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发射任务都是全新的挑战
四川元素
走近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背后的四川身影,他们说——
11月1日上午,北斗三号第9次全球组网发射任务在即。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西昌观测站内,一场“战前双想会”正在紧张进行中。“仔细回想每一次发射任务既定的流程和规范,预想这次任务可能产生的各类紧急情况,反复推敲预案,确保万无一失。”大战在即,副站长李东眉头紧锁。
李东是四川安岳人,毕业后到站工作,如今已是15个年头。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像李东这样扎根于此的四川人还有很多。记者走近北斗系统背后的这些四川人身影,听他们讲述自己的故事。
他们的理念 小心小心再小心,才能确保完成任务
发射卫星,观测站的工作是啥?李东打了个形象的比喻,观测站相当于发射中心的一双“顺风耳”,“接听火箭发射后传回的信号,通过处理后传送给各分系统,用于实时或者事后进行分析,判断火箭运行是否正常。”为此,观测站配有雷达、遥测设备、光学设备,还有1台全中心精度最高的干涉仪。
责任重大,担子自然不轻。上周,因为硬件不适配导致遥测设备故障,李东带队连续加了3天班。“这不算什么,曾经有连续21天加班排故障,几乎每天就睡四五个小时。刚刚的双想会上我们还在反复讨论,火箭升空后什么时候取消雷达信号衰减,恢复功率强度。”李东说,每次发射任务都是一次全新的挑战,“只有小心小心再小心,才能确保完成任务。”
小心仔细,也是泸州人何雷常常念叨的两个词。作为西昌发测站的测量系统主控微机操作手,这两天何雷一遍遍重复着各项发射前的检查工作。“有一次临射前发射机出了故障,我们判断是传感器故障。而一个传感器有七八个环节,每一个都要逐一排查。我们不眠不休花了两天时间才定位到出问题的传感器,最终排除隐患。”何雷感叹,发射任务压力大责任重,“不能靠经验,必须按流程和制度,一遍又一遍检查每个环节、每个数据。”
和李东、何雷相比,周英勇的工作相对“低调”。周英勇来自绵竹,负责发射场区的日常维护及发射塔架的射后恢复保养。周英勇有个“绝活”,只要站上塔架或者包裹火箭的弧圈,仅凭钢架轻微的抖动,就能大致推断出哪里有裂缝或松动。“我18岁来到发射中心,偶然接触到焊接,就下决心学了起来。”周英勇说,自己通过下载资料学习画图设计,从最初焊接放哨的小岗亭、车库顶棚,一直成长到可以从事发射塔塔架、燃料输送管道等核心部位的焊接。
他们的追求 一代一代又一代,把“航天梦”传承下去
这次发射之前,在过去一年内,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已经执行北斗三号发射任务8次,将16颗北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成功率达到百分之百。发射频次越发密集,压力也越来越大。“我还年轻,不觉得累,只是我们的工作确实有点‘费脑壳’。”30岁的南充小伙何龙笑着说。
玩笑背后,是数年如一日的付出。作为本次任务发控台岗位操作手,何龙负责地面测试状态检查及点火发射工作。“今年以来就回了两次家,但父母都很理解我。只是老婆一个人怀孕在家,有时确实有些愧疚。”说着说着,何龙不由低下了头。
“当时为啥选择扎根到山沟里来?”记者赶忙转换话题。“‘神五’发射时还在读书,当时觉得特别自豪,就立志要当一个航天人。”何龙又打开了话匣子,“大学毕业后我主动申请到发射一线,就是要学有所用。”
因为有梦,所以扎根。李东还记得,刚来观测站工作的时候条件简陋,电脑编译一个程序要10多分钟,火箭升空后的数据也要靠人工判读。“这座山叫袁家山,1976年观测站就在此建站。一辈又一辈人扎根在此,默默奉献,这就是‘袁家山’精神。”言语间,李东满是自豪。
传承正在继续。“现在咱们航天事业进步越来越大,到站的研究生、博士越来越多,人才队伍建设让人欣慰。”李东介绍,观测站为每个新到站员工制定了初中高三级培养计划,光是初级培养计划就有200个学时,还安排导师每周制定学习计划。
采访快结束时,周英勇指了指远处一个岗亭,“你看,那就是我焊接的,现在交给徒弟打磨抛光。”周英勇说,希望把自己的手艺都传给年轻人,让更多的人都来助力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吴浩伍力采写本版图片由梁珂岩本报记者吴浩伍力摄本报制图朱濉
新闻推荐
□雨晓荷泥泞的田间小路蜕变成蜿蜒而平整的村道,破败的土墙茅草房升级为令人羡慕的小别墅,高大笨重的“洋马儿”改...
安岳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安岳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