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绣娘”潘小红 “绣”出扶贫扶志路
新甘肃·甘肃农民报记者 毛婧雯
她是人们眼中颇具传奇色彩的“残疾绣娘”,她是20多年如一日带领残疾姐妹、贫困群众创业致富的“潘老师”,她是肃南县画艺手工艺品扶贫车间里走出的“带贫典型”,以传承裕固族文化为己任的企业负责人——潘小红。
4月24日,全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主题全媒体集中采访团走进肃南。初见,潘小红站在扶贫车间门口,穿一袭亲手绣制的裕固族传统红衣。在落日余晖下,很难想到眼前面容秀丽、身材修长的她,曾遭受那般磨难和心灵重创。
1976年,祁连山草原上的潘姓人家生了一个粉雕玉琢的女儿,父亲爱怜地取名“小红”。小红长到两岁时,不幸被火炉烧伤了左手。8岁时,命运再次捉弄了这个小女孩。她头部不幸被石头击中,差点成了植物人。为了给她看病,家里负债累累。初中毕业后,懂事的她执意要外出打工,挣钱帮父母还债。
因为残疾,在求职路上,她没少吃闭门羹。四处碰壁的她,最后凑了3000元钱,在县城开了一间小小的杂货铺,卖碟片、磁带、VCD等一些碎小物件。
当初,小店生意清淡。如何吸引顾客呢?裕固族女子有学习刺绣的传统,她自小从奶奶、妈妈那里学会了刺绣,闲暇时就绣花、做荷包,用珠子串制“平安果”“平安福”等,没想到这手物件却意外受到顾客的青睐,争相购买。
有顾客向她求教制作方法,热情的她总是一口答应下来,耐心地教。一次,有一个身体有残疾的女孩问她,“我能不能从你这儿进一些料,回去做好拿过来你给我给点手工费?”这时,潘小红仿佛看见了年幼的自己。她给那个女孩给了很多材料包,“你回去做,做好了我帮你卖,挣的钱你都拿上。”(下转2版)
新闻推荐
在推进张掖全面小康“一个都不能少”的进程中,全市党外人士始终与党同心同向同行,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涌现出一批积极进...
肃南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肃南,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