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五大工程”引得凤来栖

四川经济日报 2022-04-14 06:29 大字

全市人才资源总量18.69万人,建成国省级创新平台47个,全市专利申请量5242件,36户企业与成渝高校院所建立人才、技术合作关系,10家资阳医院与省级医院率先建成领办型“医联体”,出台人才新政15项、建成人才公寓826套……

“十三五”以来,资阳市委、市政府牢固树立“抓人才就是抓发展”理念,大力实施俊才聚集、俊才培育、俊才创业、俊才支撑、俊才激励“五大工程”,以“凤栖资阳”人才品牌为统揽,统筹抓好人才“引育用留”。

党管人才上到“新高度”

“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始终坚持的党管人才工作原则!”工作中,资阳不断强化责任担当,创新人才体制机制,推动人才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形成齐抓共管格局。定期召开人才工作会议,构建起市人才办与成员单位统分结合、与产业主管部门共促共进、与县(区)上下贯通的工作运行机制。高标准设立高端人才服务中心,不断延伸人才工作网络。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出台人才引进办法、科技创新政策等,充分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对产业急需人才给予特殊支持;扎实推进科技、教育等7类人才分类评价改革。

层层压紧压实责任。发挥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指挥棒”作用,将人才工作目标任务层层分解到各级各部门,严明考核要求,强化结果运用。召开人才工作述职评议会议,压紧压实“一把手”抓人才工作责任。

人才引育形成“聚能环”

“人才聚集,会因人才的博弈、竞合产生聚能环效应,更大地发挥人才的价值。”资阳始终坚持引育并举,不断壮大人才体量,提升人才质量。

围绕特色产业抓集聚。举办院士(专家)资阳行活动,签约落地2个院士项目。连续举办两届世界柠檬产业发展峰会,助力柠檬产业创新发展。聘请25名院士(专家)组建新型智库,打造“周末工作室”、探索“飞地”模式错峰用才,近五年柔性引进专家人才600余名。

围绕急需紧缺抓引进。组织开展面向全国公开引才、人才引进高校行等活动,组团参加知名高校四川人才活动周,引进急需紧缺人才3000余人,汇聚各类人才8000余人。

围绕本土俊才抓培养。大力实施“领军人才计划”,着力培养创新领军人才、创业领军人才等10类高层次人才。培养企业急需技能人才2万余人次,累计培养各类人才19万人次。

平台建设“开新花”

“各类开放合作,为区域协同、科研创新、人才培养搭建了良好的平台!”资阳始终坚持事业为上,着力打造智汇平台,引育一批专家人才,助推资阳高质量发展。

打造区域协同平台。合作共建“成资协同创新中心”,打造两地优质创新资源“集散地”;联合高校共建产学研平台,建成天然产物研发中心、安岳柠檬产业技术研究院。

创建科研创新平台。建成资阳市创新创业园、“云创智谷”资阳双创基地等6个省市孵化平台,新建中国牙谷科创园,累计孵化项目300余个;建成四川省口腔装备材料检验检测中心、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大学)中国牙谷研发孵化中心等高端平台。

建设人才培养平台。推动四川希望汽车技师学院成功创建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成机车车辆、电连接器等3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织实施“五名”人才培训工程,打造“五名人才工作室”30个,新增一批国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建成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19个、市级以上专家工作站14个。

人才协同发展“新突破”

“打破区域限制,让高层次人才更好服务创新创业!”资阳始终坚持区域人才协同发展,以成资同城化发展为引领,推动人才深度合作,实现人才资源共享。

在校地合作方面,资阳口腔职业学院、资阳环境科技职业学院2所高校在资建成招生,天府国际艺术城(一期)项目落地建设,全市高校在校生突破3万人。推动口腔产业需求与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等高校资源深度融合,中国牙谷产业产值突破16亿元。

在协同发展方面,与成都平原经济区7市签订专业技术任职资格互认、人力资源合作等6个协议,达成合作事项(项目)近20个。创新推动10家医院与华西医院、省人民医院等共建领办型“医联体”。

在协同服务方面,主动参与成都平原经济区人力资源服务协同发展联盟建设、成都“东进”就业创业“生态圈”建设。提升“互联网+户政服务”水平,实现成资间户籍便捷迁移。协调推动德眉资3市共享成都医疗、旅游等人才公共服务资源,“近悦远来”人才生态正加快形成。

胡佳音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汤斌

新闻推荐

资阳市安岳县遭遇极端天气冰雹砸穿车窗 13级大风突破当地极值

资阳市安岳县遭遇极端天气安岳县城东井沟,一处楼顶的彩钢棚被大风掀翻。大风之后,一地狼藉。汽车玻璃被冰雹砸穿。...

安岳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安岳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