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首富王德谦 请冯玉祥吃“豆花饭”

华西都市报 2018-09-12 04:17 大字

1896年,自流井地区盐码头运盐上船。法国里昂商会摄影

1896年,背盐锅的人们。法国里昂商会摄影

□蒋蓝

在1944年的自贡市献金运动里,川康盐务局的员工捐了80万元,自流井盐工捐700万元,贡井盐工捐献300万元。盐场首富王德谦个人献金(物)1500万元,余述怀也捐献1000万元,并慷慨壮语:“述怀虽长期经营井灶,但是现在仍感资金周转困难,不得卡嚓,国难当头,毁家纾难,义不容辞。”双双突破全国个人献金的最高纪录。

献金千万 冯玉祥赠余述怀小轿车

大盐商余述怀是山货铺学徒出身,但是尊重文化,明白国难当头匹夫有责的道理。于是献金奖励办法公布的同时,余述怀就表示自愿捐献1000万元。刘仁庵则立即让自贡的报纸报道余述怀的献金事迹,为表达感激,冯玉祥亲赴余述怀的六十大寿家宴,并将自己乘坐的别克小轿车当场相赠。

1944年7月14日,冯玉祥受邀到自贡首富——盐商王德谦的大安寨做客。王德谦为人低调,早年倾心黄老,晚年闭门精研佛学。清末民初,军阀把自贡盐商视为“肥猪”,使用恐吓、讹诈、诬陷、绑票、关押、肉刑、公开抢劫手段,对盐商进行敲诈勒索。大安寨是在咸丰十年,云南昭通的李、蓝起义军攻入自贡地区时,由富顺知县胡汝开提出,大盐商王余照(王三畏堂的发家人,别名王朗云)约集陈南、黄怀献等聚众修建的,具有一定的防御设施。山势雄浑,拔地而起,山顶树木葱茏,别有洞天。王德谦一般不出大安寨老屋,更不到业务场所。他发帖请冯玉祥来大安寨吃“豆花饭”,这是自贡人的客气话,实际上是极高礼遇。当时连自贡市长刘仁庵、盐务局局长曾景南等要人都没有见过他。

“还我河山”冯玉祥写下四字至今犹存

自传中,冯玉祥记录了这次会面:“有人对我说,有一次,有人请王德谦吃饭,他被绑票,花了许多钱。从那以后他再也不下山,谁请他也不去,谁找他也不见。这一次他听见说我又到了自流井,发动节约献金的事,受了感动,他派代表来说了这个数目。我说:‘那样,我们应当见一见面才对。\’他下了帖,请我们七八个人到他家吃饭。他住在一个小山上,是普通旧时房子,地是三合土打的,屋内很干燥,也很清洁,堂屋挂着我写给他的对子。他有三个小孩,是跟着一位老学究读四书五经的,把孩子们读得面黄肌瘦。前头有五间房,都快倒了。我对他说,这些房应该赶紧重新修一下。”这所小青瓦大平房,至今还屹立在大安寨上,与芝兰堂等建筑遗迹一起,成为盐业历史的见证。

据王德谦的子侄回忆,这一顿“豆花饭”,就是最普通的回锅肉与豆花饭。冯玉祥与王德谦在席上结为干亲家,冯玉祥还将刚刚认的“干儿女”分别改名为王国柱、王国栋、王木兰。1951年,王德谦的第11个儿子出生,他顺着冯玉祥的改名,将其命名为“王国喜”。

在盐场两大首户带动下,自贡盐商越来越多地投入到献金运动中。先后有24位盐商除团体捐献外,另外个人捐献共300万元,还有77个盐商发起献金组织,约定每人每月献金1000元,直到抗战胜利。到献金大会这一天,老人队、儿童队、妇女队、工人队,各式各样的团体,都打着锣,敲着鼓,吹着号,放着鞭炮,冲上献金台来。

冯玉祥意犹未尽,7月15日他在住地自贡市盐务管理局宿舍写下了“还我河山”四个隶书大字,同年10月在王爷庙一侧的龙风山山麓摹勒上石,保存至今。

据当时的统计,1944年冯玉祥发起的献金运动,为前方抗战将士募集到超过5亿的款项。通过这次川南献金运动,冯玉祥在四川各地也看到了老百姓质朴的爱国情怀,“有的人说四川对于抗战是出钱、出力、出命,我说他没有说完全,还有出田、出地、出粮、出汗。这是多么伟大的事啊,这是永远不可忘记的事。”

新闻推荐

自贡这样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以制度管人管事,既要“亲”,更要“清”8月20日,自贡市瑞和瑞商贸有限公司从富顺县税务局领到30份增值税百万元版专用发...

富顺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富顺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