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艺萌春“嘉阳河”川剧有“戏”

乐山日报 2018-10-28 07:55 大字

精心编排的大型廉政文化川剧《假县令》市实验小学学生表演的《钟馗嫁妹》市实验中学学生表演的《梨园芳华》川剧小学员课堂训练话剧小品《路》戏曲小品《审判》川剧折子戏《伐子都》川剧《打瓜园》■记者 杨心梅

10月16日至18日,乐山文化发展研究中心川剧艺术研究院(以下简称“乐山川剧研究院”)的3名青年演员参加四川省第四届青年川剧演员比赛,从全省参赛的64名选手中脱颖而出,斩获一、二、三等奖各一个。这些优秀的青年川剧演员,唱念做打无不精通,精彩的舞台表演将“嘉阳河”川剧的精髓展现得淋漓尽致。

作为川剧艺术的重要流派,“嘉阳河”川剧艺术产生并流传于四川盆地西南部岷江、青衣江、大渡河流域,活跃于三江流域的广大城乡,包括如今的乐山、眉山,还涉及到宜宾、雅安部分地区及民国时属于乐山管辖范围的荣县、威远两地。

风雨80载 传承中突破

“巴音蜀调唱出戏中戏,行头把子换成新又新。”从1935年成立“新又新戏剧传习社”,乐山川剧80余载风雨兼程,大浪淘沙,历经乐山人民川剧团、乐山专区川剧团、乐山市川剧团、川剧艺术研究院等名字的变迁,虽有过低谷,但一直在乐山的文艺界绽放其独特光彩。

“嘉阳河”川剧艺术流派在表演上强调整体艺术的和谐统一,讲究舞台规范,特别注重台风,形成了严谨的艺术风格。在音乐和唱腔上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立足本土文化,对三江流域的川江号子、铜河号子,以及流行于夹江、峨眉、洪雅等地的“堂灯戏”等民间小调的音乐元素都有吸收运用。“‘嘉阳河’川剧的独到之处需要我们传承。”乐山川剧研究院党支部书记、副院长赵勇刚告诉记者,“同时,我们也在表演内容、表现形式上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吸引更多人主动走近川剧。”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创作的以乐山大佛为题材背景的川剧剧目《大佛传奇》《天下一佛》《大佛·海通》,是“嘉阳河”川剧创新的一张名片。这几部充满深厚佛教文化气息和浓郁巴蜀文化韵味的剧目一经推出好评如潮,先后获得国家、省级各类大奖。

2008年,原市川剧团根据电视剧《武林外传》前传改编的新版川剧《武林外传》在长安戏院连演4场,融合变脸、喷火、藏刀等川剧表演绝活,采用现代版人物对白、传统川剧的锣鼓声腔与流行音乐大胆结合等,充分展现了川剧特有的无厘头表现方式,收到了非常好的演出效果。

2010年,根据经典折子戏改编的开年贺岁剧《丑与笑》,同样延续着这种风格,通过大胆改编剧情,活用雷人网语,拉近了川剧与现代人的距离,老川剧迷过了把瘾,不少年轻观众也拍手叫好。

阳春白雪蜚声业界,雅俗共赏享誉大众。2008年,“嘉阳河”川剧艺术流派被市政府列入乐山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被四川省政府列为省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2012年,剧团被四川省川剧艺术研究院授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剧传习展示基地。

走进校园 拓展新渠道

“再来一遍,大家注意脚下的步伐。”10月22日下午,在市实验小学的排练室里,翘起兰花指、走起小碎步、摇头晃脑唱起川剧的学生们正在紧锣密鼓地排练传统川剧经典折子戏《花田写扇》。这个周末,这些川剧传承者们将赶赴成都,参加第四届四川省中小学生川剧传习普及展演。此前的三届展演中,他们表演的《梨园芳华》《春夜喜雨》《嘉州古韵》《钟馗嫁妹》等川剧节目,先后获展演一二等奖。

2015年3月,由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市教育局主办,乐山川剧研究院承办的“文瀚嘉州·百姓直通车——嘉州古艺萌春传承培训基地川剧艺术进校园”活动在市实验中学和市实验小学正式启动。通过这样的方式,“嘉阳河”川剧艺术主动走到了年轻人生活中。

“说起川剧,很多人都觉得是中老年人才会去听、去看的,”赵勇刚告诉记者,“川剧要‘活过来,火起来’,必须要让年轻人感受到戏曲表演的魅力。”嘉州古艺萌春传承培训基地在中小学校落地生根让他看到了希望,川剧的后继人才也许会在这群孩子中诞生。

而更让人欣慰的是,今年上半年,市外国语学校主动与乐山川剧研究院对接,参与到嘉州古艺萌春传承培训基地的建设中来,又有一批小学生开始接触“嘉阳河”川剧。现在,由乐山川剧研究院选派的10余名中青年演员,每周定期在3所学校的川剧传习班集中授课,虽然这是演员们在排练、演出之余的一份额外工作,但大家都为这份付出感到欣慰。

据了解,乐山川剧研究院今年还与西南交通大学竺可桢书院合作,互通有无,拓展了川剧艺术进校园的范畴,让大学生也接受川剧艺术的熏陶。接下来,该院还将走进乐山市各校园,以川剧展示演出的形式推进“四川省戏剧进校园”活动的全面铺开,开创依托高校传承戏剧艺术的新模式。

古艺萌春 川剧迎曙光

近年来,川剧艺术专业人才严重匮乏,其他艺术表演形式不断冲击,川剧艺术市场竞争力相对减弱,院团的生存和发展困境重重。“自1991年以来,剧团人员老化、行当不齐,艺术人才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情况一度非常严重。”赵勇刚向记者感叹,“这些年,通过优秀青年人才引进、退休人员返聘等手段,问题有所改善。”

川剧要发展,离不开观众的支持。近年来,乐山川剧研究院长期坚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将优秀的“嘉阳河”川剧艺术流派经典剧目深入区县乡镇村社,把舞台搭到了市民家门口。从2014年开展的戏曲进乡村惠民演出,至今已演出180余场次,惠及基层群众万余人次。

2015年下半年,“新又新科社”成立80周年之际,剧团集全院力量创排大型廉政川剧《假县令》。这部现代观众喜闻乐见的剧目在2016年6月入选参加由省文化厅主办的2016年“载百年荣光·品戏曲泸州”——廉洁强风骨四川省优秀廉政戏曲泸州演出季展演活动,后在乐山市2016年“廉政宣传周”专场巡演活动中演出11场次,吸引了不少市民主动走进剧场。

据了解,围绕建设文化乐山,乐山川剧研究院将继续推进“进机关、进高校、进部队”工作。除了筹备新戏,新又新大戏院坚持常态化川剧专场惠民演出外,还将引入音乐剧、音乐会、话剧等表演形式,把戏院用活,让其成为乐山文化惠民的主阵地。

(本文图片由乐山川剧研究院提供)

新闻推荐

综合种养来钱快

本报讯(特约通讯员蒋兵)“这片100多亩的稻田里,已经卖了青蛙3万多斤,还有10多万斤;这片80多亩的稻虾田块里,已经卖了6000多斤...

荣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荣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