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成渝双核 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资阳日报 2020-06-02 07:56 大字

四川朗特鞋业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正在直播带货。安岳三宝鞋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正在制鞋。□本报记者陶思懿

资阳地处四川盆地中部,位于环成都经济圈的内圈,也是唯一直接连接成都、重庆两个国家中心城市的区域性城市,随着国家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省委大力实施“一干多支”发展战略,加快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资阳的区位条件和交通优势越发凸显。

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组成部分,资阳正抓紧机遇,大力发展产业,为加快建设成渝门户枢纽、临空新兴城市打下坚实的基础。

配套产业接轨成渝

打磨汽车零配件、对汽车风挡进行抛光处理……近日,在资阳高新区四川羽佳模塑有限公司组装车间和涂装车间内,记者看到多条生产线有序运转,几十名工人正在为重庆长安、四川现代、野马等多个品牌汽车配套生产保险杠、控制台、仪表台、门板、顶棚等零部件。

据了解,自2013年落地资阳以来,四川羽佳主动拓展成渝地区市场,截至目前,为成渝地区10个品牌汽车主机厂30余种车型进行配套生产,共供应840余种总成及零部件。

面对当前的发展机遇,四川羽佳管理部科长彭登辉说:“在国家大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省委加快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的重大发展机遇下,我们要借助资阳的区位优势,拓展更多业务,继续做好成渝地区汽车配套产业。”

“今年以来,资阳市牢牢把握成资同城化战略引领,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在规划对接、产业转移、产品配套等方面加强与成都、重庆的合作。”据市经信局副局长卢忠明介绍,今年以来,资阳市全力推动企业跨区域协作配套,鼓励重点企业在都市圈跨区域布局产能和拓展市场,依托“企业选园区、园区选企业”信息服务平台,推动成德眉资4市企业间开展协作配套,力争全年推动50个以上企业转移升级项目。

创新产业转型升级

2012年年底签约投建的安岳渝成制鞋产业园,总规划占地3000亩,一期949亩已全部建成,总建筑面积达41万平方米,截至目前,签约企业270余户,已正常投产70余户……

近日,记者在该产业园内的安岳三宝鞋业有限公司和四川朗特鞋业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看到,工人们正专注地进行着剪裁、打版、缝制、检查、包装等工作。经过流水线作业,一双双样式精美的休闲鞋很快便制作完成。

在四川朗特鞋业有限公司内,记者还看到,一名女主播手持公司原创品牌休闲鞋进行线上直播,通过线上销售的方式,让更多人了解该公司的自主品牌,打开品牌销路。四川朗特鞋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杜忠表示:“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发展机遇下,我们一定会紧跟这驾马车,大步前进。在扩大生产线的同时,通过互联网大力发展公司原创品牌。”

新起点,新征程。结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安岳渝成制鞋产业园在承接产业转移的同时,不忘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计划将原本规划的3000亩园区拓展为6平方公里,打造一个5A工业景区,利用渝成制鞋产业园和轻纺孵化园引进更多企业,并陆续建成鞋材交易中心、创新创业中心、检测中心等8个中心,打造集生产、研发、办公、配套为一体的产业园区。

卢忠明告诉记者,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这一重大战略出台后,为资阳的工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为此,市经信局在加强规划对接、承接产业转移、推动产品配套、促进产业创新发展等多个方面狠下功夫,与成都、德阳、眉山联合制定了《成德眉资同城化暨成都都市圈产业协同发展三年实施方案》,在成资临空产业带建设、共建产业集群、共同拓展市场方面开展合作;加强与成都市级部门和区(市、县)的对接,争取产业转移倾斜支持;围绕轨道交通、商用车、食品饮料、电子信息等产业,加快制定《成资渝产业链配套工作方案》,羽佳模塑等商用车零部件企业与一汽大众、沃尔沃、野马等成都车企实现稳定配套;建立重大装备首台套推广应用目录,构建共性技术开发平台、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产业创新平台,更好地推动资阳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闻推荐

不获全胜绝不收兵 安岳县镇子镇狮子坝村脱贫记

□本报记者王继“养猪的事不成功,我绝不罢休;大伙脱不了贫,我绝不收兵。”两年前,作为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当家人”,安岳县...

安岳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安岳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