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不忘入党誓词 一生低调行善——记雁江区供销社退休职工邹文俊

资阳日报 2017-09-20 08:10 大字

“我现在年事高了,有些记忆模糊。但是我还是清楚什么事我应该去做,什么事情需要我去做。祝福祖国越来越强大,祝愿大家生活美好。”——邹文俊□本报记者蒲敏

87岁的老人,浑身病痛,说到动情之处时,却能右手握拳,用颤颤巍巍的声音把入党誓词一字不落地背出来。

他叫邹文俊,自贡市荣县人,雁江区供销社退休职工。曾用化名“训模”参与中国共产党的地下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他用化名“训模”参与司法行动,在报刊发表针砭时弊的文章;在和平时期,他又用化名“训模”扶弱帮困,敬老爱小。

“训模”:地下工作的盾牌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很多影视剧里,都能看到预备党员右手握拳与眉骨齐平,用洪亮有力的声音宣读入党誓词。而邹文俊老人却告诉记者,他1949年入党,地点在一间点着煤油灯的小屋里,当时只能低沉着嗓音进行入党宣誓。“我那时候年龄小,还是个学生。周围有熟人,也有陌生人,大家挤在一间小屋里,宣誓的声音很小,但是意志很坚定。尤其是最后一句:‘永不叛党!\’铿锵有力、整齐划一。”

邹文俊说,当时,他参加的地下工作主要任务是送信。“年纪小,好隐蔽。主要为各个地方的农会送抗丁、抗粮的书信和文件。如果被抓住就会有生命危险。”

尽管危险,但邹文俊从不畏惧。“因为群众就是我的靠山。”邹文俊回忆,1949年的一天,他在送信的路上碰到了正在抓壮丁的国民党兵。情况十分危急之时,一名年过七旬的老奶奶冒认他是自己的孙子,最终化险为夷。邹文俊因为送信任务紧急,甚至来不及表明身份,也没有机会问一下救命恩人的姓名,这件事也成为他终身遗憾。

这个时期,“训模”像一块盾牌,保护着邹文俊顺利地开展地下工作。

“训模”:身边的英雄符号

1984年,退休的邹文俊一直没闲着。他不时用笔名“训模”在各种报纸期刊上发表文章。

部分针砭时弊的文章还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对老干部待遇的落实起到了促进作用。而司法部门也在他提供的线索下顺藤摸瓜,挖出来好几个贪污腐败份子。

1999年,当得知某县法院在执行清收农民提留款尾欠中存在违法行为后,“训模”不畏强权自费取证,最终帮助农民争取到了合法利益。

这个时期,“训模”是身边的英雄符号,像一根长矛,刺中社会丑恶现象,成为一股为人民声张正义的力量。

“训模”:低调的行善者

2008年5月,邹文俊以个人名义带头向地震灾区捐款千余元;2012年为资阳中学送去价值600多元的书籍、1000多元的助学金;2014年,向雁江区清水乡敬老院捐资1000多元;2015年到马鞍九义校看望慰问3名学生,给每位孩子送上了600元慰问金及慰问品;2016年为贫困儿童捐资2000元关爱帮扶资金;2017年3月,到丰裕镇敬老院看望慰问老人,送去3000元慰问金……

邹文俊一生乐善好施,但他说:“同情之心人皆有之,我做的不算什么。”

这个时期,“训模”是一名低调的行善者。

“我现在年纪大了,但我还是愿意去学校,去敬老院。看看有没有能够出力的地方,看看他们是不是需要帮助。”耄耋之年的邹文俊,不忘少年誓言,不忘党员使命,不忘人性善良。

新闻推荐

还釜溪河一泓清水 市政协召开推进情况座谈会

(记者罗乐)1日,市政协召开釜溪河流域综合治理推进情况座谈会,听取市水务局、市农牧业局、市环保局、市城管执法局以及沿滩区和荣县近期釜溪河流域综合治理情况汇报。市政协副主席杨玉康参加座谈会。...

荣县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荣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