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流井盐场糍粑坳大盐商题匾建街道

四川日报 2019-11-28 06:17 大字

在清代糍粑坳只是富顺县城往返自流井盐场的一个必经山坳,之所以叫糍粑坳,还得从坳口旁的一家糍粑店说起。,自流井盐场糍粑坳大盐商题匾建街道。

相传,一次,自流井大盐商王和甫到工地视察,看见这个糍粑店前人头攒动,老板大汗淋漓地忙着称糍粑、裹黄豆粉、用荷叶包好递给买主。他买了半斤糍粑,尝了一口,是咸味。糍粑本是蘸白糖芝麻吃,甜味,而这里的糍粑是咸的,蘸的是加了盐炒香了的黄豆粉。于是,待老板闲时,王和甫就上前和老板攀谈起来。

原来这老板也姓王,还与王和甫是同宗。王和甫问老板:“你这糍粑为啥是咸的而不是甜的?”老板回答:糍粑好吃又耐饿,下力人尤其喜欢,但蘸白糖芝麻吃,嫌贵,就改成蘸有盐味炒香了的黄豆粉,价格就降下来,下力人也吃得起了。

王和甫刚一离开,有人就告诉糍粑店老板,这是王和甫。第二天一早,王和甫又来店里买糍粑。王老板说,还望本家兄弟给小店取名题匾。

王和甫欣然应允。几天后,他给糍粑店送来了匾和一副联,匾是颜体写的“王记糍粑”,联是“发家得勤劳,生意讲诚信”。

从此,王老板的糍粑生意更好了,王和甫也一直关注着“王记糍粑”。光绪末年,王和甫弟兄五人在山坳旁修建祠堂。祠堂建好后,他向富顺县衙申请,特许在祠堂周围建置“卫里乡”,又花银子在山坳旁买了百多亩地,建了一条街,取名糍粑坳镇,供百姓赶集之用,还在场口建了一个大坝子,供挑夫歇脚,进出盐场的山坳也就被人称为糍粑坳了。

后来“王记糍粑”搬进了新店,发展成酒楼,糍粑成了招牌小吃,糍粑坳因为咸糍粑,名气也越来越大。

本报记者 秦勇 整理

新闻推荐

2019年自贡知名高校行系列活动走进重庆大学

(刘大洋记者曾鹏程)11月6日,2019年自贡知名高校行系列活动走进重庆大学,举办富顺县“富能未来,顺IN理想"专场推介...

富顺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富顺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