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扶贫探新路 资阳市供销社创新开展贫困村果树“产前托管”助力脱贫攻坚
□本报记者胡佳音
翠翠的绿,包裹着青青的山;青青的山,拱卫着恬静灵秀的小山村。山间地头,一株株清脆李树苗正迎风点头、茁壮成长,好一派迷人的风光!一群村民正在地里挥锄挖坑,为树苗下肥。劳作间,欢快爽朗的笑声响彻山野,好一派热闹的场景!
这是记者日前在乐至县石湍镇朝阳店村走基层时见到的情形。“不懂技术有专家领着干,集体劳动笑声不断,我们喜欢这种劳动方式!”从村民们的感叹声里,让人对眼前这个贫困村的产业发展充满了期待。
在这“众人齐心协力发展农业产业,共同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征程中,有乐至县供销系统干部职工主动作为、创新作为的身影——他们以签约服务的方式,对全县贫困村果树产业进行“产前托管”,当起了果树挂果前的“全职保姆”,确保果树实现科学管理、顺利投产,受到广大村民的热烈欢迎,也探索出一条全新的产业扶贫新路子。
在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中,融入了乐至供销人的智慧与思考,更展现了乐至供销人的担当与作为!
创新作为
乡村新添脱贫生力军
村民脱贫致富,离不开产业支撑。
针对全县贫困村特色产业重栽轻管、缺技术、缺劳力的现状,乐至县供销系统在服务“三农”的过程中创新作为,在全县贫困村探索实施果树连片产业管护购买第三方服务,确保了连片产业管得起、管得好、管出效益,成为一支活跃在乡村的脱贫生力军。
在开展贫困村果树产前托管服务制度设计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思考?乐至县供销社主任李光明这样表示——
这是供销系统改革发展的需要。计划经济时代,供销社主要开展农资销售供应。近年来,供销系统开启了综合改革的道路,赋予了服务“三农”的职责。“我们急需拓展自身的业务,主动谋求业务转型,要主动从农资流通环节服务,延伸到农业产业服务!”改革过程中,乐至县供销系统成立了基层惠农供销社,成立了农机服务队、产业管护服务队,“把产业管护作为服务脱贫攻坚的切入点,对供销社的业务也是一次很好的探索。”
这是贫困村产业发展需要。近年来,乐至县87个贫困村或多或少发展了果树产业。因缺技术、缺资金、缺劳力等原因,果树管护不到位,让各级领导和群众十分着急。各级政府扶贫管护资金需要更好的载体和平台。“以前每年都会安排一部分管护资金到村上,但村上技术力量薄弱,这部分管护资金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我们思考,能否将县上这部分资金整合后交给供销社,由县政府委托供销社开展相关服务,弥补之前产业管护不到位的问题。”
这个想法得到了乐至县政府的支持。今年3月起,乐至县供销社先后与该县石湍、佛星、宝林、凉水等4个乡镇13个贫困村签订服务协议,开展集体经济和贫困户连片产业托管服务试点工作,托管面积3883亩,托管品种涵盖青脆李、核桃、柑橘。
专业专人服务
果树有了免费“产前保姆”
托管服务具体怎么开展?政府购买服务、签约服务成为关键。
明确服务目标——实行产前“保姆式”全托管,通过2-3年的集中托管服务,将贫困村集体经济产业和贫困户连片产业的树形、树势培养起来,实现丰产稳产。
签订服务协议——贫困村将自己的特色产业纳入村集体经济,乡镇惠农供销社与村“两委”签订托管协议,明确服务方式、服务价格、服务时间、服务面积、服务标准、服务效果、验收形式。
开展技术培训——聘请果树专家,采取“专业培训”与“现场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对供销系统管护服务队进行集中培训。
开展托管服务——采取“供销社+村两委+贫困户+特色产业”的模式,服务方式实行统一服务时间、统一技术标准、统一农资供应、统一田间管理、统一病虫害防治。每次服务,要求技术专家到场指导,产业服务队到场具体实施,村两委干部到场监督过程,贫困户到场积极参与。
明确监督方式——价格预算、服务标准由县级相关部门核定;实施现场由村两委和贫困户代表现场监督,并在每次作业后签字确认;服务效果验收由几方到场,按协议议定的内容和要求进行验收。
落实管护资金——整合省、市、县三级产业扶贫资金,由县扶贫办将管护资金纳入年初预算,年终按验收结果进行保障兑付。
家门口挣钱学技术
发展产业有奔头
“供销社来托管,管理得很好!”在石湍镇朝阳店村,村支书杨俊欣慰地告诉记者,2017年底全村种植了542.6亩青脆李。自从今年由供销社托管后,树苗长势良好,有望在2020年顺利实现挂果。“最主要是,我们将不少撂荒地种上了李子,让荒山变成了果园,壮大了集体经济!”
“这种模式效果怎么样?”这是记者在采访中问得最多的一句话。
“种植成本不出钱,还可以到地里打工挣钱,又能学习掌握管理技术,那当然好!”
“管护有专人负责,技术不愁,减少了农户劳力。”
……
村民们欣喜作答。
该村1组村民熊寿银,种了8.5亩青脆李,他感叹:“我都70岁了,还能够在家门口学技术、挣工钱,没想到啊!”“今后我做不动了,可以给后人们留下个挣钱的产业!”
56岁的村民潘绍秀表示:“自从以前生产队解散后,好多年没有参加这样的集体劳动了。人多,开心!”
对供销社的托管服务,村民们普遍表示“周到”“满意”。通过半年的探索和实践,各级反响较好。而对于未来有着什么样的担忧?村民们主要担心今后的销路。
“明年挂果了,满请哈!”
采访结束,古道热肠的村民向记者发出了盛情邀约。
创新谋划
探索服务三农新路子
果树的产前管护有保障了,产中、产后管护怎么办?果子销路怎么办?这不仅是村民担忧的问题,也成了乐至供销人接续思考的问题。
“现在,乐至全县有几十万亩果蔬产业。农产品的销售问题也在我们考虑范畴。”李光明告诉记者,当前,乐至县供销社围绕成资同城化发展的大好机遇,正在思考如何搭建销售网络和平台,把乐至各类优质农产品销售出去。
据悉,乐至县供销社最近正与成都农产品供应链协会加强对接,并基本达成深度合作的意向性协议:通过该协会销售乐至各类优质农产品,供应到成都市各大机关、部队、学校食堂。“这个平台,每天供餐人数达200多万人,如果搭上这趟车,可以极大带动乐至整个农业产业的发展!”
记者同时获悉,在对贫困村果树产前托管之后,乐至县供销社又在思考如何利用管护服务队的技术优势和力量,接续开展果树产中、产后管护,探索与村民共同发展产业的机制,确保农业产业稳定快速发展。
传统业务不放弃,新的领域要探索。乐至县供销系统创新谋划、先行先试服务产业扶贫。思路和模式全省创新领先,闯出了一条看得见美好未来的新路子。
“很鲜活!是新时期供销系统转型发展、服务产业扶贫很好的范本。”市供销社负责人谭伟如是点评。他表示,将在进一步总结乐至经验的基础上,在全市供销系统中推广该模式,推动全市“三农”工作再上台阶,更好服务乡村振兴。
新闻推荐
医生查房。本报讯(潘春苗记者李小凤)近日,王大爷在家人的搀扶下缓缓走出了重症监护病房,回到普通病房接受治疗。王大爷因...
乐至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乐至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