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上的难忘岁月
□张继强
在工商局并入市场监管局的历史时刻,我动情地翻看过去的老照片和老物件,回忆工商管理的沧桑岁月,心潮澎湃。那些往事在我眼前一一闪过,每一件都承载着工商管理干部的辛劳和汗水,一批又一批工商管理干部在维护市场经济健康、促进经济发展的征途上,写下了难以磨灭的篇章。我从这些老照片和老物件中,选取四件来讲述我们在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足迹。
老照片留下奠基人
这张照片是1953年11月21日安岳县市场管理委员会刚成立时的全体工作人员集体合影。虽然有些发黄,但仍能清晰辨认出照片上的每一个人物。他们都衣着朴实,统一穿着中山服,戴着传统布帽,脚上穿的是圆口布鞋或帆布胶鞋,左胸前的上衣口袋里都插着老式钢笔,能够体现和折射出当时市管会的工作人员是有一定文墨的公职人员。照片上共有35人,时隔60多个春秋,大多数早已作古。至今尚健在的姜俊德老人已90岁高龄。据他回忆,在解放后的两三年时间里,安岳县政府工商科的几个人处理全县市场管理工作确实忙不过来,10多个区、100多个乡镇急切需要市场管理工作者。这35个同志都是当时文化素质较高、业务能力较强、从干线部门抽调的干部,县市管会成立时的第一任主任是县委书记兼任的,可见当时市管会的重要性。
这批曾风华正茂、年富力强的同志肩负着当年安岳县的市场管理工作重任,他们是新中国成立后安岳县工商管理和市场监管部门的奠基者,他们曾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公物清单照折射艰难条件
这是一张钢板手工刻字并油印的《公物清理报表》照片,制表时间是1965年11月30日,填报单位是安岳县通贤区市管会。填写记载的公物有:办公桌6张、文柜2个、木椅6架、砖凳6根,大秤和小秤各5把、算盘10把、时钟1个、国旗一面、砝码12件、量杯1个、黑板一张,还有些低值易耗的小物件订书机1个、温度计1个、烤火盆1个、玻板3块、火钩和火钳各1把,这些都一一入账。整个通贤市管会就这么一些家当,可见当时物资匮乏,办公用品稀缺,办公条件较差,监督手段原始。
当今新一代市场监管人,应该十分珍惜大好机会,不忘过去艰苦历程,弘扬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
旧式《营业证》刻下岁月痕迹
一张上世纪70年代安岳县工商行政管理局未曾填写的空白营业证,载明了申请、审核、发证的过程,登记事项包括:企业名称、企业地址、经济性质、经营业务、经营人数、资金总额、经营地区、企业编号、发证机关等,与现在营业执照的登记内容相比,大同小异、内容都比较详尽。从现在的视角来看,当时的营业证带有地方特色,仅限安岳县内使用,大小尺寸规格由县工商局自定,登记内容都是毛笔手写的。
时过境迁,营业执照版本不断更新变化。如今,全国统一使用“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的营业执照,充分体现了工商机关商事登记工作的腾飞和跨越,步入了与国际接轨的快车道。
一张合影记载工商人的使命
1988年6月15日至17日,内江市工商局在简阳三岔湖花岛上召开了首次私营企业研讨会,时任省工商局党组书记、省工商学会会长全程参会。当时,国家鼓励城乡合作经济、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发展。在研讨会上,参会者探讨了私营企业的概念、特征、作用、面临的问题及管理意见。此会之后,顺应时代潮流,内江市内私营企业犹如雨后春笋迅猛发展。
2019年3月12日,安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挂牌,整合了原工商、食药监、质监三局,有在职干部职工近400人,肩负着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新任务。从新起点出发,踏上新征程,安岳市场监管人正以饱满的热情、激昂的斗志,投入市场监管洪流……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郭菁)10月16日,安岳共和乡三合村一组的黄林忙并快乐着,占地2000平方米的厂房搭建工作进展顺利,实验室、生产车间、...
安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