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夜生活”有点潮 体育馆、大剧院、图书馆、影院等文化体育场所,亟须担当“主角”

安徽工人日报 2019-09-08 01:49 大字

今年8月,一场以“夜重庆 潮生活”为主题的潮享奇市嘉年华活动,在千年古镇“磁器口·沙磁巷”举行。这场以重庆市各区县商务委、文旅委承办的2019重庆夜市文化节,整合全市夜市街、夜市商家,打造融消费促进、文化体验、创意生活等文商旅产业联动于一体的消费盛事。

目前,全国有多座城市将“培育夜间经济”作为年度工作以促进消费,而在城市居民的生活习惯中,夜间也成为消费的主要时间段,大型商场每天18时至22时的销售额占比超过全天销售额的50%,重庆2/3以上的餐饮营业收入发生在夜间,甚至,连夜跑和夜晚健身也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追捧的新风尚。可以说,“夜生活”与“夜经济”的繁荣程度,已成为衡量城市经济活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全天候营业”

夜间生活是城市的灵魂,夜生活的丰富程度,直观反映出一座城市活力、魅力与竞争力。夜晚的休闲活动、文化娱乐、交际应酬、缓解压力成为现代城市人重要的生活方式。

“夜生活”这一生活方式的出现,与之相伴的则是夜间消费,是城市居民和外来人群的必然需求。在我国的城市中,不乏夜经济发展较为成熟的模式,如重庆。

位于重庆大学城的龙湖U城“重庆嗨街”等地,商家“不打烊”的经营模式已经崭露头角。U城天街相关负责人向《工人日报》记者透露,该街区已成为大学城区域内第一个以“全天候营业”、针对青年消费市场定位的特色商业项目。

在重庆,提到夜经济,江北区“九街”是一个绕不过去的标签。这里聚集了近700个国内外知名品牌和商家,形成了重庆市乃至全国闻名的“夜市经济”新名片。重庆市江北区委书记李维超告诉记者,预计2020年,“重庆·不夜大九街”营业收入将突破100亿元,带动2万余人就业,日均人流量超10万人次。

此间专家指出,在文化和旅游元素丰富的城市衍生出各种夜经济载体,注重挖掘文化价值,打造无法复制的品牌特色,再利用美轮美奂的光与影构成的夜景吸引顾客,实现城市设施、要素、功能在空间上的合理布局和优化配置”。

文体和旅游要唱起“主角”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些地方的“夜生活”,集中于餐厅和酒吧,体育馆、大剧院、图书馆、影院等文体场所,亟须在夜生活更要担当“主角”。

“以前很多城市也有夜间旅游产品,但目前提出的夜间旅游经济,是一个系统性的、创新性的文化旅游发展模式。”中国旅游研究院产业研究所所长杨宏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发展夜间旅游经济,既让传统旅游资源焕发新的活力,也创造出新的旅游吸引物、新的文化旅游产品;既可以提升一个城市或景区的旅游资源和非传统旅游资源的利用效率和使用价值,也能够提高游客的时间利用率和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度。

“好的夜间旅游会极大地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拉动夜间旅游消费,可能相当于为当地再造一个旅游市场,推动当地文化旅游的发展。”杨宏浩举例,自贡灯会是四川省自贡市夜间旅游领头羊,2019年春节期间,带动全市实现旅游收入19.8亿元。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2018年中国旅游总收入已近6万亿元,如此巨大的消费大部分发生在白天,“晚6点至10点是夜间消费的‘黄金4小时’,如果将这个时间段的旅游资源充分开发出来,按照10%的增量计算,全国就将增加约6000亿元的旅游收入。”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如是说。

新闻推荐

自贡市参展第三届西博会总体方案确定

(记者欧亚非)9月20日至23日,第三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进出口商品展暨中国西部(四川)国际投资大会将在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国际...

自贡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自贡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