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城长·嘉峪关明代长城防线探访(一)

嘉峪关日报 2018-11-22 10:01 大字

嘉峪关,一个具有历史坐标意义的地方,作为丝绸之路重要的节点城市,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都具有战略位置。探访嘉峪关周边的“丝路”遗迹,无疑对“一带一路”战略的认知有更深的了解。

嘉峪关地域是公元前121年汉设酒泉郡,建酒泉塞的一部分。在丝绸之路开通后的历史中,嘉峪关依凭讨赖河峡谷、黑山、新城草湖扼控河西走廊,祁连山、黑河、巴丹吉林沙漠拱护防线两侧,保障着道路的畅通。

嘉峪关地区由此成为西域文明东进和中原文明西出在青藏高原以北、蒙古高原以南一带必经的通道,是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汇聚之地。

十世纪前,嘉峪关只有在汉、隋唐属于中原王朝,其他时期多被河西政权、北方或西域少数民族政权占据。唐以后400多年,嘉峪关被吐蕃、回鹘、西夏、蒙古等占据。明朝为抗御蒙古修建了横亘中国北方的万里长城。嘉峪关是明朝有效控制区域最西端。

明代嘉峪关是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统辖区域称为嘉峪关防线。地方志记载:“嘉峪关长城起于卯来泉之南,讫于野麻湾之东北”。嘉峪关防线西南起祁连山北麓红泉墩,南至肃南县境内卯来泉堡,西至玉门市境内骟马城以东,北至花城湖以北金塔县境内,东至肃州银达镇两山口堡以西,东南至肃州金佛寺堡,整个防线宽阔纵深百里多。防线上的人工长城倚凭嘉峪关境内及其周边峡谷、崇山、湖沼等天险,与地理地势紧密结合,浑然一体,构成庞大军事防线。

十五、十六世纪,嘉峪关“三面临戎,势甚孤悬”,围绕嘉峪关对峙、攻守的战争时有发生。每次战争后,明军都在防线上极易突破的地方增筑长城,安置警戒,弥补薄弱,加强防守。经过200多年加固扩建,最终形成长城依地理梯次分布、层层设防、有广阔纵深的嘉峪关长城防线,嘉峪关是防线的指挥中枢。

国家文物局把长城形态分为人工墙体、壕堑、天然险三大类。 嘉峪关防线辖域规模巨大,军事设施密布。据《肃镇华夷志》《秦边纪略》等志书记载,防线上有种类丰富、数量庞大的各类长城建筑。

人工墙体主要是边墙、营堡、墩台、紥公式等。边墙主要分布在关城南北两翼、野麻湾、新城境内,总长超过70里;营堡主要有嘉峪关、新城堡、野麻湾堡、小钵和寺、新营、路家泉墩营盘、大红泉堡、石关儿营盘、卯来泉堡、双井子堡、横沟屯庄等;墩台分境外墩、沿边墩、腹里墩三类共70多座。

壕堑分壕沟和堑两类,包括墙壕、远壕、城壕、外壕、壕棱、斩崖、崖栅、远墙、水壕、山壕、边壕、墩壕等。

天然险主要是讨赖河峡谷、黑山、新城草湖、南山等,都是防御体系的组成部分,与长城建筑共同构成了防御战线,发挥着抵御、阻滞敌方进攻的作用。

因为依凭天险、位置冲要、建设周期长、工程体量庞大、长城形态丰富、纵深广阔、久历战争等原因,嘉峪关是天然的长城博物馆。长城覆盖嘉峪关市全境,延伸至周边县市,是嘉峪关市发展全域旅游的重要资源。

此次探访,历时半年多,出行200多次,行程6000余公里,深入祁连山腹地和戈壁大漠深处,拍摄照片3000多张,多角度记录了长城资源170多处,新发现长城遗迹5处,较为全面记录了嘉峪关市长城防线概貌,盘点了防线上三大类长城资源。

新闻推荐

S18张肃公路张掖至康乐段项目获批立项

中国张掖网讯:据张掖日报报道(记者谢利江)近日,记者从市交通局获悉,10月23日,省交通运输厅下发《关于S18张掖至肃南公路张掖...

肃南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肃南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