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至:成渝经济走廊上崛起的一座绿色新城
乐至县城全景。
南湖公园。
葡萄盛宴盼君来。
乐至县万贯鞋业产业园。
乐至县蟠龙湖。
千丘叠翠锦,碧意漾层峦。在成渝直线连接的黄金分割点上,成都和重庆之间,正在崛起一座绿色新城——乐至。
很难想象,30年前,这个面积仅1425平方公里、总人口87万的小城,遍布大大小小3000余座红土坡,森林覆盖率仅有1.37%。
30年后,3000余座红土坡已经变成了绿山头。如果将计算单位换算成天,平均每3天就有一座红土坡完成绿化。
令人惊叹的速度背后,是乐至两代人的不懈努力,也是乐至县委、县政府历届领导班子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取得的成果。
如今,乐至全县森林覆盖率已经超过42%,成为全国首批绿化先进县和四川省环境优美示范县。
近年来,乐至县委、县政府更是主动把握发展大势、抢抓历史机遇,在推进各项事业发展的进程中,始终把质量和效益放在首要位置,高度重视产业转型和生态建设,下了一盘绿色发展“先手棋”,让绿色成为靓丽的底色。
如今,这盘棋还在不断延伸、不断升级。按照资阳市委、市政府部署,未来近20年内,乐至要打造成渝中部绿色发展示范区,将充分发挥区位和绿色生态的优势,做好做足“绿色发展”和“配套成渝”两篇文章,实现生态环境“高颜值”、经济发展“高素质”、城乡建设“高品质”,努力让乐至成为成渝中部绿色发展示范样板,让乐至人民共享绿色发展的红利。
未来可期,一座绿色新城将在成渝中部加速崛起。□韩菊芳罗亦(图片由乐至县委宣传部提供)
构建绿色产业体系 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绿色,是生长的颜色,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这句话在乐至得到了诠释。近年来,乐至大力承接成渝产业转移,形成纺织鞋服、装备制造和食品医药“1+2”工业主导产业,加快构建“六园五带五基地”现代农业发展格局,积极构建“两核四片”乡村旅游发展格局,三次产业的规模不断壮大,绿色特色日益鲜明,成为成渝经济走廊上一颗日渐耀眼的绿色明珠。
未来,乐至还将把发展绿色产业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围绕“三基地”建设,积极培育乡村旅游、健康养生、文化创意、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新业态,加快构建以新兴工业、绿色农业、现代服务业为主要内容,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现代绿色产业体系,着力形成新的增长点。
农林旅结合 荒村变身国家级“五彩林乡”
去年9月,国家林业局正式批复资阳市乐至县川中丘陵区林业科技示范园区入选西南地区首家国家级林业科技示范园区。
改变从2012年9月开始,乐至县人民政府积极争取与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签订科技合作协议——建设“四川省川中丘陵区现代林业科技示范园”。县委、县政府有效整合土地、资金、项目等资源,依托林业示范园发展绿色产业。
2013年1月,四川省川中丘陵区现代林业科技示范园建设正式启动,种植樱花、桂花、银杏、紫薇等珍贵树种、特色经果林、用材林和园林花卉种苗2000余万株。村民唐建中亲眼见证了荒村如何一点点变成今天的花园。
不少投资客闻讯而来。四川龙安天然林技术有限公司、四川安龙天然林公司入驻园区后,培育种植花卉苗木和特色经果林共6000多亩,累计投入超过4亿元,园区内的林业科技创新通过公司实施充分转化后,预计每年形成生产总值超过1亿元。
乡村旅游发展如火如荼。在6000余亩珍稀林木花卉基地核心区内,一片片银杏、一丛丛桢楠、一棵棵蒲葵,白色的油用牡丹、红色的紫荆花、粉色的樱花,度假村、农家乐点缀其中,成为乡村亮丽的景观。
乐至花香休闲度假村位于示范园入口处,执行董事长刘勇表示:通过举办灯光节、风车节、抓鱼节等,每年该度假村共接待游客40余万人次,旅游收入超过4000万元。
小蚕桑不断升级 做成10亿绿色大产业
“2013年,乐至蚕桑产业总产值约4.4亿元,2017年已超过10亿元。”1月2日,资阳市乐至县蚕桑局副局长龚国在2017年的工作报告中,写下这样一组数据。
乐至,又称桑城,这里养蚕历史可追溯到隋唐时期,上世纪80年代后逐渐发展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知名的优质蚕桑基地。
“尽管市场遭遇多次波动,但乐至始终坚持发展蚕桑产业,重要的原因是,蚕桑是一个绿色产业、高附加值产业,是面向未来的产业。”龚国表示。
正如他所说,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对蚕桑的需求也迎来井喷。近5年来,鲜茧和生丝的价格不断提高,2017年这一价格更是创下史上最高。同年,乐至县童家镇五通村养蚕大户罗成吉的100余张茧卖了15万元,毛利就有10万元。
市场向好的同时,产业也在不断转型升级。
今年1月2日,位于乐至县的四川通士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叶绿素铜钠盐生产设备正在紧张运转中。该公司副总经理刘心武介绍,他们发现可从桑叶中提取叶绿素,合成叶绿素铜钠盐等药品原料。2017年,该公司平均每月就有超过2吨的叶绿素铜钠盐销往澳大利亚,月销售额接近200万元。目前这家公司的食品、药品、化妆品等产品已远销至2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17年,乐至全县有桑园10万余亩,养蚕农户3万余户,年产蚕茧量5250吨,蚕桑产业总产值突破10亿元。目前,蚕桑局已经制定规划,将打造“全省蚕桑综合实力第一县”。计划到2020年,建成优质丰产桑园10万亩、果桑2万亩,蚕桑行业总产值达到30亿元。
绿色服务“软环境”成为“硬支撑”266家鞋企落户
全世界每卖出100双女鞋,就有一双来自成都。成都,作为曾经的女鞋之都,年产值超过500亿元。如今,随着成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成资同城化的加速推进,这样的辉煌有望在资阳市乐至县延续。
今年,资阳市委四届六次全会将纺织鞋服产业列为“五大产业”之一,积极鼓励和支持乐至县发展鞋业产业。近年来,乐至抢抓成都天府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建设、成都东进等众多战略机遇,自觉全面服务成都非省会城市功能疏解,积极承接成都鞋业产业转移,全力建设成渝经济区产业承接提升基地。乐至县委十四届五次全会提出,要高质量推进纺织鞋服产业发展,高标准建设国际鞋业产业特色小镇,高水平打造“西部纺织鞋服城”。为此,县委、县政府成立了由主要领导挂帅的乐至县纺织鞋业产业推进领导小组。
国际鞋业产业特色小镇构想肇始于2017年,乐至县委、县政府专门聘请法国索帝盛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进行战略规划设计,签约央企中国一冶推动小镇建设。同时,积极与四川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大气所和中机眉山再生能源有限公司开展合作,超前规划建设鞋企VOC废气集中处理中心和固体废弃物处理站,帮助鞋企开展VOCS大气污染防治和固废收集处理,探索出一条生态绿色发展之路,为加快建设成渝中部绿色发展示范区奠定了坚实基础。
乐至国际鞋业产业特色小镇,采取“以园招商、以企建园”的发展新模式进行建设,鞋材交易中心和万贯产业园、鞋业行业协会、外贸鞋业加工园、扬锦国际产业园厂房建设加快推进。目前,已建成厂房面积约6万平方米,在建厂房面积近10万平方米,累计签约鞋企266户,成功引进大东、迪特尼、佰妮等知名鞋企入驻乐至发展,年产值接近3亿元。从一年前的几十家,到如今的260余家,企业用脚投票,吸引力不仅源于乐至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鞋业的优质基因,更源于乐至绿色服务“软环境”形成的“硬支撑”。
把国际鞋业产业特色小镇打造成为广大鞋企的栖居聚集之地,成为他们永不搬迁的家,是乐至县委、县政府对企业作出的郑重承诺。未来10年,乐至还将力争引入2000余家鞋业及配套企业入驻乐至,同时以鞋文化为主题,刺激消费,拉动旅游,年产值将达到300亿元,届时乐至将成为名副其实的“西部纺织鞋服城”。
扮靓绿色城乡,让城在山水中、家在花园里
8月6日,乐至县南塔山,一个绿色生态公园的面貌已具雏形。
这是乐至最大的生态公园,规划占地总面积1796亩,总投资超过4亿元,建成后将集养生、养老、休闲、保健、康复、生态、度假和观光于一体,满足乐至市民的生活、文化、娱乐、消费需求,完善和弥补乐至城镇整体配套体系和旅游基础设施服务体系。
其中,南塔山休闲疗养区和文化观光区将成为重点打造对象。这是一个综合社区,建筑风格与周边环境协调,外层材质以无污染的材料为主,掩映于林间。
南塔山生态公园仅仅是乐至扮靓城乡的一个缩影。
2009年起,乐至将城市绿地建设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并编制城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提早谋划。舍得让地于民、建绿为民,围绕“生态宜居园林城市”目标,率先实施了“市民500米休闲计划”,一期、二期16个公园(广场)已陆续建成投用,总占地面积约4600亩,总投资8亿元,三期8个公园广场建设有序推进。
不仅城镇,在乐至县孔雀乡,家家户户门前是花园,窗外有蓝天。这样的花园村,如今在乐至比比皆是。
前不久结束的乐至县委全会,把夯实绿色城乡支撑列入乐至建设成渝中部绿色发展示范区的四大支撑之一和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载体。这意味着,这项为城乡扮靓的工程还在不断加码。
未来,乐至将进一步优化城乡建设布局,持续推进以湿地、公园为核心的生态区建设,编织“绿网”、形成“绿肺”、推进“绿治”,着力打造“宜居县城”和“特色小镇”,让城在山水中、家在花园里在乐至成为现实。
打赢“三大战役”,筑牢绿色生态本底
全年接待游客650.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8.5亿元,增长8.5%。2017年,乐至旅游经济再次交出了满意的答卷。
乐至旅游业何以大放异彩?这与该县不断改善生态环境、打赢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分不开。
全县干部群众奋战一线,上下齐动合力攻坚。
党政主要领导切实落实主体责任,调研重要情况、把关重大方案、推动重点工作、督导落实情况;乡镇部门联动,齐抓共管;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工作推动会议等,专题研究部署环境保护各项工作;把环境质量改善目标完成情况纳入乡镇、部门目标考核……
敢于“亮剑”,利刃斩断污染之源。
近年来,乐至深入开展大规模绿化全县行动,实施大气污染防治“五大治理”行动和水污染防治“四大工程”,着力解决环境污染突出问题,全面提升环境质量。在这把高悬的治污“利剑”之下,一大批污染源被坚决斩断……
通过全力攻坚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乐至让碧水、蓝天、净土成为了美丽乐至的“标配”。目前,乐至森林覆盖率达42.4%,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标率80%以上。
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乐至把一座“石头城”变成了今天的“丘陵碧玉”,赢得“天然氧吧”美誉。
但这个“小城”并不满足,它还有更高的目标:大力推进城镇绿化、通道绿化、水系绿化等八大工程,持续增加森林蓄积量,不断筑牢绿色生态本底,力争到2021年森林覆盖率达43.5%,创建为全国绿化模范县。让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让绿色生态成为乐至靓丽底色。
绿色烧烤节味更香,倡导人人事事处处文明新风尚
“虽然购买烧烤一体机(包含电烤和油烟净化设备)花了2万多元,但电烤的油烟少、肉熟得更快,食客更多,10天净收入超过10万元。”周建良是乐至县一烧烤店老板,2017年第一次参加烧烤节就尝到了甜头,“没想到投入了环保设备,盈利还更多。”
去年8月,乐至县第八届美食烧烤节落幕,共接待游客47.7万人次,现场营业额超过3060万元,带动全县收入超过2亿元。
烧烤极易产生油烟、垃圾等,造成环境污染。乐至烧烤节却打了一手“环保牌”,算好了一笔环保账。
主办方乐至县商贸服务协会严格进场条件,除了相关资格证等,申请人还需签约保证采用无烟炭烤或电烤、分时段生火、进行垃圾分类等,新购置雾化炮,增设厕所、分类垃圾桶、环卫人员流动作业……
一系列措施下,烧烤节举办期间,乐至县环境监测站在现场设置的3个监测点数据显示:PM10、二氧化硫等指标均未超标,全县空气质量监测数据也未发生超标。
“以前我们办烧烤节,多算经济账,少算环保账。”乐至县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首次尝试办一场绿色环保的烧烤节,虽然前期投入较大,但不仅降低了生态成本,并且从长远看还有利于乐至烧烤形成特色、提升品质。”
一场“绿色、环保”的烧烤节背后,是乐至不断推进的创文创卫工作成效。
近年来,乐至县不断加强宣传引导,增强全民节约、环保、生态意识,大力培育绿色文化,倡导绿色消费,把节约文化、环境道德纳入社会运行的公序良俗,引导公众自觉选择节约环保、低碳排放的消费模式。
下一步,乐至还将开展“绿色生活、从我做起”行动,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在全社会营造绿色生活氛围,形成人人事事处处践行生态文明新风尚。让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在乐至蔚然成风。
新闻推荐
乐至县妇幼保健院整体迁建项目2019年投用?新增床位160余张
本报讯(记者蒲敏)9月3日,在乐至县天池镇皂角村,乐至县妇幼保健院整体迁建项目正在积极推进。据了解,乐至县妇幼保健院...
乐至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乐至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