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人才青黄不接,台下寥寥无几的老年观众 龙潭剧社还能坚持多久?

川江都市报 2020-08-19 00:43 大字

袁为连/制图

7月17日起,中央电视台12套节目推出四集系列纪录片《守望泸州》,该片探寻现实变迁的历史纵深感,见证泸州的时代变迁,映射泸州经济、社会、人民生活的发展与进步。《守望泸州》第二集《江城川音》中,将镜头聚焦“龙潭剧社”,这是一个在小市中码头附近“扎根”多年的民营川剧社,也是在川南小有名气的剧社。

一个民营川剧社,如何在泸州“坚守”多年?它的背后靠什么在支撑?面对为数不多的演员和观众,以及疫情期间的暂停演出,作为剧团管理者是如何思考和应对的?这个成立了18年的民营川剧社还能坚持多久?◎ 川江都市报记者 彭方均(张德华供图)

“下岗”夫妻创办剧社

鼓师丈夫为多挣钱已转行

泸州市职业教育学院已退休的副教授银进康曾对泸州川剧进行过研究,他告诉记者,泸州川剧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汉代巫文化。据记载,清雍正二年(1724年),泸州有20余名川剧艺人到成都棉花街成立了“庆华班”,率先于全川从“火把剧团”而进入“城市剧场”,并逐渐形成特色鲜明的“泸州河”。

不过,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川剧开始衰落。银进康分析,一是改革开放后,40岁以下的消费群体基本不看川剧,50岁以上人群也有一部分不喜欢。二是投入不足,川剧艺术得不到应有发展,无法适应消费市场的变化。三是人才培养滞后,人员老化,艺术人才青黄不接。

因为接了重庆的演出,8月14日一大早,张德华送演员去车站后,一个人回到了位于泸州市龙马潭区上大街40号的龙潭剧社,这里是剧社自2002年3月成立以来的第四个“家”。“家”夹在仁康医院的两个门面中间,巷子口是剧社精心装修的红色大门,有些旧但还算醒目。穿过深深的巷子,就能看到龙潭剧社。

51岁的张德华,是龙潭剧社的团长,也是创始人之一。老家在资中的张德华13岁拜师学习川剧,在重庆时,和鼓师陈兴勇结婚生子。1996年,泸州市川剧团招聘鼓师演奏人员,陈兴勇被选上,张德华便随丈夫一起来到泸州。

2000年,泸州市川剧团改制,张德华夫妇双双下岗。下岗后,夫妇二人开过餐馆、茶馆,想彻底改行,但最终却在玩友协会票友戏迷的帮助下,于2002年3月20日成立了龙潭剧社。

“当时还是出于爱,我们爱川剧,想把它演给更多人看。”张德华说,自己最初只是一个演员,这些年带着一个剧社经历了太多的不容易,而作为创始人之一的陈兴勇也一直相随。但如今,陈兴勇已转行。

“我每天考虑的都是如何养活这个剧团,他想的是自己如何收入高点,可以养活我们的小家。”张德华说,小家庭里儿子读书要钱,老母亲脑梗也要钱……

“爱徒”已签约乐至县川剧团

剧社演员青黄不接

去重庆演出前一天,也就是8月13日,张德华给演员们结了工资。每年天气热的时候,剧社都会放暑假,一来观众都是老人,天热了一来一回怕遭不住;二来剧场里没有空调,只有电扇,演出的时候观众热,演员更热。

因为疫情,半年多来剧社很少有演出,偶尔出去一趟,最多也就唱几天。剧社算上张德华和年迈的、偶尔跑龙套的老父亲,共有演员18名,这其中不少都是张德华四处去寻来的,年龄大多50岁以上,70岁以上的有3位。

“不好找,特别是女演员,现在有两个妹妹在我这里学川剧,都是快50岁的。我很用心地教,没敢提学费的事,但她们会不会留在龙潭剧社,我就不能保证了,但希望能多给她们上台的机会。”作为团长,张德华看到了剧社的现状,渴望能招来更多年轻的演员,为剧社注入新的活力,但往往事与愿违。

在纪录片《江城川音》中提到的楠楠,是张德华最喜欢的“徒弟”。这个13岁的女孩对川剧的热爱,曾让张德华看到了希望,但这只是张德华的一厢情愿。8月15日是楠楠在乐至签约的日子,她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乐至县川剧团,在去专业川剧学校学习后,将回到乐至县川剧团工作。签约的这一刻,楠楠希望师傅能到现场见证,但张德华最终没有去。把演员送到车站后,她回到了龙潭剧社。

疫情之后,剧场就没有演出过。舞台上有些乱,到处都是灰尘,墙壁上不少地方因为渗水长了霉,搭建的厕所天花板不知道被什么砸了,留下一个大洞。观众席的木质靠背椅上,搭着受潮的棉褥子,张德华端着一盆水,开始擦洗家具上的霉斑。最让张德华心痛的是演出用的帽子,因为太过潮湿,不少帽子都长了霉,不能用了。

听说电影院已恢复营业,张德华的眼神一下发了光,但随即又黯淡下来。“剧场需要重新装修才行,这些帽子都要换,又需要一大笔钱。”张德华一边说,一边开始算账,预估剧场需要重新开锣唱戏,资金上还有很大的缺口。

拼尽全力希望更多人爱川剧

忠实观众多已老去

在空荡荡的剧场里,木质靠背椅散发着浓浓的旧时光的味道,不少座位上都放着垫子,这些垫子样式各异,厚薄不同。张德华却分得很清楚,“这是高坝蒋伯伯的,这是蓝田坝钟伯伯,这是合江蔡伯伯的……”

龙潭剧社的剧场里没有空调,没有柔软的座椅,甚至连窗户也不能完全遮风,但只要听说龙潭剧社有演出,爱看戏的老人们总会从四面八方赶来。

合江蔡伯伯也出现在纪录片《江城川音》中。这位91岁的老人对于龙潭剧社来说,不仅是多年来坚守台下的观众,更是一位关注龙潭剧社生死存亡的见证者。

蔡伯伯名叫蔡文彬,家在合江,每年都会到龙马潭区女儿家住几个月,在这期间,他必来龙潭剧社看戏。

“剧社还在小市电影院的时候我就开始看戏,后来搬到上大街,我们又跟到这边来看。”蔡文彬告诉记者,龙潭剧社不容易,他不知道怎么帮剧社,但只要剧社有演出,他就会买票来看。

张德华还记得,当年搬到上大街后,剧社因为各种原因不能恢复演出,蔡文彬四处打电话,为剧社最后成功演出起了很大的作用,这让张德华感激不尽。

在张德华的手机里,存着多年来的短信。“剧社能坚持到今天,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在我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就把这些短信翻出来看看,看了又继续坚持”。

戏曲进校园、戏曲进乡村、政府购买文化服务、戏曲传承发展等政策的出台,让张德华又一次看了剧社的希望。“从小市电影院跟过来的观众,固定坐前四排的已经没剩几个了。川剧的发展和传承需要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努力”。

前几年,张德华最多的时候一周要跑四个地方给孩子们上川剧,甚至有不少孩子因为没被选上继续上川剧课而伤心哭泣。张德华的手机里还存了几个川剧小爱好者的微信,他们常常通过微信向她请教。

正在擦洗沙发时,张德华的手机响了,接完电话后,她坐在椅子上发了会呆,苦笑着说:“另外的人临时搭了个班子,抢了我们原本说好的演出,只比我们少要了1000多元。”

剧场什么时候能开锣唱戏,迎来盼望他们多时的老观众,张德华并不知道。现如今,他们只能接点周边的零星演出,维持基本开销,同时也让演员有上台的机会。“我经常对自己说,再坚持一年,也许就会好了。”张德华说。

新闻推荐

成都益民集团在资阳布局生猪产业

本报讯(记者阚莹莹)8月9日,记者从成都益民集团获悉,该集团旗下中际集团与资阳市雁江区人民政府正式签订了《雁江区生猪养...

乐至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乐至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