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小红:“ 绣”出脱贫致富路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祁玉洁郑朝华
裕固族妇女潘小红,是一位残疾人,也是一位自强创业的“绣娘”。1995年,她成立了画艺创作室,从事手工串珠、民间刺绣、丝网花编制等手工艺品的制作,将自己的爱好做成了事业。2016年,潘小红在肃南县成立了一家画艺手工艺品有限责任公司,靠一珠一线,“绣”出了脱贫致富路。
命运多舛两次遭受重伤
冬季,白雪皑皑的祁连山下寒风凛冽,沉浸在冬日晨光里的肃南县城显得通透静谧。
走进肃南画艺手工艺品有限责任公司,橱柜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珠绣、男女服饰及民族手工编织品。十几位裕固族的妇女们正在专心致志,一针一线的刺绣着各式各样的饰品、衣服……
在这里记者倾听了她的励志故事。潘小红小时候,因一次意外,潘小红左手留下了严重的伤残。潘小红回忆,烤火时掉进炉边的坑里,坑里堆放的是刚从炉子里腾出的炭渣。等放羊的爸爸妈妈回来时,她的小手已血肉模糊。为了给她治伤,家里一次又一次卖羊,一次又一次带她到各地医院治疗。虽然多方求医,但她的左手却永远留下了残疾。
潘小红说:“小时候我总是把左手藏起来,怕被别人看见笑话我。”
祸不单行, 8岁那年,不幸再次降临到潘小红身上。那年,她在自家牧场里放羊,一块被羊从高处踢下的石头击中了头部,父母急忙将她送到医院,医生却说:“孩子很可能醒不过来,醒过来也可能是植物人。”值得庆幸的是,手术很成功,潘小红醒了过来,但是丧失了语言功能,身体也失去知觉无法走路。
此后,家人轮番照顾她的生活,一年后奇迹发生了,潘小红自己站了起来。后来,全家人一句一句地教潘小红说话,经过几年康复治疗,慢慢地,潘小红可以正常说话了。
由于两次受伤,家里将饲养的羊全部卖掉给她治伤,原本富裕的家庭变成了贫困户。那一刻,潘小红发誓要努力学习,挣钱好好报答父母。
打工受挫尝试创业
17岁初中毕业后为了减轻家庭负担,潘小红决定外出打工。为证明她和正常人没什么区别,去过副食店、服装店……但是因为身体残疾,打工受到影响。
四处求职碰壁后,1995年,妈妈东拼西凑借来了3000元钱,让潘小红在县城开了一家门店,卖过服装,影碟,但生意惨淡。后来,潘小红就琢磨怎么吸引顾客,裕固族女子有学习刺绣的传统,在这种文化的熏陶下,她对刺绣和手工艺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第一次穿针,左手握不住针拿不住线,用不上力气,只能用嘴帮忙。”潘小红说,不服输的她反复练习,最终用右手和牙齿完成了手工艺品,得到了学习刺绣后的第一笔收入。
潘小红用珠子串制作“平安果”“平安福”、纸巾盒等工艺品都是栩栩如生,客人看了都想购买,从那以后,她逐渐开始手工串珠、民间刺绣、丝网花编制等手工艺品的制作,真正将自己的爱好做成事业。
为了能使自己的手工艺品制作更加专业,潘小红多次前往北京、浙江、青海、兰州等地学习手工艺品编织制作技能。同时向有刺绣手艺的妇女学习刺绣,渐渐地,她自己的刺绣作品被顾客认可,订单由每年的10多次变成了批量订单。
“绣”出脱贫致富路
“命运越是对我不公,我就越要和他抗争,我要改变自己的命运……”这是潘小红时常挂在嘴边的座右铭。
2016年,潘小红成立了肃南县画艺手工艺品有限责任公司,建成了300平方米的“扶贫车间”,主要经营销售原生态民族手工刺绣、民族服装、服饰、丝带绣、刺绣装饰等各类手工工艺品制作,以及相关原材料的批发零售,产品远销浙江、青海、兰州等省内外地区,公司年利润达100余万元。
王小梅是肃南县大河乡老虎沟村村民。虽然残疾但心灵手巧的王小梅告诉记者,平时忙完家里的事情,有空闲时间就来扶贫车间做工,既能照顾家人,又能轻轻松松挣到3000多元补贴家用。
潘小红成立的公司按照“政府引导、项目扶持、以奖代补、示范带动、分散制作”的发展模式和“公司+扶贫车间+农牧户”的产业模式运营,积极开展岗前技能培训,把吸纳残疾人、建档立卡贫困户等困难群体就业作为回报社会的善举。目前,该公司吸纳计件制员工58人,其中残疾人22名,建档立卡贫困户7名,低保户3名。工人月工资收入按季节性用工和固定用工分别达1500元6000元不等,在车间里,没有残疾人和贫困户之分,大家在忙碌中充实自己,充满信心地走向新生活。
这些年,潘小红每年动员肃南县百余名家庭妇女、贫困妇女、待业青年和残疾人就业增收,在她的扶贫车间举办“陇原巧手”等各类培训班30余期,培训妇女1000余人次。近年来通过培训,公司带动了更多的手工艺爱好者、残疾人员、待业青年、核心区搬迁农牧民发展,使她们掌握了一技之长,增加了收入,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新闻推荐
肃南讯今年,肃南县坚持“依法构建、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的原则,织密预防网、监管网和维权网,全力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到位、...
肃南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肃南,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