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为本创新为途美食为魂

宜宾晚报 2018-04-25 19:29 大字

不久前,奥地利总统访华,在行程的最后一站成都,品尝了一顿地道的川菜。菜谱中,有一道名为“鸡豆花拼牛肉焦饼”的菜肴,让“鸡豆花”这道川菜中的代表菜又重回大家的视野。

殊不知,“鸡豆花”是川菜小河帮流派中盐帮菜里的一道传统名菜。

千年盐都自贡因盐设市,盐业生产的繁荣带动了自贡餐饮业的发展,盐帮菜随着盐业的兴荣而逐渐形成,并被官方正式命名为自贡盐帮菜。近年来,自贡盐帮菜在当代“盐厨”的推动下,在传承中不断创新,“搅动”了全球味蕾。

传承中坚守的“鸡豆花”

“鸡豆花”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菜品颇有特色,可是在自贡,能做这道菜的已经不超过50人,是一道几乎失传的名菜。在餐厅,也难寻这道菜的踪影。

自贡餐饮协会厨师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自贡名厨何伟对这道菜进行了详细介绍。他说,菜名中虽有“豆花”二字,但实则是用仔鸡脯肉和鸡蛋清混合鸡肉浆制作而成,因形如豆花儿,遂取名“鸡豆花”。

“鸡豆花是一道清汤菜,讲究的是凝而不散、汤鲜味美。”何伟向记者讲述了“鸡豆花”的制作过程:鸡肉锤打成茸,加鸡蛋清、高汤、水淀粉调成米汤糊备用;锅烧水至沸腾,淋入鸡肉茸用小火熬至凝固装碗,灌入调好味的高级清汤蒸5分钟即可。菜品制作完成后,色泽洁白、形如豆花、入口即化、唇齿生香、鲜嫩无比。

何伟说,鸡豆花的制作一直延续着传统流程,流程虽然简单,但实际操作中却极为精细繁琐,所以在餐饮店难寻其踪影。对于几近失传的名菜,何伟直呼“可惜”。他认为,应该将传统的烹饪技艺传承下去,留下美食文化的根和魂。

和汤鲜味美的“鸡豆花”不同的是,大多数自贡盐帮菜是用麻、辣调味,以辣而不燥、醇郁鲜香的麻辣味著称。据统计,自贡盐帮菜常用菜肴有凉菜、炒菜、烧菜、蒸菜等6大系列200多个品种、100余种名特小吃,众多名菜、名品获全国、省部级奖,有的甚至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创新加传统的“水煮牛肉”

何伟不是一个思想守旧的人,在他的观念中,盐帮菜要发扬光大,要站上世界最高舞台,在坚守传统的同时,还应该有所创新。

川菜代表菜之一——水煮牛肉,起源于自贡,是一道地道的盐帮菜。在伦敦奥运会上,自贡籍厨师钟富华把这道自贡名菜带到了伦敦,端上了“世界宴席”,一时间,名声大噪。

何伟从范吉安大师的嫡传徒孙处学到了水煮牛肉的烹饪精髓,他所做的水煮牛肉也代表了自贡目前最高水准,曾凭借这道菜,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获得自贡盐帮菜十大名厨第一名。他做的水煮牛肉将传统和新派烹饪技艺进行了完美结合。

“水煮牛肉突出的是麻、辣、鲜、香、嫩、滑六个特点,辅料也会根据季节不同,选取莴笋、菜头、丝瓜等时蔬。”何伟说,自贡传统水煮牛肉做法讲究一锅成菜,即在其制作过程中,先煮辅料,再下主料,最后在起锅前将制作好的红油倒入锅中,不必在起锅后再加辣椒面、花椒面以及淋热油。

随着时代的变迁,水煮牛肉在做法上也在不断改良、创新。“如今,大家制作水煮牛肉都习惯起锅后撒上干辣椒末、花椒末,随即淋沸油,使之有更浓厚的麻辣香味,我们将这种做法称之为新派做法。”何伟解释说,与讲究火候和提前将麻辣味码入主料的传统做法不同,新派做法将麻辣味自外而内的加入,使得水煮牛肉在感官性上更好,菜品的层次感也更强,更主要的是便于制作和推广。

深受吃货青睐的“冷吃兔”

在美食上,自贡人从来就不缺乏创新精神,冷吃兔就是很好的例子。

众所周知,自贡人爱吃兔肉。兔肉的各种烹饪方法已经深深融入到盐帮菜中,成为这座城市饮食文化中一道独特的风景。

据何伟介绍,自贡冷吃兔是从陈皮兔演变而来,味道以麻辣为主。在自贡,大多数家庭都会做冷吃兔,做法、过程不尽相同,但最后成菜的味道却相差无几。

近年来,随着电商的兴起,作为自贡特色传统美食的冷吃兔通过互联网走出自贡、走出国门远销海内外,深受吃货们的青睐,仅淘宝网上销售自贡冷吃产品的网店就超千家。

随着冷吃兔的走出去,其味型也在不断变化创新——从以前单一的带麻带辣,演变成仔姜、泡椒、糖醋、山椒、青椒等多个味型。“冷吃兔出现味型变化是件好事!”在何伟看来,川菜讲究一菜一格,百菜百味。冷吃兔通过不同味型的改变,能激发各种味型的碰撞,丰富盐帮菜冷吃系列的口味。何伟表示,传承是创新的根基,盐帮菜要走出去,有的东西需要坚守,而有的则需要不断适应市场的变化。以冷吃兔为例,讲究外表酥香、口感化渣。“保持住了这一特性,虽然味型变了,但盐帮菜的魂和根都在。”何伟说。

随时代而变的“京酱包子”

随着时代的进步,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物口味的要求也在随之改变。

十多年前,自贡蜀江春酒楼的名菜京酱包子曾风靡一时——除了在蜀江春用餐时每桌必点外,每天外卖的窗口前,买包子的人也是排起了长队,使得京酱包子每天只能限量供应。

但近年来,买包子的人越来越少,不少外卖的店铺都已经停售。对此,何伟分析认为,在上世纪90年代,人们生活水平普遍不高,对脂肪的需求量较高,因此,用肥膘肉做馅的蜀江春包子很受欢迎。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家在养生方面越来越重视,因此,过于油腻的包子就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2017年,何伟聚集8名自贡的盐帮菜名厨,成立了劳模工作室,致力于盐帮菜的改良创新。京酱包子就是他们第一批着手改造的传统菜品。为了适应现代人的饮食习惯,何伟将肉馅改为三线肉,并新开发了红豆、芽菜等馅料,包子的外形也做成了当下流行的蘑菇样式。“新产品投入市场后,销售量较之以前有了很大提高。”何伟说。

“传承盐帮菜是我们这一辈盐厨人的责任也是荣誉!”2013年,何伟发起成立了“盐帮菜青年厨师俱乐部”,目前这个队伍已经吸引了100多名青年厨师加入,共同推动盐帮菜走出去。

打造自贡第四张城市名片——“美食之府”

改革开放以来,自贡涌现了大量的餐饮经营者,将盐帮菜带出国门,搅动了全球味蕾。

自贡餐饮美食协会会长刘明权介绍说,如今,在全国县级以上的城市都已经出现了盐帮菜的身影。2014年,在新疆举办的“中亚、南亚经贸交易会上”,盐帮菜一亮相就引起“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美食家们的关注,纷纷邀请自贡餐饮企业到所在国开店;缅甸、老挝等国已经开办起了以“盐帮菜”为主的川菜馆;美籍华人、名厨钟富华在美国不但有盐帮菜酒楼,还办起盐帮菜培训学校 ;自贡的餐饮名店“阿细”将分店开到了加拿大……目前,有5万多名盐帮菜厨师、服务员在全国传播自贡盐帮菜。

“近十年来,盐帮菜的异军突起,是当代盐帮菜厨师们不断创新的结果。”刘明权表示,尤其是自贡“盐厨”们用本地出产的仔姜和鲜条椒结合,独创了川菜的第25种味型——仔姜味。其代表菜有鸿鹤鲜锅兔、仔姜田鸡、王井仔乌鱼等,这些菜不但得到本地人的热捧,还吸引了全国各地的食客。

在今年的自贡“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做响做亮盐帮菜特色餐饮,举办盐帮菜论坛,打造‘美食之府’品牌。”据统计,截至2017年底,自贡市在工商部门办理营业执照的餐饮企业有7833家,年营业额过1000万元的企业有7家,餐饮行业从业人员达10万人以上。2017年,全市餐饮业实现营业额79.65亿元,同比增长13.1%,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12.8%。自贡市以盐帮菜为主打的餐饮业已成为第三产业中的重要支柱,为提振消费、扩大内需、保障就业、普惠民生作出了巨大贡献。目前,盐帮菜正成为“盐、龙、灯”三张名片之外,自贡打造的第四张城市名片。

新闻推荐

自贡女摄影家协会召开5周年会员大会

(实习生王珂记者卜一珊)22日下午,自贡女摄影家协会召开5周年会员大会,这支由女性摄影高手和爱好者组成的队伍一路前行,传递着美和爱。大会上,还评选出了优秀会员、优秀团队、爱心奖、奉献奖。自贡女摄...

自贡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自贡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