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岁老村医:我过得挺充实

家庭生活报 2019-07-23 00:44 大字

张志荣说,患者信任是他最大的快乐。

廖智平 郑新炜 家庭与生活报记者 邓弢

从自贡荣县县城往乐山至犍为方向,经40分钟车程到达正紫镇,穿过一条小巷几间民房,就到了窝棚湾村卫生室。一位中等个子、四方脸、花白头发,有些微胖的中年男子正在堂屋中忙碌着,他就是正紫镇窝棚湾村78岁的老村医张志荣。

从小有学医的天赋

病人太多,大家有序等待着。一位老太婆张罗着来人落座喝水,“看嘛!一起床就开始干活,病人还不断来,过年、祝生酒他都上不了正桌,每天九十点吃早饭,下午三四点吃午饭是常有的事。”原来,老太婆是张志荣的爱人吴树蓉,吴树蓉老人在诊室帮忙打杂,也乐意与来人聊起老公张志荣,他们都是1941年出生,都是初中文化,从小在正紫镇窝棚湾村一起长大。

提及张志荣行医,吴老太显得很有兴致,“张志荣真有学医的天赋,当地盛产中草药,儿时的他就对各类草草药显示出浓厚的兴趣。”那是刚结婚不久,张志荣腚上长了一个脓包,痛得不行也解不出大小便,好不容易请了两个人将他抬到正紫卫生院医治,当时卫生院一位名叫祝乐山的老中医用艾叶进行火烧,大概一个时辰左右,张志荣就可以排便了,第二天再去找祝老师手术,从脓包中竟排出小半碗灰白色浓液。看到老中医治疗的神奇,张志荣那时就立下了学习中医治病救人的志向。后来,祝乐山又介绍张志荣认识了新桥区医院国医学毕业的梅浩然老师。两位老师看到张志荣的诚恳与谦虚,将各自珍藏多年的《名医类案》《内难典》赠送给张志荣。

“有了这两本书,他白天挣工分,晚上点起煤油灯着了迷似的看书,还把家里的蚊帐熏得黢黑,有时候晚上只休息两三个小时,时不时还脱光衣服在自己身上比比划划。”吴树蓉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后来经梅浩然老师推荐到正紫卫生院学习,就这样当上了大队的赤脚医生。

得到村民的夸赞

71岁的赖树容是正紫镇卫星村4组村民,提起张志荣就一个劲夸赞:“我有风湿病多年,晚上一躺下就痛得根本睡不着,县里、市里的医院多次治疗都不见好转,儿女全在外面打工,老伴几年前就去世了,后来找到张老师,开了几副药用了之后晚上就能入睡了,看嘛!张老师又让我多活了几年。”赖树容说话时眼里有泪珠在转动。

毕光秀家住十多公里外的新桥镇沙湾村,他每周都要陪同爱人唐福财来找张医生看病,“我娃儿在广东佛山打工,爱人得了半身瘫痪又是中风和痛风,儿媳专程接到佛山治疗,住院半个多月,最后医生说了一句年龄大,医不好了,回家调理吧。回到老家后又送到荣县和自贡的大医院,还是没有效果,今年春节听人说张老师不错,我们每周来两次,张老师用针灸和艾灸,半个月功夫,她病情大有好转,现在生活基本可以自理了。”

“张老师的病人多,收费还低,有些特别困难的他还倒送车费,他看病技术好,每看一个病人都非常认真,号脉、开方、针灸、艾烧全是他一个人,有时病人多了,等待久的病人意见很大。为了保证张老师有足够时间治疗患者,公共卫生工作只能由我们村上几个人给担起来。”窝棚湾村支部书记叶培金说道。

“为了患者,卫生室就是他和50多岁的大女儿负责,他的爱人还要照顾一个患小儿麻痹症和精神障碍的儿子,我几乎每周要来几次,请教公共卫生不懂的地方,”窝棚湾村妇女主任邱菊英笑言,再就是劝劝一些来得早还看不上病火气大的患者,也帮张老师处理一些家务事。

时间已是上午10点过,患者还剩下几个,张志荣急急忙忙地吃了一碗面条,洗了一下手赶过来与来人打招呼:“没办法,既然学了医,上了道就得为患者看病,不过这几十年我过得也挺充实,我们一家三代8人6个都行医,我脸上怪有面子的。”

新闻推荐

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自贡市开展全市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检查

图为检查组开展检查(记者欧亚非)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7月1日至10日,相关单位组成检查组,对全市学校食堂及校园周边食品安全...

荣县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荣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