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坝往事⑩情系月亮门 姚守仁的莫逆之交(中)
华西坝往事⑩ 图中左起为姚守仁儿子、裴福兴、姚守仁。
1943年的夏季末尾,玛格丽特带着Judy和Caral以及随行人员在路途中。
赵熙先生像。余仕清供图
谭楷文/图
1941年,姚守仁被差会派遣到荣县,任荣县仁济男女医院院长。相对于乐山、自贡,偏僻的荣县又多了几分安宁,他们才有机会深入中国民间,接触到传统文化,同时,丰富了玛格丽特日记的内涵。
姚守仁一接手,就发现了内外勾结,库房药物大量被盗,医院工作一团混乱。他下决心做一番整顿,要让医院成为效果和服务的模范。他认为:“我们正在教育和展示给一个觉醒的民族能够看到,并采用所有他们能看见并认为是好的,进步的东西。”
疑惑到信任 他们冒风险救活很多人
这个县城的人们,小病小痛,总是一拖再拖。比如,多次有阑尾炎患者,不到烂穿了孔痛不欲生不会来就诊。一送入院,已是局部脓肿,甚至发展成弥散性腹膜炎,到了生命垂危的境地。
一位体重176磅的女病人,长着巨大的卵巢囊肿,她就住在医院街对面,居然能拖上三四年,直到卵巢囊肿重达90磅后才来就医。一位产妇生产后几天,乳房肿胀有压痛感,敷用中药数日后皮肤全部坏死,住院后不得不进行广泛的植皮,才避免了病情进一步恶化。
姚守仁深有感慨地说:“我们与疾病斗争的对象,不仅仅限于腹泻、疟疾、产褥热和其他类似疾病,更大的责任是与无知、愚昧和迷信作斗争。”
公众对姚守仁及西医医院的疑惑,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解除。往往病症被庸医错下了药、错误诊断或动错了手术,才抬到姚守仁面前。
产妇在入院之前就被感染的约有70%是用旧法接生。有一天,送来一个26岁的初产妇,被认为是六天前即已临产,曾经有过一个接生婆用手取胎,之后另一个接生婆又用刀在相应部位作了中线切开。姚守仁一检查才发现,婴儿还是活的,其头还未入盆,实际上这个妇女根本未临产!
一个宫外孕破裂的女人,已经流了很多血才抬到医院里来。面对奄奄一息的女人,抢救的有效时间非常有限了。玛格丽特建议立刻实行自体输血——姚守仁从未这样做过,玛格丽特曾在阿拉斯加协助医生做过一次。事不宜迟,他们立即从病人腹腔内用纱布浸渍出600cc血,再将这些血挤出来通过纱布过滤进一个盛有柠檬酸钠的烧瓶内,然后通过静脉再输入病人体内。夫妇俩满头大汗,冒着极大风险救活了这个女人。
姚守仁上午手术下午门诊,越来越忙碌,说明他正在取得更多的信任:几个被水牛抵伤的男子和男孩来自农村:有一个被牛角抵伤,在右下腹壁造成一个3寸的破孔,小肠流出体外,他是从35里外抬来求治的。
亲切的友谊 姚守仁被请进谢家宗祠
在荣县,姚守仁一家认识了一对终身难忘的中国朋友:谢昭传与他的妻子刘女士。
他们是在为一位朋友送行的宴会上认识的。银行家谢昭传的妻子刘女士,是医院委员会主席刘力谋先生的女儿。刘家、谢家是当地大户,较早接受西方文明。
谢太太曾四次怀孕,都流产或早产了。经姚守仁诊治,认为她应该补充雌性激素。姚守仁在成都找到相似患者,将多余的药寄来转给了谢太太。10个月后,谢太太生下了一个健康漂亮的女儿。从此,玛格丽特和谢太太之间建立了亲切的友谊。谢太太教玛格丽特学中文,诵读唐诗宋词。相熟以后,玛格丽特用八孃称呼谢太太,更觉得亲切尊重。
1943年2月,姚守仁夫妇调到自贡医院工作,但是每个月还得骑车去荣县一次,处理一些事或参加急诊。4月10日,他们的第三个孩子Kerry诞生(第一个孩子Judy,1940年2月生于成都;第二个孩子Caral,1941年4月生于荣县),有了一个五人家庭。八孃专程从荣县来登门祝贺。
9月25日,姚守仁夫妇成了谢家孩子们的教父教母,同时谢氏夫妇也成了姚家孩子们的教父教母。这一天活动的高潮是,姚守仁夫妇被请进了谢家宗祠,安放祖宗牌位的堂屋,他们向祖先牌位和谢府成员致鞠躬礼,谢府成员还礼。就这样,姚守仁夫妇参加了祭拜祖先的活动,成为谢刘两家的一部分,对此特别感到骄傲。
在荣县,谢家大院有端庄的门楼,厚重的大门。深宅大院中,有一道月亮门,门内是一座花团锦簇的园林。这一道月亮门,既是当地富豪的特色建筑,也是古老文化的象征。对于西方人而言,中国在月亮门那边。而姚守仁已经深入“月亮门”,熟知了那边的许多故事。
告别的赠礼 赵熙以桤木评价“洋医生”
在荣县的近现代史,出过很多彪炳史册的人物,赵熙便是其中一位。
赵熙,字尧生,晚清第一词人、书法家、翰林院国史馆编修,也是四川保路运动的重要人物,成都的历史地标“辛亥革命死事纪念碑”西南一面是由他手书。
1944年12月1日,姚守仁一家将回加拿大。告别时,刘力谋特地安排,请诗人、书法家赵熙为姚守仁挥毫题词,作为告别的赠礼。
画案上,雪白的宣纸早已铺好,年近八旬的赵熙抖擞精神,提起一支精制湖笔,在一方端砚内蘸足墨汁,略微思索片刻,狼毫一落纸上便行云流水般写下三行行草,那是一段文言文:
凡木能芘,则其地瘠。惟桤不然,叶落水中辄腐,能肥田,甚于糞圵。故田家喜种之。得风发发,如白杨也。
守仁尊兄大人属
赵熙
写毕,将笔一搁,念读一遍。喝彩声和掌声顿起。
赵熙拱一拱手,谦和地说:“老夫年迈,笔力不济,见笑见笑。”
73年之后,著名诗人、学者流沙河读到赵熙抄录的这段文言文,连连拍案叫好。此文,涉及了三个诗人:杜甫、苏东坡、赵熙。
流沙河解读说:杜甫流寓成都,前后住了三年零九个月,写了两百多首诗,这是他创作的高峰。其中有一首七律《堂成》:
背郭堂成荫白茅,缘江路熟俯青郊。
桤林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
暂止飞乌将数子,频来语燕定新巢。
旁人错比扬雄宅,懒惰无心作解嘲。
杜诗中提及桤木树,是成都平原常见的树种。苏东坡抄录杜诗这一首诗时,补写了一段跋文:“蜀中多桤木,读如欹仄之欹,散材也,独中薪耳。然易长,三年乃拱,故子美诗云:‘饱闻桤木三年大,与致溪边十亩阴。\’凡木所芘,其地则瘠。惟桤木不然,叶落泥水中辄腐,能肥田,甚于粪壤,故田家喜种之。得风,叶声发发如白杨也。吟风之句,尤为纪实云。笼竹亦蜀中竹名也。”
苏东坡抄录这一首杜诗和他写的跋,是书法艺术珍品,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经《三希堂法帖》精印,流传民间。赵熙所抄录的苏东坡这一段跋,用极其精练的文字,表达了丰富内容。可分四层:
第一层,“凡木能芘,则其地瘠。”凡树木长得茂密,荫蔽着的土地就会贫瘠。
第二层,“惟桤不然,叶落水中辄腐,能肥田,甚于糞圵。”惟有桤木树不是这样的,这是川西平原常见的树种,树叶落入水中就腐烂,能肥田。
第三层,“故田家喜种之。”桤木的枝叶不很茂密,长得很快,长在田埂上不会影响农作物的光照,种田人喜欢种植桤木。
第四层,“得风发发,如白杨也。”风吹起来时,发出泼泼(在这里发字读泼)的响声,就像北方的白杨树一样。这是诗人赵熙在感叹,因为“白杨多悲风,萧萧愁煞人”。姚守仁一家要告别荣县,风吹桤木,也发出了白杨一样的声响,自古多情伤离别。
显然,诗人赵熙是借桤木赞颂姚守仁这样的洋医生,不是为掠夺财富而来,而是像桤木一样扎根在中国土地上,给大地营养。推动了中国的文明与进步。短短38字,是对姚守仁这样的洋医生最中肯、最生动、最精辟的评价。
来中国之前,姚守仁在给玛格丽特的信中就表示过:“人生的工作如果要想从某个人中取得最丰富的收入,那就意味着那个人要为你更多的付出,这就是真正的自私的原则。”他们不愿做让土地贫瘠的树木,而愿意成为给大地养分的“桤木”。
后来,玛格丽特将赵熙的题词译成了一首诗:
每一棵树上长出的叶片都可以成荫
而树荫下的沃土则会贫瘠
而桤木却不然
它的全部叶片都落在地上像毯子一样护着它的根
经雨水浸润,它们转化为肥料,其效应远比动物肥高
所以,农民喜欢这种桤木树
遇风吹,它的叶片则像白杨树那样沙沙地响
风雨中奔波 连人带车被抛入稻田
1945年至1948年,姚守仁在加拿大进修了三年,通过了加拿大皇家外科学院的考试,玛格丽特写道:“这个考试是真正的毕业后学位的合格考试,它与美国外科医生学院是相等的。”
1948年6月10日,姚守仁全家离开上海溯江而上,7月抵达成都,新家安在华西协合大学校园内,工作是在附属医院骨科病房任主治医师,负责骨外科伤病的诊治和教学。他成为华西协合大学骨科创始人。同时,他在努力实施一套发展骨外科的计划。
他赠送给医院的“见面礼”是医疗器械和最新的骨科治疗方法:一套用于骨折固定术的罗-安氏钉,从此可以开展骨折固定,为部分病人免去了石膏固定之苦,既可以早期下床活动,又可以促进骨折愈合。
对开放性骨、关节手术推行手术的严格消毒及不接触铺盖法。还开展了膝关节结核及病灶清除术关节面切除加压融合术加自体疏松骨及链霉素粉末一期填塞法,获得一期愈合的效果。
他认为自己应该帮助每一位中国的外科医生,整天忙忙碌碌。玛格丽特写道:“凌晨2点,我被24小时的大雨和狂风吹醒了。想把姚叫醒,但他像已睡死了一样。因为今天他作了三台大手术,已经疲劳不堪了。作完手术回到家里,他又在继续为教好学生的普外课做准备工作。上周,姚经历了一次真正的冒险。从嘉定来了电报,Pastorliutj患急症,请立即派外科医生来。因为眉州的一座桥已被冲毁,姚守仁决定改骑摩托车。离开之前已是下午6点,路上摩托车又出了不少问题。他在雨中飞奔,衬衣的尾巴飘起来,视野不清。他说这是一生中最惊心动魄的感受。黑夜中,他连人带车被抛入稻田,自己从水田中走出来,拿手电一照才看清楚了,这是被洪水冲刷过的地带,下面是深达20英尺的崖缝沟底。临近凌晨5点,他才到达嘉定。到了医院,他立即换上手术服,投入抢救……”
新闻推荐
春节即将来临,工作了一年,这个时候,就想好好放松一下自己。但想想境内境外旅游线路暴涨的价格,再想想那人山人海挤破头的烦躁,NO!记者昨日从市旅发委获悉,春节期间,在我们大自贡的家门口,就有好看的风景...
荣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荣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