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技叙事 留住珍贵的“自贡记忆” 自贡市杂技团倾力打造节目《爬杆 辊工》

川江都市报 2019-04-25 09:44 大字

节目表演现场

◎ 自贡晚报记者 李秋玥

围绕新中国成立70周年等重大主题,抓好创作展演,是今年自贡市文化工作的重点。为此,自贡杂技团演艺有限责任公司倾力打造了杂技节目《爬杆——辊工》。15日,记者来到自贡市杂技团演艺有限公司排练场内看到,12名身怀绝技的演员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始排练。他们手持12根5米长的竹竿,摆出各种盐场造型,并以两根6米高、相对固定的铁杆为道具,通过倒立滑行、跑竿、空中翻筋斗等一系列高难度动作,表现昔日自贡盐场天车生产繁忙的景象。

自贡市杂技团演艺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李轶认为,对于杂技类节目,如何在创作中找到最为准确的切入点显得尤为重要。“我母亲曾是一名老盐场职工,我幼年常在自流井盐厂郭家坳天车下玩耍,那巨大的生锈的‘地滚滚儿’是我们儿时玩耍的主场地,多年来我一直想创作一个反映自贡天车和辊工题材的杂技节目。”他告诉记者,攀爬于天车之上的辊工,让他想到了杂技中的爬杆技术,爬杆中的各类攀爬、空中飞跃、倒立,都能形象地展现力与美的结合,再现辊工们惊心动魄的工作情景。

“天车高、天车长,我家住在天车旁。”天车是盐之母、辊工则是盐之父,辊工与天车相生相伴,天车架设、维修都是辊工一手一脚捆出来的。作为天车的保护神,辊工无可厚非地成了自贡的“活化石”。上下天车是个技术活,在没任何保险措施的情况下,辊工要沿“箍道”先用手抓住钢丝箍预留下的木楔空隙,脚蹬空隙处,像猴子攀爬悬崖般沿着“箍道”才能爬到天车顶部。据悉,现在还在岗的辊工自贡市仅剩4人,有的在维护修缮上已经坚守了数十年。为了编导《辊工》,自去年开始,李轶就带队多次组织演员到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仔细观看天车模型的结构,又向盐史专家了解其功用,并重走古盐道,到燊海井等实地观察天车实物和运行。今年3月下旬开始,公司挑选出罗海斌、陈凯、谢军、王嘉诚、汪静等12名男演员,开始了近40多天的艰辛训练和创排。

“人们常说杂技主要以炫技为主,拙于叙事,很难在节目中抒发情感,表达思想。我想改变观众对传统杂技的认识,赋予杂技生命力。”李轶介绍到,相对于以往的爬杆技巧,《爬杆——辊工》舞台场面更加宏大、技术技巧等更加多样精彩,原创音乐的烘托与服装道具的配合,让剧场气氛更加震撼、盐场形象也更加丰满。12名演员各年龄段的都有,最大的53岁,最小的16岁。经过坚持不懈的训练和创排,这个节目已基本成型,目前正在细磨排练,力求精准、圆润、达到完美协调统一。

“曾经孩提时代自贡的天车真是多如麻筛,当我们仰望着天车上的辊工,心理充满着担心和敬仰。正是他们的艰辛付出和勇往直前的精神,才会有今天天车的耸立,才会有盐都自贡特有的、不可多得的城市文化符号。”李轶希望,观众能通过《爬杆——辊工》这个节目了解这一职业,留住一份珍贵的“自贡记忆”。

新闻推荐

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 自贡深入开展系列活动

(记者欧阳敏)4月24日,记者从团市委获悉,为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激励和引领广大青少年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自贡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自贡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