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自贡市自流井区:风劲扬帆时迈步从头越

四川经济日报 2018-02-01 10:22 大字

“我宣布,自贡市2018年第二批自流井现代综合物流园等51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1月24日上午9时,随着市委书记李刚一声令下,自流井区现代综合物流园项目现场工程车辆、机械设备同时鸣笛,市、区领导及嘉宾共同挥锨铲土为项目开工培土奠基。

作为本次集中开工的现场代表项目,自流井现代综合物流园占地365亩,项目总投资30亿元,建筑面积51万平方米。项目依托铁路港、无水港、公路港,主要实施集智慧物流、商务办公、人才服务、电子商务、金融服务、政务服务、信息交流、会展博览为一体的现代综合物流园。建设“四中心一平台”,即总部经济中心、创新孵化中心、盐博会展中心、三港服务中心、物流交易平台,并引入建成碳排放权交易服务中心、军民融合中心、创新创造中心、健康大数据中心、跨境电商体验平台、盐博会永久会址。

人勤春来早,奋蹄赶秋实。在党的十九大精神鼓舞下,敢为善成的自流井人在隆冬时节以项目为槌、众志成城,擂响新年的铿锵战鼓,谱写属于自流井人的绚丽华章。

产业转型 热潮涌动

【新闻现场】

2017年12月7日,“千年盐都 盐泽天下”自贡首届国际盐产业博览会暨井盐文化节开幕式,在自流井区综合物流园区举行。这场有滋有味的中外盐博盛会吸引了世界眼光:来自海内外的盐商齐聚盐博会,117个展位汇聚了98家中外盐商。当天签约项目28个,总投资额达172.8亿元。

新年伊始,盐博会再次加冕荣耀,成功入选“榜样中国·2017年度四川十大经济影响力事件”,打CAII票数近21万!作为老工业城市转型升级的典范,一场盐博会让自贡井盐产业看到了涅槃重生的希望,让全球盐企见证了自贡井盐的魅力,更让井盐发源地的自流井蜚声海内外。

【转型步伐】

自流井区围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立足自身优势,坚持错位发展,培育大企业、发展大产业、构建大集群,推动形成“雁阵”齐飞、协调发展良好态势,让“大城小乡”活力涌动。

——主打三产业。加大对温州商城、东方广场等重点商圈和城市综合体的培育力度,引导现有市场业态优化调整,促进本土商贸流通企业做大做强;加快文化创意、科技服务、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健康服务、休闲旅游、现代商贸等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型;坚持“高端切入、走在前沿”思路,大力培育发展总部经济、结算经济并取得一定突破,服务业增加值突破200亿元,第三产业比重达到52%以上。

——升级二产业。提早布局、提早谋划,坚定不移走转型升级、集聚集群发展之路。紧紧围绕全市工业“633”转型升级行动,引导支持东锅、大西洋、久大等企业通过技能改造提升,促进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变;强化企业分类指导,推动中小微企业良性发展;坚持智能化、集群化、融合化发展方向,以大西洋焊接中心、亚金联机器人小镇等服务平台和龙头项目为支撑,重点发展节能环保、智能装备、生命健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增创新型规模工业企业3户以上,确保高新技术产值增长10%以上。

——做优一产业。坚持三产联动,推动传统农业向休闲观光农业、设施农业、特色农业转型。大力发展生态循环、观光体验等绿色都市农业,促进农业高效集聚发展,新发展中农联现代农业产业园等现代规模农业8000亩。引导支持牧天、百味斋等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以市场手段提升品质、加快发展,不断扩大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影响力。加快建设一批有特色、可持续、能致富的农文旅结合项目,开工建设农博小镇、风情小镇等特色小镇5个。创新现代农业经营方式,不断完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农产品销售平台,带动农民人均增收1500元以上。

绿色发展 全域治理

【新闻现场】

华灯初上、光影变幻,人流穿梭的同兴路展现着自贡这座城市的另一种美。从市一医院向新桥桥头方向缓步下行,这里正是久负盛名的同兴路美食一条街。多年来繁荣依旧的夜市,经过环境保护综合治理后,显得更加整洁、清爽和规范。

何师傅乐呵呵地告诉记者,他已经在同兴路夜市经营了7年的烧烤摊,生意一直不错。以前都是用炭来烤,遇到过年过节生意好的时候,一晚上就能用上好几公斤炭,摊前烟雾缭绕。自从按要求换了电烤炉后,不仅自己的“工作环境”大大改善,也让过往市民感到舒适了许多。

“老板,再来五串牛肉”。听到客人加菜,何师傅一边答应着,一边指指排列整齐的摊位笑眯眯地说道:“看嘛,生意往往还忙不过来。”来到同兴路中段,记者粗略数了一下,大约有20多个摊位。这些夜宵摊有串串香、冷啖杯、烧烤,也有钵钵鸡、海鲜大排档,以及鸭脖、拉面等。商家基本上使用的都是液化气、天然气或电炉,曾经的木炭和蜂窝煤早已不见踪影。

【治理步伐】

自流井坚持以落实中央环保督察问题整改为契机,把群众对“不老青山无忧绿水”的热切期盼,转化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彻底警醒、彻底整改、彻底治理、长效坚持,还人民以优良生态环境。

坚持源头控制、综合治理,积极修复自然生态系统,全力推进17个专项治理行动。决心治霾,强力实施废气治理、扬尘管理、工业减排、秸秆禁烧,不断凝聚“绝不让污染源发自自流井”的干群共识,综合开展群防群治,坚决控制大气污染。潜心治水,不断完善落实“河长制”等长效治水机制,大力推进“两河”流域治理、农村污水处理、水源地保护等治水项目,实现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精心治土,全面开展土壤重点风险源排查,重点有序开展耕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治理修复,健全完善城乡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实现土壤环境质量不断提升。

坚持科学规划,健全机制,实施最严格的环境保护。科学规划生态资源保护范围和产业发展空间,南部生态片区实施严格准入、封闭管理、限制承载,以生态涵养生态。积极推进产业发展生态化,严守项目准入环保门槛,专注引进资源低消耗、环境零污染的现代产业。不断强化资源利用和循环使用,彻底整治农村面源污染,推动广西莱邦农业生物肥厂等项目投产投运,启动实施土壤修复工程。大力倡导绿色工作生活方式,引领群众绿色办公、绿色出行、绿色消费,使环保低碳、健康文明成为社会风尚和市民自觉行动。

深入开展“大规模绿化”行动,坚持城市乡村景区化、路网水系景观化、人工植绿自然化,着力构建点、线、面一体推进的全域绿化体系。城镇、学校、社区将绿化与“三创联动”“城市双修”结合起来,打造一街一景。乡村、庭院、山川将绿化与现代农业、生态涵养结合起来,打造一村一品。骨干路网、镇村道路、河流水道将绿化与旅游开发、环境治理结合起来,打造一河一路一风景。坚持项目化推进工作方法,积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确保全域绿化有效开展,新增城市公共绿地10万平方米、植树造林50万株,为美丽生态转化为美丽经济打下深厚根基。

统筹城乡 构建和谐

【新闻现场】

1月29日傍晚,自流井区仲权镇竹元村,村民舒秀梅从村里的海天彩灯培训基地下班回家。家是“新家”,在村道边,三五栋泥色红瓦的六层小洋房是村里的“新地标”。和舒秀梅一样,近千名竹元村村民在村里每天按时上下班。在海天彩灯培训基地制作彩灯,有彩灯工艺美术师指导造型,每个月上千元的收入稳稳当当。

仲权镇不仅因为养育了秋收起义总指挥卢德铭等革命英烈而名扬四方,现如今更因彩灯闪耀备受瞩目。作为自贡彩灯特色小镇,去年荣膺“全国特色小镇”。“同一盏灯 点亮仲权”新春欢乐季活动将于2月1日启幕,成为自贡灯会推介到海外的重要起点和支点。

仲权彩灯特色小镇,规划面积约7平方公里,打造彩灯古街、彩灯创意大师园、彩灯培训学校、彩灯民俗文艺馆、彩灯产业集中园等。形成集彩灯制作、观赏、文化旅游为一体的产业链条,培育一批彩灯上下游企业品牌。到2020年,彩灯特色小镇全面建成,将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亿元,群众年纯收入2.5万元。

【统筹步伐】

自流井区全面启动10平方公里尖山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深化与市城投集团的合作,系统推进示范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迅速做出成效,做成样板。大力推进仲权彩灯特色小镇、漆树颐养小镇建设,启动蜀南田园城市、风情小镇等特色小镇建设,打造一批具有产业、经济、旅游和社区功能的全新经济单元,着力构建精细化、差异化、多元化乡村发展格局。加快推进中农联现代农业产业园、“花满盐都”花卉主题园和“健康田园”休闲观光基地建设,新发展特色柑橘产业2000亩、提升改造水果产业基地5000亩,打造绿色农产品示范园,推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确保尖山4A级景区创建成功,全年旅游综合收入达80亿元以上。

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确保飞龙峡旅游快速通道主体工程完工、力争实现通车。加快实施尖山支线和舒坪至荣边、农团至漆树、农团至莲花3条县乡道路改善工程。启动舒俞路征地拆迁,完成永荣路、贡芝路改造提升,新改建农村公路40公里以上;加快推进狸狐洞水利工程建设,确保尽快下闸蓄水;加快推进仲权、农团、漆树棚户区改造和荣边小城镇建设,实施棚改230亩以上。全面开展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建成幸福美丽新村5个、“四好村”12个。

民生为本 共享阳光

【新闻现场】

隆冬时节,冷雨寒雾中,自流井区农团乡东风村第一书记谢丹、村支书刘献勇、村主任刘纺林踩着泥泞村道,来到三组贫困户徐孔明的家,了解老徐养羊情况。看到村干部,正在羊圈里忙活的老徐一瘸一拐地迎了出来,满脸笑容地告诉他们,2017年卖了14头小羊子,赚了4000多块钱。

“我不会表达,但心头有数,很感谢党和国家对我们全家人的帮扶。”63岁的徐孔明说。老徐是全村21家贫困户之一,由于腿部残疾,妻子多病,虽想脱贫但却力不从心,地里忙碌一年,除了维持基本生活,根本没钱喂养羊子什么的,更不要说翻修破烂不堪的老旧串夹灰瓦房了。

天气寒冷,但老徐心里热乎乎的。他说,现在除了养羊子有收入外,他与老伴不但每个月有农村低保金,自己还有残疾人补贴金,还享受了医疗救助。“现在的日子,越过越安逸”。临别前,老徐向村干部们保证,全力发展养羊产业,如果有可能,带动其他贫困户一起养羊增收。

【惠民步伐】

自流井区坚持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以念兹在兹的真诚行动办好办细民生实事。持续用力办好10件为民实事: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6所,升级改造农贸市场3个,新增城区停车位1600个以上,修复改造背街小巷道路5.5公里,实施“厕所革命”和垃圾库改造各10个,建成安置房928套,改造农村危旧房117户、土坯房492户,改善提升县乡道路15公里,完成农村健身工程3个,免费创业就业培训1500名。

突出真脱贫、可持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压紧压实帮扶责任,不断固化产业脱贫有增收、兜底脱贫有保障、自主脱贫有志向、帮扶脱贫有制度的脱贫攻坚长效机制,全面完成2018年度104户、274名贫困人口脱贫任务。狠抓老棚改、新建设。持续推进三年棚改攻坚计划,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全面完成中华路西段等14个地块房屋征收工作,落实30亿资金加快塘坎上等10个地块棚改工作,确保全年新开工5000户以上。深入实施“五十百千万”民生工程,新增城区停车位1600个,启动灯杆坝、毛家坝等3个农贸市场改造,实施“厕所革命”,新(改)建公厕10个,增强群众宜居乐业舒适度。全力推进塘坎上小学、市机关幼儿园等六所学校改造建设。积极推动医疗联合体建设,全面实施分级诊疗,有序推进“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模式创新,全周期全方位满足健康需求。

务实深化“三级书记抓民生”,扎实推进“访民情解民忧”活动,全力解决好群众实际困难和问题。完善低收入群体精准帮扶机制,推动城乡居民持续增收。完善住房保障政策,创新住房保障方式,提高保障性住房配置效益。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基本实现法定人员全覆盖。深入推进扶老、助残、救孤、济困等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发展,让大爱阳光照亮每一个角落。

潮起海天阔,扬帆正当时。站在新起点,踏着激昂的鼓点,40万自流井儿女砥砺奋进,敢为善成,为加快建设统筹城乡示范区绿色发展典范区,为助力推动“振兴发展 决胜全面小康”谱写新的辉煌篇章。(尚永高 陈家明)

(本版图片由自流井区委宣传部提供)

新闻推荐

全市安全生产工作紧急会议举行

(记者李小华)1月31日下午,市安委会举行全市安全生产工作紧急会议,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全市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和相关工作要求,深刻汲取“1.30"火灾事故教训,进一步安排春节前后安全生产...

自贡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自贡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