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顺:“千年古县”绽放产业活力

四川经济日报 2019-05-09 06:07 大字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沈群

富顺县城全景图

说到富顺,人们自然会想到美味豆花、井盐发祥地、刘光第等一众文化名人。

可你知道吗?作为百万人口大县,富顺经济发展在全省同类丘陵区县中一直位列前茅——

这里是国家级商品粮、商品蚕茧、林木良种、优质柑桔等基地县,是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培育县、现代畜牧业重点培育县、林业产业强县培育县;

这里有全省唯一的有机化工新材料产业园区——晨光科技园区,有全国纺织产业转移试点园区——纺织服装园区,更有我国从事高分子合成材料研发和生产的重要基地之一,国内最大的硅、氟橡胶科研生产基地——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

此外,建设中的川南城际铁路穿境而过,内自泸线富顺段预计2021年建成通车;

2018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300.58亿元,增长9.4%;

2019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力争增长8.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5%,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0%;

到2020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320亿元,年均增长8%;

“十三五”期间力争实现撤县设市……

文化繁盛,产业兴旺。眼下,拥有“千年古县”“才子之乡”“豆花之城”美誉的富顺,正进一步焕发蓬勃生机,绽放产业活力。

今年4月中旬,“千年之约·豆花等你”四川省报纸副刊研究会2019年年会暨2018年度四川省新闻奖报纸副刊作品奖评选会在自贡市富顺县举行,来自全省各地50家媒体的100余位编辑记者走进富顺,品美文、尝美食,观发展,领略千年古县这方水土的神奇魅力。

刘光第故居建于清光绪年间,建筑占地面积89.5平方米,是戊戌六君子之一刘光第先生出生地。其建筑结构为砖木结构,具有典型川南民居风格。2009年初,核定公布为自贡市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刘光第衣冠冢、故居、明月楼打捆申报为四川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经济发展位列全省同类丘陵区县前茅

富顺县位于四川盆地南部、沱江下游,地处川南城市几何中心,东、北部邻隆昌市,西靠沿滩区,南接泸县,西北与大安区相连,西南与宜宾市接壤,距自贡市区25公里、成都210公里、重庆150公里。辖26个乡镇,面积1342平方公里,户籍总人口107.5万人,县城建成区面积25平方公里,聚居人口23.5万人。属第三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县、国家农民工返乡创业试点县,四川省百万人口丘陵农业大县、首批“扩权强县”和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县、省经济重点开发县、民营经济发展先进县。

作为百万人口大县,富顺的经济发展在全省同类丘陵区县中一直位列前茅。

全县通车乡镇共26个,318个村全部畅通。公路通车里程2315.604公里,镇村公路通畅率100%。高速路方面,内宜高速路(全长106.9公里)富顺段19.2公里,成自泸高速(全长293公里)富顺段32.47公里,自隆高速(全长70.63公里)富顺段17.135公里。另外,建设中的川南城际铁路穿境而过。川南城际铁路全长210公里,跨内江、自贡、宜宾、泸州川南四市,总投资260亿,建设工期5年。富顺境内48.6公里,投资约60亿元。内自泸线富顺段预计2021年建成通车;自宜线预计2023年建成通车。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全市第一

2018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300.58亿元,增长9.4%;城镇化率41.56%,三次产业结构为15.8:46.4:37.8;2018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4.29亿元,居全市第一,增长23.8%,居全市第一。全年实施重大项目180个,总投资794.7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72.65亿元,完成投资174.92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5.05亿元,增长11.2%;地方公共财政收入10.6亿元,同口径增长24.44%,公共财政支出52.42亿元,增长11.7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812元,增长8.5%;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64元,增长9.2%。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0户,产值超1亿元企业52家,其中,排名前10位的企业有: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富顺县恒信昌纺织有限公司、四川富益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旺林堂药业有限公司、四川省自贡市益州电力线路器材有限公司、自贡市红谷实业有限公司、富顺县电力金具有限公司、四川省远达集团富顺县美乐食品有限公司、自贡市富源车辆部件有限公司、四川省威力富戎化工有限公司。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19.85亿元,增长17.34%。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实现增长11.5%。新增规上企业17户。

优势产业:农产品加工业完成总产值101.66亿元,化工及新材料完成84.51亿元,纺织服装完成40.04亿元,机械装备制造完成58.15亿元。分别占工业总产值的31.78%、26.42%、12.52%、18.18%。

工业投资:2018年,全县完成工业性投资17.59亿元,富华信研发中心及无机氟精细化工产业化等19个项目开工建设,中昊晨光有机氟新材料产业化项目等10个项目推进有力,西艾氟扩建等7个项目竣工投产。

农业产业化:2018年,全县新型经营主体发展迅速,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529户,其中,农业企业92户,专业合作组织521户,专业大户(家庭农场)1916户。县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69户,其中省级重点龙头企业8户,市级重点龙头企业25户,县级重点龙头企业36户。重点专合组织91个,其中国家级示范专合社3个,省级示范专合社15个,市级重点专合社38个,县级重点专合社35个。重点家庭农场被认定省级11个,市级20个,县级34个。“一村一品”示范村2个。四星级农家乐2家,三星级农家乐3家。有机食品7个,绿色食品7个,无公害产品27个。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1个(塔罗科血橙、梨橙13.1万亩)。“富顺再生稻”被确定为地理标志产品,“富顺香辣酱”“富顺豆花蘸水”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富顺香辣酱”上榜国家地理标志产品62.31亿价值品牌。农产品中国驰名商标1个,省级著名商标4个,市知名商标5个,四川名牌7个。中稻+再生稻、甜橙、笋竹、高粱+再生高粱、蛋鸡等农业特色产业基地建成,被省政府命名为现代农业重点县、现代畜牧业重点县、林业产业强县、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创建国家科技部星火计划推广示范单位1个,建成川南最大天府父母代5000只种鹅场1个。

工业园区:四川富顺晨光经济开发区下设自贡晨光科技园区和代寺纺织服装产业园,规划面积32.3平方公里,已建成区面积7.3平方公里。晨光经开区聚集企业137户,规模以上企业68户,从业人员约3万人,总产值275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87.3%,其中化工及新材料、汽车零配件等机械制造、轻工纺织三大主导产业工业产值占园区总产值的89.24%。

科技发展:全县共有国家、省、市重点实验室、技术研发中心、研究生实习基地、博士后创新基地、公共服务平台等18个,其中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国家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1个,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1个,省级技术研发平台2个,省级试验分析检测平台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市级技术中心11个。截至2018年,全县商标2762件,其中驰名商标2件、著名商标12件;市知名商标31件。建成国家级知识产权示范企业1家、省级知识产权示范园区1个、省级试点企业7家、市级试点企业19家。

今年全县GDP力增8.5%以上

“十三五”期间,富顺将坚持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中心,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努力建设经济总量大、产业结构优、质量效益高、发展活力强的四川经济强县。加大教育投入,健全教育体制机制,打造教育品牌,努力建设教育体系完备、品牌特色凸显、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川南教育强县。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完善城市功能,提升人文特色,努力建设经济繁荣、特色彰显、生态宜居的中等城市。

今年,富顺将围绕落实中央“六稳”工作要求,始终对标对表“四大目标”,着力打好打赢“六场战役”,全力保持县域经济社会稳中求进、稳中向好发展态势,全力推动全县城乡环境和民生福祉持续优化提升。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力争增长8.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5%,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0%,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5%以上(同口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以上(同口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5%和9%。生态环境和节能减排完成市下目标。

到2020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320亿元,年均增长8%;地方公共财政收入达10亿元,年均增长9%;县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112.5亿元,年均增长8.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70亿元,年均增长12.5%;固定资产投资达190亿元,年均增长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9304元,年均增长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9508元,年均增长10%。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重大进展。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4:55:31。

富顺文庙位于富顺县古城区核心位置,沱江自东向西绕景区而过。景区内自然景观优良,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富顺文庙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北宋庆历四年(1044年),占地面积约十余亩,三进庭院,保存完整,全国罕见,以“五绝之奇”而独树一帜。

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是我国高分子合成材料研发、生产的重要基地,主要从事有机氟、有机硅等高分子合成材料的研发、生产、加工和经营。产品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汽车、电子等领域。共取得科研成果500余项,其中,获国家和部省级成果250项;获国家、部省优质产品24个;获专利授权57余项。

四川省远达集团富顺县美乐食品有限公司专业生产以香辣酱为主的系列复合调味品,是“富顺豆花蘸水”“富顺香辣酱”地方标准的制定单位。公司产品富顺香辣酱于2010年被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美乐香辣酱、香辣菜被评为“四川省名牌产品”,香辣酱、麻辣酱、豆花蘸水荣获绿色食品认证。

红谷实业公司是富顺县大力发展归雁经济、返乡创业的重点企业之一。公司传承600年华夏皮具匠艺,以打造“中国皮具纯手工第一品牌”为己任,专注生产纯手工轻奢时尚系列皮具,其生产的“红谷”“御匠”品牌包包材质优良,逐渐形成了高贵、精致、独一无二的艺术风格,受到国际关注。

千年古县

富顺是历史悠久的“千年古县”。中国井盐发祥地之一,有两千多年的盐业史,早在东汉章帝年间,就开始采卤制盐,打出了第一口盐井——富义盐井,南北朝时期更名为富世盐井。历史上因盐业、农业并盛而富甲四川,被誉为“银富顺”。古为江阳县治域,北周武帝天和二年(567年)设富世县,唐贞观年间(649年)改称富义县,北宋乾德四年(966年)富义县升为富义监,太平兴国元年(976年)因避宋太宗讳改名富顺监,明洪武四年(1371年)始称富顺县,后一直沿用至今。1949年12月5日解放,解放后先后隶于泸县、隆昌、泸州、宜宾,1983年从宜宾地区划归自贡市管辖至今。富顺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200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千年古县”,是全省三个(富顺县、泸县、阆中市)被命名的古县之一。

才子之乡

富顺是著名的西蜀“才子之乡”。历史上曾考中进士、举人1000余人,仅明朝中进士者就达139人,占四川省进士总数的1/13,有“才子甲西蜀”之称。“戊戌六君子”之一的刘光第、被誉为四川历史上“睁眼看世界”第一人的宋育仁,以及秋收起义总指挥卢德铭、红军将领邓萍,都是富顺人才的杰出代表。国家级重点文物——富顺文庙是全国保存完整的29座孔庙之一。

豆花之城

富顺是享誉中外的“豆花之城”。豆花具有绵而不老、嫩而不溏、洁白如雪、清香悠长的特点,是独具特色的川南名吃,在中国饮食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富顺豆花的配方、制作、历史渊源都有独特之处,制作工艺于2009年成功申报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县有豆花店100余家,美乐、蜀佳等豆花蘸水加工企业10余家,富顺香辣酱和富顺豆花年销售额近3亿元,“美乐”被评为全国驰名商标。2017年,富顺香辣酱上榜国家地理标志产品62.31亿价值品牌。

(本版图片均由富顺县委宣传部提供)

新闻推荐

四川省战路性新兴产业项目、自贡市新材料产业布局重要组成部分 富顺晨光科技园区年产1万吨 永磁铁氧体项目月底点火试运行

江阳磁材自动化生产车间(邓佑云摄)四川经济日报自贡讯(曾鹏程记者陈家明)川南4月天,阳光格外灿烂,一如自贡市各地的重大项目建...

富顺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富顺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