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之日走临江

资阳日报 2019-05-14 07:55 大字

太子村集体经济。游客参观临江寺豆瓣厂。□陈世胜本报记者蒲敏陶思懿

这里区位优势突出,接壤成都,与天府国际机场直线距离仅10余公里,是资阳的北大门,成渝门户枢纽、临空新兴城市建设的主战场;

这里人杰地灵,不仅有中华老字号——临江寺豆瓣,有西汉辞赋家王褒、巴蜀笑星刘德一,还有大高寺、洗墨池、王褒墓等景点;

这里人民勤劳勇敢,他们正为憧憬鼓舞干劲,为梦想挥洒汗水,用无限的激情和坚韧,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这里就是资阳市雁江区临江镇。5月6日,本报“周边镇乡行”大型系列采访报道活动走进该镇,认识临江人、寻找临江魂、理解临江梦。

——临江镇党委书记张榕

以后,这里就不叫临江镇了,而是全新的临空经济区,是山城相融、产城相融、交通发达的未来生态新城。能成为这片土地的建设者,我觉得自己很幸运!希望这片土地以后越来越兴旺,这一方人民越来越富裕。等我退休了,能牵着儿孙的手,告诉他们:“我参与了这片热土的建设,我无愧于子孙。”

此行认识临江人

正值立夏,斜风细雨。这是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重要节气,有了雨水的滋润,临江镇这片三山夹一谷的“福地”显得更加翠绿苍劲。

“我们临江镇是九曲河和沱江(资阳流域)的上游,三面环山,一面临河,自古以来就是一块‘福地’。”该镇镇长曹植松向记者介绍,“成渝铁路、老成渝公路、成渝高速公路、321国道都从这里经过,建设中的资三快速通道、成渝高铁专线也将穿境而过。未来的临江镇,是重要的交通枢纽,是全市离天府国际机场最近的地方,也是临空经济区资阳片区建设的主战场。”

“接壤成都”“与天府国际机场直线距离仅10余公里”“位于机场半小时经济圈”这些条件,为原本就具备良好发展基础的临江镇带来了更加美好的未来。

在“建设成渝门户枢纽临空新兴城市”“推进成资同城化发展”等诸多省市重大战略中,临江镇的“桥头堡”位置一直牵动着多方目光。站在“发展”的主战场上,临江人都有敢当“急先锋”的激情,都有对群众负责到底的忠诚。

2018年底,在全市“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干部名单里,张榕这个名字为人熟知。

为了抢占临空经济区建设的先机,作为临江镇党委书记的她20多个日夜寝食难安,用柔情和耐心,创造了两个月完成近千户农房搬迁、一个月完成1500亩征地任务的“资阳速度”;为了不让撞毁的油罐车引发二次事故,她带领团队,用手将油污舀进转运车进行转运,用整整12个小时成功地阻止了油污在洪水的冲击下流入沱江;当洪峰抵达时,她和同事沿岸追赶,拦住从上游冲下的采砂船,足足战斗8小时,保住了沱江下游两座大桥的安全……

在她的带领下,临江镇工作团队从不讨论“996”!在他们的队伍中,流行着当“两得干部”的标准:“一要群众离不得,二要领导舍不得。”张榕对自己,也有着清晰又明确的定位:“作为建设者,我们要对得起这片土地,更要对得起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言语简洁,目光坚定。她希望自己以后带着子孙走在这片土地上时,会因为自己是建设者而自豪,会因为不负历史使命而自豪。

此行寻找临江魂

上午10时,在临江寺豆瓣厂门口,两辆大巴车整齐停放。来自成都、江油的百余名游客,在导游的指引下走进临江寺豆瓣厂。

青砖灰瓦,绿树白墙,走进古色古香的厂房,一股回味悠长的酱香勾起了无数人的回忆:七十年代,一勺金钩豆瓣拌一碗白干饭吃的奢侈滋味,记忆犹新。

“七十年代,那阵上班跑供销。跑老成渝路,只要路过这里都要带上一罐金钩豆瓣。”今年63岁的游客李天庆告诉记者,“后来,厂子不景气,我改行了,逐渐就忘记这个金钩豆瓣了。今天来看,还是这个味儿。”

“临江寺豆瓣”这个曾经占领巴蜀市场的“中华老字号”在众多资阳人的保护下又走过了十年,此时,它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临空经济区一样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

“我们正在做一个“工厂+文化+旅游”的策划。以后,这里将不仅仅是一个厂房,更是一个景点,一个文化地标。”四川创新味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助理黎昌蓉告诉记者,“这里日晒夜晾的工艺,让临江寺豆瓣软糯可口、质量上乘;在长期发酵产生的微生物族群保护下,连苍蝇都不会飞进来。我们要用好这些大自然的馈赠,把临江寺豆瓣作为一种传统工艺、一种文化、一个时代的记忆好好传承下去。”未来,临江寺豆瓣系列产品将作为临空产业的先锋,积极用好毗邻天府国际机场的地理优势,发展航空餐,远销全世界。

目前,资阳市已经把临江寺豆瓣厂与陈毅故里、安岳石刻等景点连成一线,打造从成都出发的两日游,天天都有团跟进,游客络绎不绝。临江寺豆瓣的记忆与文化将扎根游客心中,带着“用味觉守护历史”的使命,把山水之城的味道带向世界各地。

“说临江啊,唱临江,临江是一个,好地方!民风淳朴,人气旺,山清水秀,鸟语花香……”一边打着金钱板一边演唱的是临江镇文化站的老站长张世全。在他的说唱清单里,不仅有临江的文化、临江的历史、临江的自然环境,还有众多临江故事。“临空经济区在规划的时候,为了保护一个祠堂古迹,是绕了一下的。这个保护行为就很好。”在张老心里,底蕴深厚的历史人文,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我们临江镇不仅仅有豆瓣,也有西汉辞赋家王褒,还有大高寺、洗墨池、王褒墓这么多景点,连巴蜀笑星刘德一都是从这里走出去的,这地方就是人杰地灵。”张老现在有两个家,一个在资阳,一个就在临江镇的综合文化站。他说,他更喜欢住在文化站的古戏台下,这样才会觉得自己是临江文化的守护人。

“历史人文不仅要保护好,更需要‘盘活’。”张世全说,“未来,我们要好好利用这些历史文化素材,打造好沿河的董家坝、李家坝、墨池坝和豆瓣厂,发展前景广阔的农旅、文旅和健康养老产业,盘活临江的魂。”

此行理解临江梦

一条条直通到户的宽敞水泥路,一块块整齐的苞谷地,一座座簇新的民居……农田中,仍有勤劳的村民冒着小雨在农作……走进沱江边的小村庄:临江镇太子村,立刻就感受到了这里的和谐与宁静。

伴着立夏的小雨,记者一行来到村民李明仲家,屋前的三角梅在雨中鲜艳耀眼。宽敞的新房旁,李明仲正冒着雨喂他的“宝贝”鸡,腿脚利索的样子,让人无法想象,3年前的他曾是一个双股骨头坏死、完全丧失劳动力的病人。那时,每个月除了生活费、女儿的学费,他还得支付上千元的医药费。全家仅靠妻子的务农收入维持生计,这个本就不富裕的家庭因此负债累累。

2013年,他被纳入了建档立卡贫困户。

为更好地帮助李明仲一家脱贫致富,2016年,村“两委”为其申请医疗救助,李明仲做了双股骨头置换手术。5万余元的手术费用,他自己仅支付了不到400元。术后,村“两委”不仅每年给李明仲家免费发放小鹞鸡鸡苗,还为他找到了一个砂石厂拉货的工作。到现在,他们一家不仅将欠下的外债还得差不多了,每年还能收入近8万元。

李明仲笑着说,今年他还承包了村里的鱼塘,准备养殖泥鳅;另一边,小鹞鸡的养殖规模也要扩大,全家的重心将放在养殖业上。他相信,全家脱贫奔小康的梦想很快就会实现。

李明仲的脱贫故事只是太子村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2016年,全村89户276人全部脱贫,实现整村脱贫。

2016年以前,太子村还只是个贫困村,没有成规模的种养业。2016年,太子村依托10万元集体启动资金,选择短平快的种养业,并购置121头能繁母羊和2600余只小鹞鸡免费分发到各贫困户家,当年贫困户每人平均增收约1500元。

“2016年有了收益后,我们在第二年的回头看回头帮时便及时调整思路,组织30万元资金购置了18000余只小鹞鸡,免费发给贫困户。”据村支部书记李世界介绍,小鹞鸡每只纯收入50元左右,且因其散养肉质好,根本不愁卖,村里便选择扩大养殖规模,目前已超过万只。2017年,村里的贫困户仅依靠养鸡,人均收入便达到3500元,最多的一户收入近30000元。

养殖业蒸蒸日上,种植业也不落人后。太子村依托集体经济,成立太丰蔬菜种植专合社,流转土地286亩,一季种植水果玉米,一季种植花菜、小米辣等各类蔬菜,全年创收约80万元;同时,带动全村种植蔬菜1000余亩、增收约700万元。由专合社引领种植的300余亩大葱,占据了资阳大葱市场70%左右的份额。

“我们一年种3季葱,批发价最高的时候5块多,低的时候2块多,一季亩产约4000斤,收入非常可观。”在李世界的规划中,未来,该村在进一步扩大小鹞鸡养殖规模的同时,也将扩大大葱的种植规模,带动全村人奔小康,实现临江人的“致富梦”。

太子村,成为了全镇脱贫攻坚的典范,从这里开始的小鹞鸡项目带动周边村庄实现人均年增收2000元的目标,全镇帮扶的成效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临江之行,让我们认识了临江人,读懂了他们的憧憬和干劲,理解了他们心中的临江之魂和临江之梦。未来,这里将建设成为一个全新的生态之城,承载着资阳建设成渝门户枢纽、临空新兴城市的无限憧憬,希望她能快速开启面向全球腾飞的按钮,用临江人的激情和坚韧,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本版图片由本报记者秦建华摄

新闻推荐

安岳县开展城区义务教育划片招生摸底调研

安岳县开展城区义务教育划片招生摸底调研近日,四川安岳县学生营养办主任、教育和体育局副局长蒋凤带领相关人员到启明九义...

安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