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盏“自贡造”宫灯 亮相紫禁城

自贡日报 2019-01-08 16:57 大字

(记者 马莉莎)1月6日,故宫博物院“贺岁迎祥——紫禁城里过大年"在午门展厅正式开展,并将持续至4月7日。此次展览分为文物展览和实景体验两部分,以“祈福迎祥、祭祖行孝、敦亲睦族、勤政亲贤、游艺行乐、欢天喜地"六大主题,既是全面展现清代宫廷过年习俗,也是展示中华民族历代相继的礼俗。

一时间,红墙绿瓦的故宫内张灯结彩,再现了消失近两百年的昔日皇宫迎春盛景,这也是时隔200年,故宫再次挂起宫灯,“点亮"紫禁城。而在故宫乾清宫和太极殿悬挂的116盏宫灯,则全是由“自贡造"。自贡彩灯企业海天文化的匠人们通过近3个月的精心复制,将“自贡灯"再次展现在了全国人民眼前。

美誉:

故宫宫灯复制 锁定自贡灯企

立天灯、万寿灯是清代早中期过年最盛大的活动之一,自道光二十年(1840)被节俭的皇帝取消以来,消失已有200年。虽然相关文物也早已分散各处,渐渐不为人所知,但通过研究人员的长期努力,不但在文献中查出来天灯、万寿灯的使用方式、历史沿革,乃至各部分的详细尺寸,更在各个库房中找到了灯身模型、灯联小样,以及灯杆原件。

为了使此次展览活动中,游客们更好地体验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故宫博物院在前期策划时,对布展中复制的宫灯要求颇高。

自贡市海天文化传播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波回忆,去年8月,故宫博物院相关负责人一行先后在全国多个城市走访了彩灯制作企业和匠人,考察复制故宫宫灯。最后经过送样、比选,海天文化有幸与故宫博物院合作,负责复制宫灯工作。

此次按文物宫灯原样复制的116盏“自贡造"宫灯包括铜胎画珐琅玻璃大吉葫芦挂灯、四方灯和福磬灯3款,共10种不同花色。

不简单:

突破个个难点 3个月完成任务

王波说,复制宫灯可不是个简单活儿。前期,王波和团队成员一起去到故宫博物院,一睹作为文物收藏宫灯的真容。只可观不可触,灯的每一个细节,只能靠眼睛靠心记录。测绘、咨询、记录……团队成员各司其职,谨小慎微,力求将灯的每一个细节数据准确。回到自贡后,团队通过博物院提供的数据和现场测绘资料,用电脑计算好,开始了宫灯的复制工作。

复制宫灯的材料自选,但必须保证仿真度和安全性,“悬挂时不能损坏文物建筑,悬挂后不会轻易掉落。"王波说,考虑到各种因素,团队把宫灯拆分成几大部分,分步骤制作。

“制作宫灯和我们做彩灯的用材、工艺大不相同。首先它不内透光,所以材质和工艺非常要考究。难点在于,一不能按照彩灯的制作工艺来做,二要做出质感、造型,有保真度,选材的同时还要满足安全性和批量化生产需求。"王波说,团队中资深的美工张敏挑起了重任。

材料最开始选择木质等,预期效果不佳,经过反反复复的试验,反反复复的失败,团队经过反复推敲,最后采用亚克力等现代材料和喷绘、热弯、扎结、木雕等工艺,高度还原出了宫灯的轮廓、线条、图案。

样品成功通过,在接下来的量化生产中,团队又精益求精,对细节进行了修改。王波介绍说,此次复制宫灯并非复刻,而是在视觉效果上达到仿真,为了保障宫灯的安全性,制作团队利用一根通柱将宫灯的三大部分串联起来,便于悬挂。

时间紧,任务重,经过近3个月的生产,116盏精美的宫灯完美出炉,圆满完成了制作任务。

信心:

“自贡造"灯未来走向世界

灯做好了,如何悬挂又是一个考验。王波表示,在故宫悬挂宫灯,必须做到不损坏建筑。“不能有一丝一毫地破坏,一颗小钉眼都不能有。同时又要保证,较好的固定效果,在各种天气因素下,灯不能掉落。"为此,团队反复推敲、实验,最后确定了再采取保护措施的情况下,在建筑梁上采用钢丝来进行悬挂。?

经过团队安装人员的日夜努力,在故宫展览开幕前,116盏宫灯全部安装到位。古香古色的宫殿中,精美的宫灯摇曳生姿,风景甚美。

在微博上,很多网友也对这些精美的故宫宫灯大大“点赞",“自贡造"的宫灯在网络上随处可见。

“此次复制宫灯工作,既是对自贡制灯技术的一种考验,也是一次提升。‘自贡造’的灯能够走入故宫这样的中国传统文化最高殿堂之一,尤其是作为故宫中国年系列活动的一个展示,这对我们自贡灯企业来说,是莫大的荣誉,也感谢故宫对我们企业的信任。以灯为媒,我们有信心在未来,向世界各国传递和交流咱们中华的传统文化。"(图片均由海天文化提供)

新闻推荐

《华夏乐章》完成吊装工作

(林勇记者欧亚非)第25届自贡国际恐龙灯会中的大型灯组《华夏乐章》由20余万件瓷器捆扎而成,总高30米,重达102吨,将创造自贡灯...

自贡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自贡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