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户成股东 好日子有盼头记大安区庙坝镇九房村李云彬的脱贫故事
图:李云彬在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打扫公共卫生
3月26日上午,大安区庙坝镇九房村村民李云彬给玉米地盖完薄膜,回家路上经过村种植养殖专合社的养鸡大棚,听到鸡棚里传来的鸡鸣声,笑容爬满脸庞。他说:“这是我们自己的产业,‘鸡娃儿’长得越快,我们的收入就越多,鸡叫得越欢,我心头就越高兴。”
李云彬有3个女儿,但随着大女儿的降生,一家人就被病魔笼罩。“(大女儿)眼睛先天就有病,5岁的时候检查出来是肿瘤,做了手术,原本以为好了,结果没隔几年就复发。”李云彬说,从此后,家里的所有收入都用于女儿的治疗费用,病情严重时就入不敷出,形成了恶性循环,日子越过越穷。
2014年,李云彬一家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后,依靠国家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医疗保障政策,大女儿的日常治疗费用有了着落。得益于教育扶贫支持,三个女儿都返回了校园,大女儿每年还能享受到“雨露计划”补助。2017年,李云彬一家还享受到易地扶贫搬迁,从原来的土瓦房搬进了小洋楼。村里还为他安排了公益性岗位,负责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周边和村道的保洁工作,每月有800元收入。
图:李云彬在玉米地里劳作
“多亏了党和国家的关心帮助,我家的生活大变样,但一直戴着‘贫困户’帽子,走到哪儿都不硬气,还是要自己找到出路。”李云彬不想躺在国家的兜底政策上“安心”脱贫,积极向村里表达自主发展产业的愿望。综合考虑他家的情况后,村里将一部分村民外出后委托代耕代种的土地交给他耕种。
“总共有30多亩,我一个人种不过来,村里建议我购买农机,还能享受购机补贴。”李云彬说,他购买了2台小型旋耕机,领取补贴后仅支出2000元。农机在手的李云彬干劲十足,采取轮作、套种、间作等方式,种植玉米、水稻、油菜、大豆等作物,得益于种粮补贴、农资补贴等政策降低种植成本,他轻装上阵。2018年,李云彬收获玉米6000公斤、水稻5500公斤、大豆100公斤、油菜籽500公斤,加上贫困户农业产业项目补贴9000多元,总收益3万多元,一举摘下贫困的帽子。
不仅如此,李云彬的身份还从贫困户变成了股东。2018年,大安区划拨两笔产业扶持资金到村里,鼓励贫困户发展产业。“第一笔每人800元,第二笔每人813元,大家都在商量咋子搞。是各家各户自己搞,还是村里统一搞?”李云彬回忆,当时村里提出依托大安区立华养鸡项目发展养殖业,一些村民不愿意,希望把钱领到手里再做打算。
“我当时就有点想不通,发展集体产业,壮大集体经济,大家都受益,这些人咋子就想不明白呢。”为了此事,李云彬主动帮村里忙前忙后做村民的工作,鸡棚如期建设完工投产,全村贫困户都成了股东。
如今,除了养鸡场,九房村还发展了100多亩水产和100多亩柑橘为集体经济,还在兴建一个年出栏2000头生猪的标准化养殖场,产业道路越走越宽,李云彬的奔康信心越来越足。
“现在我就想把大女儿的病治好,等农忙过了我就带她到大医院检查。跟着共产党走,好日子有盼头。”李云彬说。(记者 曾鹏程)
新闻推荐
本报讯(实习生向柃樾记者王旭)同心战“疫”毒魔退,白衣战士解甲归。连日来,自贡援鄂医护人员已陆续回川,正在隔离休整中。3月2...
自贡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自贡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