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奏响现代畜牧业发展强音

甘肃经济日报 2021-01-06 00:36 大字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通讯员 钱大伟

山丹县坚持以水定产业,以水调结构,不断调整草畜产业发展结构,按照养殖规模化、畜禽良种化、生产标准化、饲草优质化、经营产业化、服务社会化的发展理念,着力构建现代畜牧产业体系,畜牧业实现跨越发展。目前,已建成肉类屠宰加工企业2个,集良种繁育、技术试验推广、商品畜销售为一体的科技示范基地24处,发展各类畜禽规模养殖户4879户,畜牧业总产值达到7.9亿元,同比增长11.9%,畜牧业增加值达到5.5亿元,同比增长8.6%。

政策引领激活一池春水

该县把畜牧业发展作为全县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2020年县委一号文件中,出台种羊引种补贴、秸秆饲草加工企业建设补助等6项扶持政策,明确扶持范围和政策。通过采取营造环境“引”、搭建平台“培”、出台政策“留”、强化措施“管”的方式,鼓励更多致富能人回乡创业,激发规模养殖投资活力,发展以协会、合作社、联合体为主要形式的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形成政府搭台、合作社(协会)牵线、企业唱戏、农民受益的产业化经营新格局,提高畜牧业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通过国家扶持政策的带动,撬动民间投资6.5亿元,发展草畜产业,为全县畜牧业健康快速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根据全县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采取主动出击争项目、营造环境引项目、依靠科技建项目,全县畜牧业走上了项目拉动产业的良性发展路子。目前,先后争取到农牧民补助奖励政策、粮改饲、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建设等项目资金1841万元。同时,该县瞄准国内外百强企业和民营企业,多渠道、不间断、高效率开展招商引资工作,积极引进产业链上下有关联企业项目,切实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引进万头奶牛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年产300万肠衣等项目,有效提升草畜产业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水平。

规模养殖力促经营方式转变

作为全省的养羊大县,该县羊羔肉声名远扬。如何提升养殖总量和产量,是该县一直探索的课题。县上坚持能人和村社干部牵头,按照统一设计规划、统一引进良种、统一技术服务、统一防疫治病、统一组织销售、分户经营管理“五统一分”的原则建小区,通过示范、合股、租赁等多种合作模式将原本松散、无序的畜禽养殖户集中到科学规划的养殖小区内。在能人和小区、企业的带动下,全面推行“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组建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最大程度提高养殖户的生产效益,逐步实现畜禽养殖退出庭院、退出散养,进入小区、进入市场。该县还建立健全小商小贩、交易市场、营销大户、加工流通等四级营销服务体系,不断壮大产业链条。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建成万只肉羊养殖基地9个、千头肉牛养殖场3个,畜禽饲养量达到258.9万头(匹、只),规模养殖占总养殖量的比重达71%。

科技助推谋求发展新跨越

发展现代畜牧业前景广阔,但必须有科技助推才能实现跨越发展。基于这样一种认识,该县大力推广舍饲养殖,积极推广良种、良舍、良料、良法、良医“五良”规模养殖配套技术,实施分户经营,进行暖棚化、良种化和饲喂精细化养殖,实现了养殖业由分散养殖向规模养殖、资源型向技术型、传统“人畜混居”养殖方式向环保、无公害养殖方式转变。

该县大力推广使用青贮、氨化、草粉等配合饲料,切实降低饲养成本,增加经济效益。实施畜禽良种工程,引进陶赛特、萨福克肉羊、湖羊等5个优良品种0.2万只,引进推广人工授精、胚胎移植等技术,通过杂交模式,改良肉羊20多万只。开展院校企合作攻关、技术对接,结合专家服务团下乡活动,多层级举办各种培训班,推广实施了暖棚舍饲育肥、工厂化养殖、秸秆青贮氨化、集约化养殖等30多项先进实用技术,全县畜牧科技入户率达85%以上。打造注册“山丹羊肉”“焉支山”山丹羊羔肉等4个肉羊商标品牌,今年康源清真羊肉获得绿色食品认证和“甘味”企业品牌。加大“山丹羊肉”中国农业品牌和“甘味”知名农产品区域公众品牌的推广力度,通过电商平台批量销售,山丹羊肉知名度大幅提升,帮助养殖户增收致富。

新闻推荐

山丹精准服务稳就业促增收

山丹讯(记者石晶)山丹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关于疫情防控工作期间做好稳就业工作各项安排部署及全省进入稳就业战时状态...

山丹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山丹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