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枇杷大省如何走出高质量发展路?
扫码看更多精彩报道
绿色认证、品种改良、农旅融合……
□本报记者 左杉
四川为枇杷原产地,栽培历史悠久,产量居全国第一。眼下,又到四川省各地枇杷盛产的高峰期,今年的枇杷生产、销售有何新特点?
截至5月14日,伴随着枇杷销售高峰期的到来,川农报“专家带你尝鲜果”融媒体系列活动吸引了来自全省各地的枇杷乡镇、农业企业等积极参与,在川农报融媒体平台上推介农产品,为振兴川果消费呐喊助威。记者跟随活动,对全省枇杷生产区进行采访。
绿色优质让“老”产业紧跟新风向
四川省枇杷常年种植面积接近100万亩。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各地推动枇杷产业转型升级。为此,记者在采访全省各地枇杷主产乡镇时发现,各地均在绿色优质等方面下了不少功夫。
新桥枇杷是荣县特产,在省内颇有名气。去年,该镇通过申请获得绿色食品认 证 ,销 售 额 一 度 突 破6000万元,是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
“首先,我们的果子最大单果达150克以上,平均果重60克以上。其次是品质好。通过套袋、严禁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增施有机肥等措施,实现色鲜、味甜、汁多、果肉细嫩化渣。”新桥镇负责人对记者表示,未来新桥镇将力争通过5年的努力,把枇杷面积扩大到3万亩,年产值实现3亿元,并以特色产业为依托引导一三产业融合发展。
品种改良白肉枇杷步入高端超市
枇杷,按外观分为白肉和红(黄)肉两大类。目前,四川省枇杷种植面积近100万亩,其中绝大部分都是红肉品种,且价格不高。
但是在苍溪县黄猫乡种植了一批风味浓、甜度高的高端品种——白肉枇杷。
黄猫地处巴山边缘,位于苍溪县境东北部,是苍溪、旺苍、南江三县交界之处。黄猫垭白枇杷种植基地共有1500亩,土地涉及黄猫乡朝阳社区、龙狮村、君寨村和杨坝村,从海拔400米—900米都试验种植了不同品种的白肉枇杷品种,如冠玉、白沙、贵妃、宁海白等,为川内最大规模化白肉枇杷品种基地。
“白肉枇杷原产自江浙一带,果实甘甜,皮薄水分多。在全国范围内来看,引种难度都比较大,总产量不高。经过多年种植试验,黄猫垭白肉枇杷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审核,被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该基地负责人罗洪表示。
该基地白肉枇杷将于6月上旬成熟。目前,基地已与盒马鲜生签订预售合约,以每斤50元左右的价格登陆成都盒马鲜生等高端超市。
农旅融合提升枇杷产业附加值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伴随着四川省枇杷产业规模壮大,不少枇杷主产区加快农旅融合,提升枇杷产业附加值,增加农户收入。
天仙镇位于泸州市纳溪区永宁河畔。经过三十年种植,如今天仙镇枇杷面积近两万亩,年产值5000余万元,形成了沿着321国道和永宁河的“十里枇杷长廊”景观。
“有了这么好的产业背景,我们顺应新形势,开发出枇杷花、枇杷膏、枇杷酒等特色旅游产品,乡村旅游蓬勃发展。现已成为泸州近郊游的热门地点之一。”天仙镇镇长黄陈表示。
仁寿县文宫镇早就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枇杷之乡"。多年来,文宫镇对枇杷进行了大规模的商品化开发。除了枇杷之外,目前文宫镇正在打造全国第一个以枇杷文化为主的国际特色小镇。
“规划占地约6000亩,总投资约120亿元,依托以枇杷为特色的农业资源,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乡村振兴战略示范项目和枇杷特色国际小镇。”仁寿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表示。
新闻推荐
本报讯(特约通讯员蒋兵)5月7日,荣县双石镇燕子村2组,村民范昭禄正在将地里的油菜秸秆挑到道路边。“运送一亩油菜秸秆到...
荣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荣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