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南:从放牧员到生态管护员
本报通讯员武雪峰
“每次巡逻时,看到蓝天白云倒映在水中,马鹿、石羊在河边喝水,不知道为什么,心里总有点自豪感。”兰秀琴说。
38岁的兰秀琴是肃南县杨哥村的一位生态管护员,每个月固定的几天,她要和同是生态管护员的邻居去“巡山”,一年四季风雨无阻。
确定上山的那天,一家人会早早地起床,准备好食物和衣物,骑马四五个小时去黑藏、大岔、长干河等地。“山上草场面积很大,一片连着一片,但是每一个管护员对自己划分的片区都很清楚,因为我们祖祖辈辈都曾生活在那里。”兰秀琴笑着说。到达自己的管护区,兰秀琴就要开始工作了,由她在日志上记录着河流、草原的变化。邻居们徒步收集草原上周围的垃圾,再走家串户用裕固语给其他乡亲宣传环保、畜牧平衡等政策。
兰秀琴说:“那时候对山上的记忆,就是草场的草总是不够羊吃,父母放羊的地方也越来越远,河边是塑料瓶和生活垃圾。现在,山上的老乡们都有环保意识了,生活垃圾都收集起来,送到镇上的垃圾回收点。垃圾少了,草和野生动物更多了!”
2017年11月,肃南县149户484名牧民响应国家祁连山生态保护政策的号召,放下牧鞭,搬到了县城或乡镇定居。过去,兰永国只操心自己家的草场长势好不好,牛羊壮不壮,其他事情似乎都与自己无关,也曾觉得自己一辈子就在草原上度过了。而现在的兰永国是草原管护员,不仅要参与村庄治理、替村民排忧解难还要巡查草原、宣传政策。
“我们实行三班倒,二十天下一次山,日常巡护时要对草原设施、环境卫生进行监管,谁家的牛羊数量超标了我要去清点核实,要是碰到偷牧、采石挖沙等破坏环境的行为,我们会去制止并且上报。”说起现在的工作,兰永国严肃地说:“和过去比,眼界更开阔、肩上的责任更大了,我喜欢这样的责任感,我要为村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农牧民搬迁工作涉及肃南县马蹄、康乐、祁丰3个乡镇10个农牧村149户,约30%的牧民由放牧人变成了‘管护员’,由依靠草原转变为了守护家园。以前在山上时,上学、就医难,现在学校、医院就在家门口,十分钟就能到商场,这都得益于国家的好政策啊!”德合隆村委会主常建荣感叹地说。
从去年祁连山核心区牧民搬迁工作开展以来,肃南县进一步加大生态移民工作力度,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持“生态立县”发展方向,持续开展祁连山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切实加强对草地的生态保护,同时,积极指导牧民确定适宜的牲畜种群规模,科学核定载畜标准,有效减轻草场压力,促进草地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
肃南县在加快搬迁区域生态整治修复的同时,加大农牧民后续产业培育,组织开展技能培训、劳务输转,鼓励引导农牧民从事电子商务、民族风情产品开发、特色餐饮等产业,扶持和培育畜产品加工企业,带动农牧民发展舍饲养殖,解决他们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国家政策支持的基础上,肃南县委、县政府又想方设法多方争取了一系列与核心区农牧民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优惠政策,就是为了能让核心区搬迁农牧户利益最大化,生产生活有保障。
新闻推荐
肃南讯今年,肃南县税务局推出裕、藏、汉三语纳税服务及绿色通道、延时服务、导税服务双屏办税等一系列便民办税服务新措施...
肃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