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岳县中医医院 初心不改传承中医梦
安岳县中医医院新区。□本报记者苏秋伃
中医药已经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如今,中医“治未病”越来越受大家喜爱,不少人开始选择中医、相信中医,希望通过中医治疗病痛、强身健体……
在安岳县,有这样一家医院,几十年来初心不改,在坚持传统中医医疗的同时,不断创新医疗技术,为患者排忧解难。这家医院,就是安岳县中医医院。
老中医风雨无阻“守一线”
“吃完上次那副药感觉怎么样?”“要想病好,首先要保持良好的心情!”……近日,记者来到安岳县中医医院门诊部,一位戴着眼镜,精神矍铄的老者正耐心地叮嘱病人各种注意事项,这位老者叫廖洪韬,是一位老中医。
廖洪韬77岁,中医内科医生,今年已是他来到安岳县中医医院的第40个年头,本该在家享受天伦之乐的他因为精湛的医术,被医院返聘继续坐诊。“我现在每周坐诊3天,病人很多。”廖洪韬告诉记者,从成都到重庆,再到西昌、甘孜、阿坝,他的病人不仅人数多,所在的区域还都较远。
“中医不是急于求成的,但是到最后,很多病人以为无法治好的病都能药到病除。”廖洪韬对记者说,虽然年纪大了,但还是没有停止学习,几十年来,他学习了西医医疗技术,了解西医机理,秉承传统中医思维,将中西医结合运用,为病人解除了不少疑难杂症。
在安岳县中医医院,像廖洪韬一样坚守传统医学,兢兢业业的中医医生还有很多,截至今年7月,该院共有全国中医师承指导老师2人,全国先进工作者1人,全国中药特色技术师承人2人,省名中医5人,省第三批拔尖中青年中医师1人,市十大名中医4人,市名中医15人。
中医“师承”从医德开始
“你最近胃口怎样?舌头伸出来我看看。”“平时少吃点豆类食品,少吃点粗纤维,这些对你的病情都有影响。”……在该院脾胃病科,身穿白大褂的彭和民正在为一位患者进行诊断,在望闻问切的同时,他不忘让身边的学生施燕发表自己的观点,“来,你摸一下这位患者的脉搏,你来说说患者还有些什么要注意的?”施燕郑重地伸出手搭上了患者的脉搏,几分钟后,她缓缓道出患者病情的要点,彭和民认真地听着,满意地点点头,“不错,你说得很对!但我们还要注意……”
彭和民和施燕都是安岳中医院脾胃病科的医生,他们除了是同事,还有一个特别的关系——师徒。2015年,省第五批名老中医师承培训班开班,彭和民和施燕等三名年轻中医医生成为师徒,从那时起,彭和民便把自己所学的知识毫无保留地一一交到学生手中。
“第一主要是临床上的跟师,彭老师带我们一起查房,一起上门诊,每周三聚在一起开疑难问题病人讨论会。”施燕说,此外,平时彭老师还会对他的三个徒弟进行私下授课,这几年一边跟师一边实践,她学到的东西比在学校里更鲜活,更利于平时的应用。
施燕对记者说,除了在医术上的师承,彭老师教她更多的是“如何做好一名医生”,“彭老师已经是医院退休返聘的医生,年纪算是很大的了,但在平时的工作中,他往往第一个站出来加班加点地给病人看病,工作之余还随时关注病人的思想动向,这些都让我感触很深。”施燕说。
安岳中医医院成立于1956年,历经两次更名,三次搬迁。63年来,医院从最初13人创建的团队到如今拥有700余人的人才队伍;从“一个枕头三根指头”到拥有一大批先进医疗仪器设备;从简陋的小诊所到门诊大楼、住院大楼、医技大楼矗立的综合医院。“悠悠六十载,漫漫悬壶路,未来,我们会继续坚守初心,把医院建设成为让病人更满意的中医医院!”该院院长付知勤如是说。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胡佳音)节会搭台,文化交流,经贸唱戏。历时4天的2019第二届世界川菜大会,于9月23日落下帷幕。大会的成功举办,让“资...
安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