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检察机关 检察公益诉讼 为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保驾护航

资阳日报 2020-06-28 07:49 大字

公益诉讼检察官在办案现场研讨案情。□本报记者徐嘉欣

自2017年7月1日检察公益诉讼制度正式推行以来,资阳市两级检察机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公益为核心,狠抓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公益诉讼案件办理,共办理案件102件。

服务污染防治攻坚战助力打造碧水蓝天

今年4月14日,乐至县住建局收到乐至县检察院检察建议书,建议其及时督促有关单位规范处置乐至博骏公学旁边堆放的建筑垃圾,整治周边环境。原来,乐至县检察院在履职中发现,乐至博骏公学建筑工程施工产生的大量建筑垃圾一直堆放于工地旁边,严重影响学生和周边群众的学习生活环境。收到检察建议书次日,乐至县住建局立即安排渣土办人员到现场核实情况,并联系建设工程施工单位,要求其限期对建筑垃圾进行处置并整治周边环境,现已整改到位。

该案例系资阳市检察机关办理的一件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公益诉讼的典型案例。此外,2018年,市检察院办理的市环保局对某房地产开发公司未办理环评手续违法履职行政公益诉讼案,督促追回应缴罚款320万元,被省检察院评为全省十大典型案例;2019年,市、区两级检察机关对麻柳河黑臭水体严重问题立案调查,向6个相关行政机关公开宣告送达检察建议书,加快治理黑臭水体,服务创卫工作……近年来,资阳市两级检察机关聚焦服务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针对各地存在的河流污染、土壤污染、大气污染、噪音污染等开展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办理案件51件,为打造碧水蓝天注入了检察力量。

聚焦资源保护

守护绿水青山

在森林资源保护方面,资阳市两级检察机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工作理念,对乱砍滥伐、破坏森林资源等违法行为决不手软。2019年,市检察院依法对雁江区某村民委员会滥伐林木破坏生态环境行为提起全市首例民事公益诉讼案,要求被告村委会承担相应的植被修复费用,在公共媒体上就乱砍滥伐行为赔礼道歉,得到法院支持,起到很好的宣传教育效果,增强了群众生态保护意识。

为了助力守护耕地保护红线,资阳市检察机关要求行政机关对乱占耕地进行大棚房建设、乱挖鱼塘、乱堆垃圾等非法使用土地、破坏土地资源违法行为认真履职,有效保护耕地。三年来,资阳市检察机关依法对相关行政机关未依法履职行为进行监督,围绕保护土地资源开展法律监督工作,共办理公益诉讼检察案件28件。

下一步,全市检察机关将以助力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为目标,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让检察公益诉讼制度深入人心,提高群众环保意识,加大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公益诉讼案件办理力度,进一步加强与相关行政机关的沟通、协调,狠抓检察建议后的跟踪落实,以检察力量为资阳市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保驾护航。

新闻推荐

设临时夜市摊区、划便民摊点 资阳市有序开放地摊经济

本报讯(黎晖记者黄智微)近日,记者了解到,为了让经济恢复有热度、城市有温度,资阳市正在制定规范设置便民摊点(夜市)助力经济社会...

乐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乐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