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忙 白鹭欢

柳州晚报 2020-05-01 12:38 大字

丰收 王必旭 摄

□罗凌梅

人间最美四月天,田野秧苗绿,农妇插田忙,燕子东西飞,白鹭觅食乐。这是暮春时节,古砦仫佬族自治乡呈现在我们面前的美丽春景图。

暮春四月里的一天,沿着崭新的水泥路,我们驱车来到山清水秀的古砦仫佬族自治乡采风。从绿树掩映、碧水环村、风景秀丽的新维村出来,我们直奔古砦小有名气的古砦稻花香水稻示范基地。进入大门,映入眼帘的是水泥大路两边宽广、平整的水田,一部分水田尚未插秧,一部分水田已经开始泛绿,一摞摞秧盘正整整齐齐地码在水沟边,空气中散发着秧苗混合着新鲜泥土的清新气息。此时正是乡亲们忙着春耕插田的季节,几个中年妇女在田埂上整理秧苗,她们把秧盘里的秧苗一小撮一小撮地扯出来,放到身旁的水桶里。水桶装满秧苗后,立即有身强力壮的男劳力过来拎走,他们沿着平整的水泥沟,快速把秧苗送到耙好的水田田埂上。不远处的水田里,十几个乡亲正穿着长筒水鞋在抛秧插田,一台“小耕牛”“突突”地在旁边的一块水田里来回翻耙。令我们喜出望外的是,我们看到了一大群白色的鸟儿徘徊在“小耕牛”正在翻耙的水田边上,在这个不断发出“突突”声响的庞然大物面前,这些鸟儿似乎丝毫不胆怯,它们大多数时候静静地守候在田埂上,密切地观察水田里面的动静,一旦发现虫子,立刻扑棱棱迅速飞进田

里,用它们的长喙敏捷地啄出小虫,填入腹中。还有些大胆的鸟儿甚至不时飞到“小耕牛”周围寻觅美食。年纪长点的文友说这些鸟儿是白鹭,我脑海里立刻闪出诗圣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可是现代版如此多的白鹭我还是第一次遇见。

担心会惊扰了这些可爱的小生灵,我们一群人小心翼翼地沿着水沟慢慢靠近,“真的是白鹭!”真没想到,竟然在这里看到那么多的白鹭!大家兴奋不已,纷纷掏出手机拍照。摄影协会的郭主席除了用单反相机拍照,还动用了无人机近距离拍照。当无人机飞近这些鸟儿时,可能是因为它们从未见过这个“怪物”,也许它们误以为无人机是它们的敌人,“呼”的一声,白鹭们迅速地从田埂上、水田里腾空飞起,瞬间便飞上高空。令我惊奇的是,这些白鹭像是一支训练有素、反应敏捷的军队,等离无人机稍远一些,它们便迅速排成了一个菱形的队伍,即便是飞上了高空,依然保持一定的队形,几秒钟之后,它们就离开了这片田野。我们恋恋不舍地目送这些美丽的鸟儿愈飞愈远……正准备收工的一位乡亲告诉我,这些白鹭过一会儿还会回来的,新耙的田里有虫子吃,它们不会轻易放弃的。“你们这里怎么会有这么多白鹭啊?”“我们这里环境好啊!”这里的自然环境确实美,青山绿水随处可见,还有枫树林、香樟林等原生态的小树林。

除了白鹭,还有一些黑色的燕子也在这片散发着新鲜泥土气息的田野里觅食。可能是司空见惯了,对于在身边飞来飞去觅食的小鸟,村民们不以为奇,只管在田里忙活着。大约中午12点半钟,乡亲们便收工了,他们从水田里出来,就着清澈的沟水,洗净长筒水鞋上的泥巴,把插田用的水桶等农具收拢妥当,十多个人全都跨上电动车、电动三轮车,“回家吃饭了!”话音才落,车辆“突突”两声便奔驰在通往村子的水泥大路上。农民肩挑背扛、爬山越岭、披星戴月,农忙时节拖儿带女、携粥带饭整日在外劳作的苦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青山绿水,生态环境好,人鸟和谐共处,这就是真正的“金山银山”吧!

新闻推荐

安居区靶向发力,深化与潼南安岳等地合作,加快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融入“经济圈”唱好“双城记”

为深入贯彻遂潼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精神,全面落实遂潼一体化发展“1+N”合作协议,日前,安居区靶向发力,主动推进与...

安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岳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