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辈自贡彩灯人雷振刚:用有情怀的心 做有生命的灯

川江都市报 2019-05-24 11:14 大字

《故乡印象》灯组

雷振刚

马房街饭馆、法尔克老染厂、富昌美银号、石塔上三元堂;剃脑壳、喝盖碗儿茶、转糖粑粑儿……熟悉的各种街名、方言、习俗与独特的裱绘工艺融入于一组名为《故乡印象》的彩灯中,展现在今年举行的第25届自贡国际恐龙灯会现场。而它的作者,是差不多与“共和国同岁”的七旬彩灯人雷振刚。

缘分的开始

参与制作的彩灯首战告捷

1971年,雷振刚进入自贡市铸钢厂任宣传干事。1978年,为迎接第一届自贡灯会,雷振刚和同事们不分昼夜地进行彩灯创意、制作。在那届灯会上,他们制作的《二龙戏珠》灯组大放异彩。“其他的灯大多数是木板、防雨布、竹篾等材料制作。而我们的《二龙戏珠》是用玻钢做的,材料先进、造型优美、寓意也好,真是首战告捷。”

此后,1986年灯会上的《虞美人戏群龙》、1987年的《群龙戏水》……雷振刚和同事们不断摸索、创新,灯组效果也越来越惊艳。

难忘的经历

见证自贡彩灯发展兴盛

在彩灯行业40年,雷振刚见证着自贡彩灯一步步发展兴盛的轨迹。谈起难忘的经历,他感慨万千。

“自贡彩灯第一次‘走出去’是在1988年,市政府受邀到北京北海公园办灯会。全自贡市能做彩灯的企业都铆足了劲,我们带着《群龙戏水》灯组前往北京。”雷振刚说,自贡灯会首次进京,吸引了很多人前来观看,并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邓小平的称赞。

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市场经济带来的洗礼,使人们的思想越来越开放,自贡的彩灯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并纷纷走出去,逐渐打响了“南国灯城”的名片。1993年湖北、1994年深圳、1997年北京、2006年西安、2010年韩国仁川……雷振刚跟随彩灯的足迹越走越远。“2010年,我们到韩国仁川做灯会,当时主办方投入上百万美元,负责工程的人对我说要哪些人你来挑,放开手脚干。”雷振刚凭借多年的经验,胸有成竹,“我们根据主题,做了很多方案,其中包括一个高30米的灯组,全部用啤酒瓶来做。”那一次自贡彩灯的亮相,惊艳了仁川。

在彩灯行业实战了几十年,雷振刚一直奋战在制灯第一线,“做好我手里的每一个灯”。2006年,在西安做灯会时,他本是出任美术总监,但工人们有些手艺不熟练,有些根本就不懂怎么做灯。为了不耽误工期,他来到工地,亲自放样,手把手毫不保留地教工人们制作。而这样的匠人精神,赢得了主办方的信任。连续四年,自贡彩灯都在古城西安大放光彩。

2010年,在成都武侯祠,一组《三国文化》的彩灯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水面上,两个高12米的特大型三国人物头像,气势恢宏,令人震撼。但雷振刚却说:“当时我从没做过那么大的头像,心里没底。”为此,他就自己先做小样,再日夜守着工人做大样。可等头像做成了,五官却不尽如人意。见此,年过六旬的雷振刚硬是搭起箱架并爬了上去,在离湖面很高的位置动手改画,再牵丝、包布。最后,头像“活”了,人物的“灵魂”也有了。

故乡的情怀

用心留下城市记忆

几十年来,雷振刚手中的画笔从没有停下。这些岁月里,他将目光投入到了自贡的大街小巷之中,以及那些人文风景里。从老盐都的见证者到新自贡的亲历者,雷振刚笔下的“自贡”充满了浓浓的故乡情怀。2018年,在“老盐场1957”举办的一场画展中,他的一组《乡愁》水墨画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从民国石塔上到善后桥头芦厂坝,从釜溪河畔到王氏宝善祠堂,从后山坡到三圣桥……近百幅水墨画作记录下了自贡悠远的城市人文。

第25届自贡国际恐龙灯会中的《故乡印象》灯组,正是基于此。独特的韵味,浓浓的情怀,传统工艺与现代灯光科技的结合,让这组彩灯给人心灵上的冲击。雷振刚拿出手绘图纸给记者欣赏,只见细细的钢笔勾勒出一幅幅动人的图画。在雷振刚看来,灯是自贡的城市名片,创意是彩灯的灵魂,这创意的源头则是一腔对家乡饱满情感的眷恋。

对自贡彩灯的将来,雷振刚仍如赤子般有着无限期许。“希望在将来的彩灯大世界中建立一个‘彩灯创意园’,专门做彩灯创意。也希望能有更多的彩灯人能沉下心,用手中的笔去描绘自贡彩灯的灵魂。手绘图有着电脑制图无法赋予的生命力,创意有了生命,彩灯才能有灵魂。”

如今,雷振刚还在继续进行《乡愁》水墨画的作画,“留下城市记忆,留下情怀,是每一个美术工作者的责任和担当。”

◎ 自贡晚报记者 马莉莎 摄影 周航宇

新闻推荐

自贡率先完成行政执法证申领

本报讯(黄健晓记者郭建民)按照《自贡市机构改革方案》,自贡市、区(县)两级政府设置的工作部门有所调整,导致行政执法证件管...

自贡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自贡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