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乐至路径
高寺观光农业产业园。
葡萄盛宴盼君来。
福星镇蔡家庙村平整秧床。
□周颖昳
“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7464元,同比增长10%。全县实现农业增加值33.87亿元,同比增长14.27%。”省委、省政府日前印发《关于表扬2019年度全省农村改革和农民增收工作先进县(市、区)的通报》,乐至县荣获“全省农民增收先进县”称号。
2019年,乐至县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以促进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多措并举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全力推进脱贫攻坚。
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夯实农民增收基础
乐至县是丘陵地区典型的农业县。近年来,该县农业产业以发展现代农家乐园区型农业和特色高效农业,建设“成资渝”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基地为目标,在农业产业布局上下功夫,把发展主导产业作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点,绘就了一幅“业兴、民富、村美”的幸福新村画卷。
“促增收,把握主导产业尤为重要。”乐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伍辉介绍,乐至县围绕打造“中国桑都”建设目标,2019年新建桑园8000余亩,粮油、果蔬、畜牧、水产养殖等主导产业总体向好,依托六大农业园区,坚持科技支撑发展现代农业,夯实农民增收基础。
位于乐至县中天镇的四川红旗丝绸有限公司是一家具有60多年历史、以桑蚕茧丝绸为主导的生产企业,其产品远销世界各地。作为省级龙头企业,该公司相继在12个贫困村打造高端生丝原料生产基地,打通工业产业扶贫“最后一公里”。
“我们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管理模式,与当地上万名蚕农实行订单收购,帮助蚕农年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四川红旗丝绸有限公司总经理乔伍告诉笔者,2019年,该公司还投资300余万元,建立栽桑养蚕基地,辐射带动农民连片栽桑养蚕2000多亩。
据了解,针对贫困村农村劳动力不足,蚕农年龄偏大、缺技术等问题,该公司在乐至县龙溪乡贫困村水口寺村投资100 万元建设“商品小蚕”农场,开展蚕桑养殖关键技术研究与推广。
“通过红旗丝绸公司的技术指导,我和老伴儿扩大了养蚕的规模,并且养出了高质量、高收益的蚕茧,去年共收入2.5万元。”水口寺村的蚕农吕富发说,产业发展越来越好,他们家也跟着脱了贫,日子越过越好。
目前,乐至全县累计建成桑园13万亩,优质特色产业生产基地20万亩,成功创建国家级农业园区2个,阳化河现代农业产业园成功纳入全省现代农业产业园培育对象,初步形成青花椒、乐至黑山羊、乐至白乌鱼、天池藕粉“四大产业组团”,2019 年农业增加值达33.87亿元。
促进就业创业,增强农村发展活力
在距离县城15公里的高寺镇,祥峰家庭农场承包的葡萄园里,一排排整齐的葡萄藤已长出了嫩芽,工人们正在给葡萄修枝、施肥。“我们种植了葡萄115亩,现在正是葡萄生长的关键时候,县农业农村局积极帮我们协调所需的农资,现在生长、管理都很好。”祥峰家庭农场业主游金光告诉笔者,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农场生产并未受太大影响,已在2月底全面复工。
2019年,祥峰家庭农场产值达70万元,收入10万元,带动务工40人,务工年收入30万元。每到夏季,农场刚刚丰收的葡萄就被成都、广州等地的大型收购商收走了。很难想象,原来仅仅用作种粮的土地,如今已为村民带来了成倍的收入。
高寺镇杜家村7组的村民杜天明在2015年将自己的3亩多土地流转给了祥峰家庭农场,“除了通过流转土地获得租金,还能在农场里获得务工收入1万多元,收入比以前有了很大提高。”杜天明说。
“从2016年开始,我县的家庭农场就以每年100个左右的速度增加。”伍辉介绍说,2019年,乐至县共投入5.24 亿元用于农业农村建设,其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补助401万元。“乐至县还整合就业创业政策,全年共开展三次实用技术培训,并通过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发展贷款,做大做强适度规模经营,增加农民就业岗位。”
截至目前,全县农村土地流转面积19.54万亩,农户通过出租或入股,可增加财产性收入,获得比较稳定的流转租金或股份分红的收入 ,平 均 每 亩 每 年 可 达500—600 元。同时,农民可就近在租地业主处务工,获得工资性收入,业主平均每亩工资支出1000—2000元。
要改变农民收入来源单一的情况,更为重要的一环是要转移农村劳动力。近年来,乐至县年轻人外出比例增加,专业技术水平有所提高,收入水平增加;外出人员办企业的人数有所增加,通过资金积累技术沉淀,大力投资办企,收入增加明显;外出务工人员积极回乡创业,充分利用本地自然资源和自然 优 势 取 得 较 大 收 益 。2019 年转移农村劳动力29.81 万人,实现劳务收入32.76亿元,增长明显。
创新增收模式,拓展农民增收途径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为扎实做好全县城乡居民收入调查工作,乐至县成立以县委书记、县长亲自挂帅的农民增收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街道)成立相应工作机构,进一步修订完善和细化农民增收目标考核办法,形成齐抓共管、高位推进的工作格局。
基于此,乐至县建立了定点帮扶制度,主要包括驻村农机员制度,由县农业农村局及各乡镇(街道)选派人员定点驻村,指导帮助农户,为其提供农业生产方面的技术培训、政策咨询等方面的服务。建立了一对一帮助贫困户的扶贫制度,责任落实到人,致力于帮助贫困户增收脱贫。
2019年5月,乐至县被确定为整建制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国家级试点县。乐至县通过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促进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发展,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的成果由全体成员共享。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能够利用各类资金、采取多途径、获取信贷等形式促进自身发展。
截至目前,全县已完成609个村(居)集体经济成员确认、集体资产股权量化、集体经济合作社登记赋码。其中109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已建成集体规模生猪养殖小区5个、共16900平方米,小型畜牧养殖场12个、共5438平方米,小蚕供育室及蚕棚 2965平方米,蚕桑、果蔬、水产、稻油、药材等基地7400余亩。
通过产业体系优化调整,乐至县还构建了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的发展体系,延伸产业链条。近年来,乐至成功举办了多届烧烤节、桃花节、葡萄采摘节、小龙虾音乐啤酒节等节会活动,提升了农特产品的知名度,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2019年,该县各个节会活动共接待游客50余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 3200 万元,产业融合发展成效显著。高寺镇葡萄采摘及电商销售达到10%以上;劳动镇苹果梨等早熟品种电商销售达到20%以上;龙门乡禾光家庭农场的火龙果采摘及电商销售甚至达到70%左右,价格高达每公斤30元,较市场价格高66.7%。同时,交通便利、区位优势功能进一步体现,国道318线等“公路经济”发展快速,草莓、桑葚等适宜采摘产品面积逐年增大。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对农村劳动力就业和农民增收造成较大冲击,但总体来看农民增收的势头并未减弱。”面对2020年的农民增收工作,乐至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文国光信心十足,“乐至县有信心、有决心、有底气让农民群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腰包更鼓,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乐至县委宣传部供图
新闻推荐
本报讯(刘孝军记者韩成玺)日前,记者在乐至县中天镇大州调味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看到,10余名工人忙着将装袋的小米辣制品搬运...
乐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乐至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