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增进民生福祉强音 “十三五”期间山丹人社工作综述
本报记者窦玉洁
“十三五”期间,山丹县牢牢抓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全力推动人社领域“放管服”改革,就业创业政策愈发有力,公共服务领域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劳动关系日趋和谐稳定,社会运行基础愈发夯实,为全县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五年来,全县城镇新增就业18469人,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12.38万人、0.89万人、1.13万人,全部达到规划目标以上,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得到有效根治。
实施就业优先政策筑牢民生之基
五年来,该县围绕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充分挖掘就业潜力,着力稳定和扩大就业,全县就业层次和质量不断提高,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继续完善创业孵化基地和创业园区功能建设,建立山丹县现代农业创业孵化基地、山丹县沃谷创业孵化园有限公司省级创业孵化基地,建成集互联网+、物联网中心、企业家培训中心及面向公众的“众创空间”“创客公寓”“创新工厂”等创业创新集市,实现创业与创新、线上与线下、孵化与投资的有机结合。深入推进青年创业者培育、返乡创业人员典型培树和家庭服务职业培训示范基地建设,培育青年创业实体及各类返乡创业先进典型480户,培训家庭服务从业人员2995人,推荐就业2483人。
同时,把就业困难人员和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重点工作,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725个,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农村零就业家庭劳动力实现就近上岗。引导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2016年至目前,完成普通院校毕业生就业3642人。此外,积极发展劳务经济,建成山丹县劳务市场,建立网络输转服务平台,多渠道推进城乡富裕劳动力稳定输转就业。五年来,累计输转城乡富裕劳动力31.31万人,实现劳务收入59.8亿元,有组织输转劳动力20.365万人。
织牢社会保障网络兜住民生底线
不久前,在得知自己断缴了37个月的养老保险已由政府补缴到位时,原山丹印刷场职工邹刚心里是满满的获得感。“这18000多元对我们这些下岗失业退役军人来说不是一笔小数目,感谢政府帮我解除了后顾之忧。”
该县托底兜牢民生保障,大力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社会保险制度广泛惠及人民群众。全县企业、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水平分别达到1896元、4787元,60岁以上城乡老年居民月人均养老金水平达到115元。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工伤保险基金实现省级统筹,基金支撑能力大幅增强。至目前,全县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基金累计征缴达到20583万元,年均增长8.2%,待遇支付累计达到34120万元,年均增长13.6%。
同时,以政策完善配套、经办流程优化、服务体系建设为抓手,不断加强经办能力建设,努力推动社会保险工作向标准化、信息化、规范化目标迈进。全县20.4万名城乡居民基本实现社会保障卡全员覆盖。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推进“互联网+社保”建设,实现参保登记、缴费核定、关系转移、失业金申领和待遇认证业务“不用跑、不用交、不用填”,群众办事更加方便。
强化劳动保障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十三五”期间,该县共检查各类用人单位3447户(次),涉及劳动者8.25万人次;253户企业与16569名劳动者累计签订劳动合同33184份,查处劳动保障举报投诉案件36起,案件结案率达100%;共为5139名劳动者追讨工资4748.51万元。
在主动监察、专项检查、书面审查相结合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实名制管理、农民工工资(劳务费)专用账户管理等十项维护农民工权益制度,进一步规范劳动用工行为。建立健全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机制、企业守法诚信管理及失信联合惩戒、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社会公布及黑名单公示制度,目前,向社会公布1起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和1起黑名单,完成目标任务的100%。同时,有序推进劳动人事争议仲裁调解效能化建设、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仲裁队伍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2016年至2020年9月,仲裁院共处理劳动人事争议297起,为431名劳动者追偿经济补偿金、工伤赔偿金、劳动报酬等经济权益497.36万元,案件调解率达59.76%,法定时限内结案率达100%。
新闻推荐
冬日蓉城 像银杏一样金黄灿烂 外地游客:成都味道依旧温度依旧
太古里旁北纱帽街的银杏金黄灿烂,引来不少市民和游客驻足玩耍一位来自东北的游客在成都大熊猫基地外自拍龙泉山丹景台,市民...
山丹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山丹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