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至县中医医院 推出养生“八段锦”教程

资阳日报 2020-07-21 07:38 大字

近日,乐至县中医医院推出养生功法“八段锦”全套视频教学,传播与弘扬中医养生理念。笔者用文字对教程内容进行了整理。快快收下这份专家分享的健康养生小知识。

第一段两手托天理三焦

一、动作要点

1.两脚平行开立,与肩同宽。

2.两臂徐徐分别自左右身侧向上高举过头,十指交叉,翻转掌心极力向上托,使两臂充分伸展,不可紧张,恰似伸懒腰状。同时缓缓抬头上观,要有擎天柱地的神态,此时缓缓吸气。

3.翻转掌心朝下,在身前正落至胸高时,随落随翻转掌心再朝上,微低头,眼随手动。同进配以缓缓呼气。

二、医生支招

乐至县中医医院医生、资阳市名中医岳鑫说:两手托天理三焦,不仅能舒胸、消食通便、固精补肾、强壮筋骨,还能解除疲劳,改善腹腔和盆腔内脏的血液循环。

第二段

左右开弓似射雕

●动作要点

1.两脚平行开立,略宽于肩,成马步站式。上体正直,两臂平屈于胸前,左臂在上,右臂在下。

2.手握拳,食指与拇指呈八字形撑开,左手缓缓向左平推,左臂展直,同时右臂屈肘向右拉回,右拳停于右肋前,拳心朝上,如拉弓状。眼看左手。

3.动作与1、2动作相同,左右各4~8次。

●医生支招

乐至县中医医院医生、资阳市名中医张惠琼说:左右开弓似射雕,重点是改善胸椎、颈部的血液循环。临床上对脑震荡引起的后遗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同时对上、中焦内的各脏器,特别是心肺给予节律性的按摩,增强心肺功能。通过扩胸伸臂、使胸肋部和肩臂部的骨骼肌肉得到锻炼和增强,有助于保持正确姿势,矫正两肩内收圆背等不良姿势。

第三段

调理脾胃臂单举

●动作要点

1.左手自身前成竖掌向上高举,继而翻掌上撑,指尖向右,同时右掌心向下按,指尖朝前。

2.左手俯掌在身前下落,同时引气血下行,全身随之放松,恢复自然站立。

3.动作与1、2动作相同,左右各4~8次。

●医生支招

乐至县中医医院医生、资阳市名中医蒋文贵说:调理脾胃臂单举,主要作用于中焦,肢体伸展宜柔宜缓。由于两手交替一手上举一手下按,上下对拔拉长,使两侧内脏和肌肉受到协调性的牵引,特别是使肝胆脾胃等脏器受到牵拉,从而促进胃肠蠕动,增强消化功能,长期坚持练习,对上述脏器疾病有防治作用。熟练后亦可配合呼吸,上举吸气,下落呼气。

第四段

五劳七伤往后瞧

●动作要点

1.两脚平行开立,与肩同宽。两臂自然下垂或叉腰。头颈带动脊柱缓缓向左拧转,眼看后方,同时配合吸气。

2.头颈带动脊柱徐徐向右转,恢复前平视。同时配合呼气,全身放松。

3.动作与1、2动作相同,左右各4~8次。

●医生支招

乐至县中医医院医生、资阳市名中医王明甫说:五劳七伤往后瞧,对防治颈椎病、高血压、眼病和增强眼肌有良好的效果。练习时要精神愉快,面带笑容,乐自心田生,笑自心内,只有这样配合动作,才能起到对五劳七伤的防治。另外,此式不宜只做头颈部的拧转。

第五段

摇头摆尾去心火

●动作要点

1.马步站立,两手叉腰,缓缓呼气后拧腰向左,屈身下俯,将余气缓缓呼出。动作不停,头自左下方经体前至右下方,像小勺舀水似地引颈前伸,自右侧慢慢将头抬起,同时配以吸气;拧腰向左,身体恢复马步桩,缓缓深长呼气。同时全身放松,呼气末尾,两手同时做节律性掐腰动作数次。

2.与1动作相同,左右相反。

3.1、2动作交替各4~8次。

●医生支招

乐至县中医医院医生、资阳市名中医张北暾说:摇头摆尾去心火,此式动作除强调松,以解除紧张并使头脑清醒外,还必须强调静。俗谓:静以制躁。“心火”为虚火上炎、烦躁不安的症状,此虚火宜在呼气时以两手拇指做掐腰动作,引气血下降。同时进行的俯身旋转动作,亦有降伏“心火”的作用。动作要保持逍遥自在,并延长呼气时间,消除交感神经的兴奋,以去“心火”。

第六段两手攀足固肾腰

●动作要点

1.两脚平行开立,与肩同宽,两掌分按脐旁。

2.两掌沿带脉分向后腰。

3.上体缓缓前倾,两膝保持挺直,同时两掌沿尾骨向下按摩至脚跟,沿脚外侧按摩至脚内侧。

4.上体展直,同时两手沿两大腿内侧按摩至脐两旁。如此反覆俯仰4~8次。

●医生支招

乐至县中医医院医生、资阳市名中医唐伯亮说:两手攀足固肾腰,主要运动腰部,也加强了腹部及各个内脏器官的活动,如肾、肾上腺、腹主动脉、下腔静脉等。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藏精之脏”。肾是调节体液平衡的重要脏器。肾上腺是内分泌器官。与全身代谢机能有密切关系。腰又是腹腔神经节“腹脑”所在地。由于腰的节律性运动(前后俯仰),也改善了脑的血液循环,增强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及各个组织脏器的生理功能。长期坚持锻炼,有疏通带脉及任督二脉的作用,能强腰、壮肾、醒恼、明目,并使腰腹肌得到锻炼和加强。年老体弱者,俯身动作应逐渐加大,有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的患者,俯身时头不宜过低。

第七段

攒拳怒目增气力

●动作要点

1.两脚开立,成马步桩,两手握拳分置腰间,拳心朝上,两眼睁大。

2.左拳向前方缓缓击出,成立拳或俯拳皆可。击拳时宜微微拧腰向右,左肩随之前顺展拳变掌臂外旋握拳抓回,呈仰拳置于腰间。

3.与2动作同,唯左右相反。如此左右交替各击出4~8次。

●医生支招

乐至县中医医院医生、资阳市名中医左开林说:此式主要运动四肢、腰和眼肌。根据个人体质,爱好、年龄与目的不同,决定练习时用力的大小。其作用是舒畅全身气机,增强肺气。同时使大脑皮层和植物神经兴奋,有利于气血运行。并有增强全身筋骨和肌肉的作用。

第八段

背后七颠百病消

●动作要点

1.两脚平行开立,与肩同宽,或两脚相并。

2.两臂自身侧上举过头,脚跟提起,同时配合吸气。

3.两臂自身前下落,脚跟亦随之下落,并配合呼气。

4.全身放松。如此起落4~8次。

●医生支招

乐至县中医医院医生、资阳市名中医胡继勇说:背后七颠百病消,通过肢体导引,吸气两臂自身侧上举过头,呼气下落,同时放松全身。由于脚跟有节律地弹性运动,从而使椎骨之间及各个关节韧带得以锻炼,对各段椎骨的疾病和扁平足有防治作用。同时有利于脊髓液的循环和脊髓神经功能的增强,进而加强全身神经的调节作用。

(李小凤)

新闻推荐

“四季果乡”清水村

↑葡萄种植园。←新村聚居点。→村民将刚采摘的李子装箱发往各大市场。↓李子种植园俯瞰乐至县高寺镇清水村,500余亩...

乐至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乐至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