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南19万牛羊祁连山下异地借牧
开栏的话
新春佳节将至,本报记者再次出发,走基层、赴乡村、访厂矿、下街巷,用饱含深情的文笔记录时代脉搏,以心系民生的镜头展现城乡新貌,为读者讲述新时代新征程奋斗者的故事……本报从今日起开设“新春走基层”专栏,以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展现各行各业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的生动实践,感受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欣欣向荣、人民群众欢度佳节的平安祥和景象。
□吴生文兰海鹰
让畜群随着季节转场,是祁连山游牧民族世代传承的生活智慧。近年来,随着交通条件不断改善、生态环保理念深入人心,肃南县越来越多的牧民把冬季牧场转移到周边农区的玉米秸秆地里,以此保护草原、发展生产。
常建新是康乐镇德合隆村牧民,同往年一样,今年冬天他和堂弟常建明在临泽县板桥镇租赁100多亩玉米秸秆地,赶着180多头牦牛来农区搞养殖。常建新居住的德合隆村位于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缓冲区,2015年响应国家号召,他们搬出大山,在肃南县城定居,禁牧后的常建新没有安于现状在家享受草补款,而是发展产业增收致富。5年间,常建新跑过运输、进过工地,但他最钟情的还是牛羊养殖,每年10月都收购牛羊、租赁牧草地,干自己最擅长的老本行——放牧,次年3月前后出售,以此增加收入。“每年我都和常建明合伙干,去年牛价比较好,4个月下来我们3个人每人赚了三四万元。”常建新说。
在肃南县,像常建新兄弟一样离开祁连山异地借牧的牧民还有很多。据统计,至2020年底,全县共有18.7万个羊单位外出借牧。为保护祁连山生态环境,该县295户947名牧民搬离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在祁连山外当上森林草原生态管护员,发展养殖、旅游等产业。在全面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的同时,县上加大天然森林、草原保护力度,采取养殖优势畜种、舍饲半舍饲养殖、异地借牧等有力措施,完成减畜10.18万个羊单位,切实减轻了天然草原承载压力,牧草平均高度达到19厘米,总盖度达78.2%。同时,实施投资1.26亿元的三北防护林、“一廊两带六片区”生态示范等工程,完成封山育林10.8万亩、义务植树3000亩,非天保工程森林覆盖率达22.6%。
新闻推荐
接羔保育本就不简单,在最低温度零下20摄氏度的祁连山脚下,如何接羔保育,更显得困难重重。往年都会为保温操碎心的牧民顾...
肃南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肃南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