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元老泸州 英雄神臂城(上)

华西都市报 2019-05-23 03:07 大字

余玠塑像。

远望神臂城。

神臂城遗址。

神臂城城门一角。

神臂城简介。

余玠故里为其修建的墓。

□杨雪 王应槐/文 牟科/图

四川泸州,长江边上有一座神臂城,它是南宋末年抗元历史名城老泸州的故址。如今,山势依旧,江涛仍然,每当我登临那险峻的山峰,看见那蓬草拂拂的石堡、宁静的长堤、残破的城碟和斜阳下的“万人坟”,那浴血奋战壮烈牺牲的抗元将士仿佛倏地又站立起来,讲述着他们为国捐躯的英勇故事。使我在悲壮与热烈之中掀开那一页惊涛骇浪般的历史……

泸州寻源

梁武帝并郡为州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之所以在泸州的历史上出现老泸州神臂城抗元的金戈铁马,可歌可泣的一段城市风云,那是源于泸州悠久的历史文化,在四川重要的政治、军事、经济地位。任何城市的形成和发展都有源头,都有可寻的步履和美丽难忘的身影。

泸州古称江阳。《说文解字》:“水北为阳。”位于四川盆地南缘。5000多年前,在这片土地上就有人类活动的踪迹。夏、商时泸州属梁州之域,周代属巴国辖地。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伐纣时,就有居住于此的巴人参加了这场战争。周慎靓王五年(公元前316年)春,秦惠文王派张仪和司马错灭巴蜀,秦灭巴蜀之后,为统治管辖需要,在一些水陆交通要冲设立郡县。成书于宋代的《太平御览》说:“泸州,春秋战国时郡。”可见泸州在先秦时期已经成为了一个县。

到西汉景帝六年(公元前151年),由于在平定“七国之乱”中立下军功的赵国丞相苏嘉被封为江阳侯,因此便有了江阳侯国。《水经注》记载:“江阳县枕带双流,据江、洛也。汉景帝六年,封苏嘉为侯国。”即是说,那时在长江与沱江交汇处便有了江阳,并筑城寨。这也是泸州历史纪年的开始。公元前112年,汉廷撤销江阳侯国,明确改置为江阳县。

第一次出现“泸州”的称谓,是在南北朝时期。那时,王朝频繁更替,四川的州县建置也多次发生变化。梁武帝面对“民少官多,十羊九牧”的严峻形势,精简机构,并郡为州,把江阳郡与洛原郡(管辖今自贡、富顺一带)合并,取名泸州。之所以取名泸州,源于“泸水说”。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梁大同中置泸州,远取泸水为名。”清·李元《蜀水经》:“郡得名为泸者,盖始因梁大同中尝徙治马湖江口(金沙江、岷江汇流处)置泸州。马湖(金沙江下游自雷波至宜宾市一段,因流经古马湖县得名)即泸水(雅砻江下游)下流,因远取泸水为名。”时为大同三年(537)。自此,泸州这个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隋唐之际,泸州几次易名。隋炀帝大业三年(607)改泸州为泸川郡。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复置为泸州。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又罢州为军,泸州再次改名泸川郡。

宋代,泸州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地位愈加重要。史书记载,宋徽宗颁诏书云:“泸州,西南要会,边阃之寄付非轻,可升为节度,仍赐名泸州军。”宋朝设置路、州、县(监)三级政权机构。“路”相当于现在的省。在今四川设置了益州路(今成都)、利州路(今广元)、梓州路(今三台)、夔州路(今奉节)四路。泸州隶属梓州路。后梓州路改为潼川府路,因泸州的繁荣和战略地位的突出,南宋孝宗乾道六年(1170),宋朝将潼川府路的治所迁到泸州。其时,潼川府路管辖今三台、遂宁、南充、资中、荣县、大足、安岳、渠县、合川、宜宾、泸州和金堂、广安、长宁、富顺15个地区。“总是十五郡之军民,羁縻千数百里之边面,左接云南,右连交、广,皆有统临而体势加重。”这是设置在泸州的第一个省级政权,也是泸州历史上的鼎盛时期。

蒙军入蜀

筑城于合江神臂山

宋、元之际,蒙古军入蜀,泸州城先后迁治于合江榕山、江安三江碛、合江安乐山,最终于南宋淳祐二年(1242)筑城于合江神臂山,坚持抗战34年(1243--1277)。1278年迁回泸州故址。

公元1235年,硝烟弥漫,浩浩荡荡的蒙古军大举南下,地处四川西北的成都失陷。蒙古军占领成都后,立即兵分四路,深入四川腹地。此消息传来,诸州无不惊惶失措,“不四旬而东、西两州从风而靡”。蒙古军铁蹄入蜀,一路烧杀戮掠,暴行累累,罄竹难书。四川诸州遭此浩劫,已是满目疮痍,生灵涂炭,昔日都邑成为瓦砾,曾经的良田荒芜一片。成都人口最为集中,损失尤为惨重。南宋将领贺靖后来在蒙古军退兵后入成都,尸骨堆积如山,清理出城中骸骨140万具,城外则无法计算。幸免于难的蜀人四处逃亡,四川各州的人口“十丧七八”。这一年,四川五十四州被攻破,仅泸州、合川得以保全。

蒙古军其后虽暂时撤出四川,对四川的侵扰却从未停止,蒙古骑兵轮番对成都等州县进行疯狂的洗劫与屠杀,并再次攻破成都,俘虏宋朝守将陈隆之,掳掠大量百姓而返,蜀人的生活依然极不安定。泸州、合川成为蜀人仅存的避风港。蜀地流民、溃败的士兵纷纷涌入泸州,流民居无定所,士兵借寻家小为名,侵扰当地居民,整个泸州城一片混乱。然而,祸不单行,1236年,一场大火突临泸州城,城内房屋相邻,瞬间化为焦土,百姓躲避不及,葬生火海者不计其数。据宋王朝统计,重修泸州城花去“钱十万五千缗,米三千六百余斛”,本来就捉襟见肘的四川边防日益困顿。

1241年,随着成都、嘉州(今乐山市)的相继沦陷,失去屏障的泸州最终也难逃城池破陷的厄运。《宋史》记载,成都、乐山失守,阵亡者不计其数。蒙古军队攻占泸州,见人则杀,泸州一时尸横遍野,见者无不寒心。更令人寒心的是,南宋皇帝偏安于杭州一隅,“西湖歌舞几时休”,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

英雄挺身

余玠主持四川防务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中华大地,自古多有仁人志士。面对江山危难,家园被毁,则有英雄挺身而出。1242年,兵部侍郎余玠自告奋勇来到四川,出任四川安抚制置使兼知重庆府,主持四川防务。

余玠赴任后,效仿诸葛亮治蜀之法,“集众思,广众益”,革除弊政,实行轻徭薄赋、整顿军纪、除暴奖贤、广纳贤良、聚小屯为大屯等政策,使军势大振。在防务上,针对蒙古骑兵善驰突的特点,纳用播州人冉琎、冉璞兄弟建策,以重庆为营,实施“依山为垒,设险守蜀”的战略,在四川建立了北有苦竹寨,南有神臂城,东有钓鱼城,西有云顶城的坚固的“山城防务体系”,并迁郡治于山城。余玠绘成“经理西蜀图”,送給理宗,说是十年之内“当手携西蜀之地(指蒙古军侵占诸州),以还朝廷”。

泸州是南宋长江上游重镇之一,位于南宋四川合川——重庆——泸州——嘉定弧线防线的中线,有着极为重要的军事地位。

坐落在长江北岸,泸州市合江县焦滩乡境内的神臂山,距泸州市区30公里。海拔300米,占地面积1.5平方公里,东西长1200米,南北宽800米,周长3365米。地势西高东低,东头壤陆,三面环水,江岸陡峭,山下怪石嶙峋,波涛汹涌,江流澎湃。神臂山山势奇特,悬崖矗立,又若雄鹰戏水,地形十分险要,是长江上的一道天然屏障。因其整体地貌颇似巨人的臂膀伸入江中,而得此名。余玠认为神臂山在防守蒙古铁骑、护卫重庆的战略中有着绝佳的地理优势,与嘉陵江上的钓鱼城互为犄角,拱卫重庆,于是将泸州州治及全城军民迁徙至此,依山筑城,屯田种粮,坚持抗蒙。

从此,这里便演绎出一段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从1243年到1277年的34年间,神臂城饱经战火硝烟,经历了“五易其手”的殊死争夺,泸州军民在此坚持抗元斗争,以生命和鲜血谱写了反抗入侵的壮丽史诗,被后世誉为“铁打的泸州”。

依据山险

筑城垒寨以御蒙军

南宋淳祐三年(1243年),泸州知州曹致大奉命将泸州府迁治合江神臂山,面向波涛滚滚的长江,依据险峻的山势筑城垒寨,抵御来势汹汹的蒙古大军。

曹致大到神臂山后,立即率领泸州军民,马不停蹄,构筑新城。东面设耳城、护城池。东北和东南两角有炮台。今天登临神臂城,依然清晰可见东门、神臂门和南门外直贯江渚的“一字城”以及断头堡、练兵教场、蓄水池、舂米足碓、炮台、烽火台等军事遗址。建立完工的神臂城,比之四川其他设险建筑的防御工事,工期短,质量高,且险要坚固,曹致大得到宋理宗皇帝特别的颁诏嘉奖,从知州晋升为遥郡刺史。

建好了神臂城,备足了粮草,曹致大紧接着贴出告示,在泸州一带招募青壮年士兵,日夜操练,枕戈待旦,决心为保卫泸州,与入侵的蒙军战斗到底。

同年,蒙古军再次攻蜀,在余玠率领下,宋军与蒙古军“大小三十六战”,在大渡河俘虏蒙古军将领秃懑,大快人心,一扫过去颓败之态。余玠还一度率军北伐,与蒙古军大战于兴元(今汉中一带)、文州(今甘肃文县),打得蒙古军胆战心惊,龟缩在几个据点里,而大片的农村乡镇仍然在南宋的基层政权管理下。

余玠在四川,开屯田以备军粮,整顿财赋,申明赏罚。修筑山城和抗蒙有功将士都得到奖掖。违法的将官,受到惩处。利州都统制王夔凶残跋扈,号称“王夜叉”,不听余玠调度,到处劫掠。余玠依军法斩王夔。经过余玠的整顿,四川驻军声势大振。蒙古军多次自西来侵扰,都被宋军打退。余玠治蜀10余年,蒙古军一直未能占到半点便宜。

宝祐元年(1253年),谢方叔和参知政事徐清叟等向理宗诬告,攻击余玠独掌大权,不知事君之礼。昏庸的宋理宗听信谗言,下令解除余玠兵权,召其还朝。余玠知有变故,仰天长啸,在极度失望中饮恨自尽,时年56岁。蜀地百姓闻之,无不悲泣。随着余玠的冤死,蜀地士兵群龙无首,原本已臻完善的四川防务大有支离破碎之势。消息传到神臂城,人心惶惶,守城将士不知所措。

新闻推荐

浪漫520 自贡653对新人登记结婚

(记者廖蓝蕾池莉)昨天是5月20日,数字“520"谐音“我爱你"。趁着这个寓意美好的日子,自贡市各地的婚姻...

富顺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富顺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