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荷藕粉:一碗藕粉蕴匠心

资阳日报 2019-06-20 07:55 大字

□实习记者唐文瑞

晶莹剔透,丝丝相连,味道清醇,口齿留香……一碗仙荷藕粉诠释着乐至本土美食的底色和至味,也沉淀着吾乡吾民的悠长岁月。

据史料载,从北宋起,乐至就已开始制作藕粉,并提炼出了洗、磨、滤、晒等层层精致的工序,所出藕粉声名远播,成为贡品。

2018年,乐至仙荷藕粉制作技艺被评为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如今已形成产供销“一条龙”,成为促进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

●仙荷藕粉走出四川

仙荷藕粉,缘起乐至。乐至县地处我国中纬度季风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县内塘堰众多,莲藕种植面广。乐至县总面积1425平方公里,全县25个乡镇都种植有莲藕,乐至莲藕质地肥厚、细嫩清香,是制作藕粉的上乘原料。

从北宋开始,乐至县就以“天池”的七芯莲藕制作的藕粉而闻名。相传北宋名相寇准在乐至任县令时,就把香脆可口的莲藕制成藕粉上贡朝廷;清朝时,满清皇族更把这一特产视为饮中极品。

改革开放以后,乐至藕粉几经起落,曾经红极一时,曾被冠以“四川名牌产品”的乐至天池藕粉,在时代和经济大潮的冲击下,逐渐淡出市场。而另一采用传统藕粉制作技艺的仙荷藕粉却越来越受消费者欢迎,已走出四川,行销全国,甚至出口到东南亚。

●精工细作留住至味

“精品出自慢工细琢,至味要靠匠心营造。”这是仙荷藕粉制作技艺传承人、四川通世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食品车间藕粉生产组组长杨玉银几十年制作藕粉的心得体会。藕粉制作的传统工艺耗时费力,但杨玉银乐此不疲,“把乐至藕粉发扬光大,卖到世界各地,是我的一个梦想。传承技艺责任重大,不可松懈。”

传统的仙荷藕粉制作分为磨藕、滤粉、吊浆、切片、晾晒五步骤。首先,在选藕上有诸多讲究,应选用立冬过后皮色起锈、水份少、淀粉高、鲜食无味的老藕,其中红花藕、罗汉藕为佳。“去头掐尾,中间三节是上乘原料。”杨玉银说。

磨藕,把藕在磨缸壁上摩擦,破坏藕的组织结构,使微小的淀粉颗粒能够顺利地从藕中解体分离出来;然后用粉帕过滤,渣子可作饲料,浆液沉淀后将黄水沥出,加入清水反复沉淀沥水;将沉淀的藕粉用粉帕包住悬吊至不滴水时,用刀将藕粉切成薄片并进行晾晒,水分晒干后藕粉自然龟裂成约0.2厘米至0.4厘米大小的不规则碎片,最后装缸(罐)备用。

制作好的仙荷藕粉色泽为白色或微黄,呈小颗粒或粉末状,冲调后为半透明凝胶状,有光泽,具有鲜藕的清香,爽口润滑,粘度高,起丝状。其实仙荷藕粉除了美味以外,还是久负盛誉的传统滋养食品,因其具有祛热解燥、补髓生精、补血镇静之功效,备受消费者喜爱。

●藕粉蕴含童年记忆

纯手工制作的藕粉,如果手艺好的话,100斤藕可产5斤藕粉。这样的工程量,对于普通人家来说,制作一次藕粉实属不易。因此,在乐至,家里来客、接待亲友,“冲藕粉”是诚心待客的象征。

在杨玉银的幼时记忆里,一碗软糯的藕粉是儿时最温暖的回忆。“如果还没走进家门,就闻着从堂屋散发出的藕粉清香,我就高兴得很,知道家里来客了。”

午饭前,客人一边喝着主人家冲的藕粉,一边天南地北、家长里短地聊着,彼此的感情也渐浓渐深。午饭后,调一碗藕粉当做饭后甜食,顿时浑身通畅,舒心欲眠……

●不忘初心传承技艺

18岁入行,做藕粉45年,练就了杨玉银的火眼金睛,他只需一瞧,便知藕粉好坏、真假。

如今,随着藕粉市场需求量不断扩大,为了攫取更多的利润,不少商家将土豆粉混入其中,杨玉银对此深恶痛绝,他至今还谨记师傅杨宁松的话:“藕粉质量是根本,也是我们这一行的良心。”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藕粉制作也从手工转向了机械化,四川通世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每天能生产仙荷藕粉三百斤,从头年10月到次年的2月,杨玉银一直在生产线上忙着,每一环节,他都要把关,“生产方式不管怎么变化,品质必须放在第一位!”

“街上卖藕粉的很多都是我的徒子徒孙。”杨玉银自豪地说,在乐至,开藕粉店的人几乎都接受过他的指导。现在,63岁的杨玉银正准备把仙荷藕粉制作技艺完整地传授给徒弟喻永凤。“现在都在说‘不忘初心’,做我们这行的更应该如此。”杨玉银教导喻永凤。

丝丝绵长、色泽鲜亮、晶莹剔透,一碗藕粉将资阳柔软、闲适的人文特色突显得淋漓尽致。传承千年的仙荷藕粉制作技艺蕴含的不只匠心,更有对生活的热爱。

新闻推荐

乐至县五举措激励乡镇专利申请热情

四川经济日报资阳讯(邓琪秦健记者汤斌)乐至县在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建设中,积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激励乡镇专利...

乐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乐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