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互联网+公共法律服务 肃南县紧跟时代步伐,充分利用“互联网+”,立足牧区实际,创新方式方法,探索出公共法律服务新模式

张掖日报 2018-01-24 18:16 大字

[摘要]肃南县紧跟时代步伐,充分利用“互联网+”,立足牧区实际,创新方式方法,探索出公共法律服务新模式

本报记者武开义乔伟

二十多年前,一支马背普法宣传队的足迹踏遍千里草原。马蹄声响处,各种纠纷被化解为无形,牧民们纷纷称赞:“普法队伍一来,草原一片安宁。”

十年前,一支摩托轻骑小分队承担起肃南牧区的普法和矛盾纠纷化解任务。相比马背普法宣传队,摩托轻骑小分队形式灵活,反应快速,能根据群众的不同需求,有针对性地为群众解疑释惑,提供法律服务,更有实际效果,也更受群众欢迎。

现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手机上网普遍成为农牧民群众的新时尚。在肃南县,一套以网站、微博、微信为主阵地的“一网两微三台一终端”的“互联网+公共法律服务”替代摩托轻骑小分队走上历史舞台。

“一网两微三台一终端”,指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下设的“法治宣传”专栏、“肃南普法”微博和“肃南公共法律服务”微信公众平台,“三台”指“肃南县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肃南县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平台”和“肃南县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平台”,“一终端”指“肃南县公共法律服务”微信APP手机客户终端。

有了这些平台,广大农牧民群众足不出户就可以自助联系律师解决法律问题,拿出手机就能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打开微信就能获得法律援助——2.38万平方公里的自治县农牧民,再也不需要马背普法队和摩托轻骑小分队来普及法律知识、化解矛盾纠纷。

普法知识精准推送

54岁的大河乡红湾村村民顾自福是个老牧民。在他30多年的放牧生涯里,听到过马背普法宣传队的马蹄声,也看到过摩托轻骑小分队驶来的滚滚烟尘。作为村里的支部书记,顾自福要应对全村的大小事情,“大到草场纠纷、邻里矛盾,小到两口子吵架,都得用情用法。尤其是十九大将建设生态文明上升到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千年大计的高度,我得让全村牧民从法律角度上明白保护母亲山的意义!”顾自福说,以前,他学法主要途径是宣传队分发到宣传资料,“宣传资料不仅多,而且难以整理,往往遇到了问题,却很难在一时之间找到对症的法律条文”。顾自福笑着说,“现在方便了很多,打开微信就能精准查找法律内容,其中‘以案释法\’的版块还能用实例教大家学法用法呢。”

法律援助方便快捷

2014年12月,因为接错了一个电话,皇城镇东顶村年轻藏族村民桑毛吉受到了别人的无端殴打,导致左腿创伤性股骨头坏死。在医院住院1月花费各项费用近3万元后,满腹委屈的桑毛吉选择了起诉。可是,面对被告方强大的律师团队,前前后后两个月时间里,在法庭上单枪匹马的桑毛吉却深感力量弱小,始终无法结束这场旷日持久的官司。(转二版)

新闻推荐

旅游美了少数民族村寨

一组夫妻俩身穿56个民族传统服装拍摄的照片近日刷爆网络,小姬和三兽就是这组照片的主人公。这对“90后”小夫妻用了一年半的时间环游了大半个中国,去55个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穿着向当地居民借来的...

肃南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肃南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