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父亲看电影
□重阳
时间:1977年3月19日19时
地点:内江市人民电影院
影片:《永不消失的电波》
座位:楼9排9号
新年伊始,换日记本。
在旧日记本里,珍藏着一张电影票。毎年换本子时,我都会小心翼翼将票取出来,仔细看看,再放进新本子夹层。
年复一年,一直陪伴。
之所以格外珍贵,只因往事难以忘怀,更因它是我背父亲去看电影的见证。
那年春天,父亲左脚踝骨折住院。我刚参加工作不久,在自贡市省汽车36队当学工,两个星期才能回一趟内江。
周六到家,方知情况。
立即赶到病房,父亲左脚裹着石膏正看《参考消息》。我问:“咋个不告诉我一声?”父亲笑着说:“小问题,没关系。”
我哭笑不得:“小问题?!”
父亲幽默风趣:“你妈在这里当护士长,正好可以公私兼顾顺便关心一下。”
我哥、我弟在部队服役,我妹正读中学,我考虑自己是否留下来照顾父亲。
老爷子当过侦察兵,善于察言观色,一眼看出了我那点小心思。他一再提醒我回去好好学技术,他住在医院不用操心。
到自贡,心里惦记着。
再回来,直接去病房。
父亲正与看望他的朋友聊天。见我就问:“想不想去看电影?”我说:“当然想看啊!”他乐了:“等你妈来了商量商量。”
殊不知,他要看。
父亲是一家之主,商量只是形式。母亲路过病房时被叫进来,他直截了当宣布:“朋友送了三张票,我们一起去看电影轻松轻松。”
母亲说:“咋个去?你的脚还不方便。”
父亲瞄了我一眼:“要看老二行不行!”
父亲足智多谋,早就想好了办法。我只愣了一下,立即满口答应道:“没问题,保证完成任务!”
我有信心,也有底气,在乡下锻炼两年多,坚持练习拳脚,身体素质不错。
母亲担心,不无道理:父亲身高1.76米、体重80多公斤,文革前期中风瘫痪过,他一边治疗一边靠顽强的毅力重新站了起来。这次骨折,纯属意外。
父亲说,“‘四人帮’垮台之后,终于能够看到过去的影片了,好机会不容错过。”
吃饭。出发。
医院到电影院不算远,平时只需十几分钟,走快点10分钟左右即可到达。
从外科到医院大门,有好几百米。
父亲很沉重,我背起试了试,还行。我背着父亲,母亲拿拐杖,这道风景线格外引人注目。一路上,有人过问父亲脚伤;一路上,父母不时问我需不需要歇一歇。
这几百米,一气呵成。
再到电影院,距离远。
父亲好久没上街,他的朋友、熟人多,沿途都在招呼应酬。有人关心他的脚怎么回事,有人问他出来干什么?每每这时,父亲乐呵呵地拍拍我肩膀说:“脚伤了不方便,我家老二背我去看电影!”
重任在肩,全神贯注,目不斜视,连女同学喊我都没听见,只想早点到达目的地。
歇了两次,已汗流浃背。
没想到,考验还在后面。
电影院属典型的苏式建筑,也是内江市中心闹市街头一景——在台阶下休息时,父亲边看表边说还有十几分钟。
面对几十级台阶,父亲担心地问我:“怎么样?”母亲表情有点复杂。我深吸一口气安慰道:“你们放心吧,肯定上得去!”
此行更是一种考验,绝不能让父母失望。不由豪情满怀,背起父亲就上——老爷子经验丰富,叫我挨着墙边走。
重任在肩,越是艰险越向前。
歇了两次,成功渡过了难关。
停下来擦了把汗,我正在得意忘形,不料父亲开口道:“座位还在楼上哦!”
“在楼上?没关系。”为让父母放心,我拍拍胸口:“已经到了,上楼算啥子?!”
咬咬牙,再鼓劲,继续上。
双腿有点发软,汗水浸透全身,这才真正体验了负重前行之艰难。令人欣慰的是,我背着父亲上楼时还听到了不少观影者的惊讶赞许声。
歇三次,喘口气,上去了!
待父母坐好,我去厕所脱打湿的棉毛衫,竟拧得出水来。
回到楼上,电影已经上映,唯一遗憾没看到开头。片子精彩,父母开心,我感到如释重负。人年轻,恢复快,疲惫渐渐消失了,身心就沉浸在电影情节中了。
……
当晚很累,也很兴奋:父母养育了我19年,终于有用武之地回报一次了!
沉沉入睡,梦回安岳:晨曦中,父亲抱着肚子疼的我在外南街走来走去……
新闻推荐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合同约定,下列借款人未按时清偿借款本息,现予以公告催收,债务人见此公告后速来我行归还本金及利息。联系...
安岳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安岳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