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
□ 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 徐玲
当前我国医疗水平不断进步,气管切开术已经成为治疗人体呼吸道梗阻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我国临床治疗活动中,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抢救呼吸衰竭等危重病的一种重要医疗手段。当患者气管切开之后,气体会直接被吸入器官,外界将会与人体肺部气体相通,这样一来,人体自身的气道屏障会被破坏,导致人体的下呼吸道极易受到感染。针对这一现象,不仅要对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还需要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促使患者身体尽快回复健康。
根据当前我国接受气管切开术患者的实际情况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护理。
护理管理:为了防止患者出现下呼吸道感染症状,首先要去除护理工作中的人为因素,增强护理人员对下呼吸道感染的意识,让护理人员能够对此类患者病情有一个高度重视,在护理工作中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执行无菌操作。与此同时,医院在运行管理过程中还需要不断引进先进的仪器设备,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此外,还需要根据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合理分配病区任务,提高基础护理水平,降低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率,提高护理质量,为患者病症痊愈提供保障。
气道的温化与湿化:通常情况下,气管切开术会导致患者呼吸道防御功能被破坏,与此同时患者自身呼吸道的清洁功能也会受到较为严重的阻碍,气道的加湿功能与加温功能逐渐消失。此外,与正常人相比,气管切开患者呼吸道的水分损失较为严重,此时如果再不对患者的气道进行加温、加湿处理,将会导致患者呼吸气体十分干燥,进而引发诸多术后并发症,例如肺部感染、气道阻塞等。因此,在护理气管切开术后患者时,患者吸入气体湿化、湿化对预防患者下呼吸道感染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病痛。当前,我国湿化气道的常用方法有气管内滴注湿化法、氧气雾化吸入湿化法两种。
痰液吸引:对于接受气管切开术的患者而言,痰液会导致患者出现呼吸不畅等情况,因此,护理人员在对患者开展护理工作时需要注意,在吸引痰液时,首先要把握住吸痰时间,根据临床调查显示,吸痰时间间隔过短会对患者气管造成损伤,而吸痰时间间隔较长,会导致患者出现呼吸不畅的现象。其次,需要选择正确的吸痰方法,采用无负压的吸痰管缓慢插入患者的套管深部,与此同时刺激患者的喉部,促使患者能够将肺底的痰液全部咳出,在进行吸痰前,需让患者吸入两分钟左右的纯氧,以免在吸痰过程中出现缺氧现象,同时也能够保障患者能支撑到痰液完全吸出,在完成吸痰工作后,痰管抽出过程中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到患者气管粘膜。吸痰过程中,应严格按照从里到外的顺序吸痰,首先吸取患者气管内的痰液,然后吸取患者咽部痰液,再吸取患者鼻腔部位、口腔部位的痰液,这样能够有效防止吸痰管将细菌带入患者气管当中。最后,要注意加强患者的翻身、拍背工作,护理人员在开展护理工作时,要定时协助患者翻身、拍背,大约两小时一次,由患者身体下部到上部,左右两侧分别拍打3~5次,使得患者支气管部位能够振动,这样一来有助于患者及时排出痰液,降低患者呼吸道感染的概率,为患者后续治疗提供保障。
综上所述,只有做好以上几点护理措施,才能够促使患者下呼吸道病症感染概率降低。在此过程中,无论是气道的温化与湿化还是痰液吸引,护理人员都要注意避免损伤患者气道粘膜,造成患者气道损伤,否则将会不利于患者病症痊愈,为治疗带来影响。
新闻推荐
(记者陈凡逸李秋玥廖蓝蕾)11月20日下午,自贡市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云南自贡籍企业家代表交流座谈会,共叙家乡情谊、共谋事业发...
自贡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自贡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