。
“现在村里蚕桑产业发展势头很足,成为村民精准脱贫的一个重要产业。”康小宁介绍,这几年,三元庙村不再只局限于最基础的养蚕卖茧,而逐渐形成了集种桑养蚕、蚕丝加工销售等于一体的完整产业体系,三元庙村也从过去的贫困村变为了省级“四好”村。此外,该村还加快蚕桑产业园的提档升级,重点打造桑海长廊、蚕桑文化主题环湖公园建设,做强蚕桑文旅经济。
这个昔日的小村落在跌宕起伏的历程中走出了一条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新路。
新闻推荐
融入“朋友圈”当好“圈内人”,立足成渝黄金分割点 乐至争创天府旅游名县
全民徒步大赛。□刘孝军8月8日,12公里长的乐至县陈毅故居旅游大道上,来自全国各地的徒步爱好者齐聚于此,参加徒步大...
乐至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乐至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