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张掖肉牛金字招牌

张掖日报 2020-09-08 10:40 大字

(接一版)

科技赋能提升品牌影响力

“我们采用恒温饮水槽,确保牛饮用水22度恒温,给每头牛配备电子耳标,将其进场后的身体指标、采食等信息情况上传中控平台,做到了对牛生长状况的实时监测、科学养殖,细致到一天长重多少都可查……”在祁连牧歌万头肉牛智慧养殖场,这样的高科技已经不是新鲜事。该公司办公室主任王芳介绍,不仅如此,公司还基于大数据平台打造供应链体系,打通京东、天猫等多家线上平台,实现线上线下同步热销,产品覆盖北京、上海等26个省市,如今的祁连牧歌牛肉已成为张掖市对外响当当的品牌。

好品种成就好产业。张掖市把引进培育新品种、推广运用新技术作为助推牛产业发展的关键措施,切实加大品种改良力度,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引进西门塔尔牛冻精改良本地黄牛,先后与北京兽医研究所等专家团队合作,开展技术攻关,完成连续四个世代的选育。近年来,又引入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建设张掖肉牛繁育信息化平台,建立以西门塔尔为主的基础母牛核心群,形成了32万头高代杂交母牛种群,生产性能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积极促成科技为产业赋能,以屠宰加工为龙头,推动从饲草种植、良种繁育到精深加工、物流配送、循环利用的全产业链建设,培育建成前进、祁连牧歌、三元、万禾、玺峰等一批产业化龙头企业,打造了祁连牧歌、博工肥牛等30多个畜产品品牌,探索形成了“龙头企业+饲草基地+规模养殖场区+养殖大户+屠宰加工企业+营销组织”发展模式。依托龙头企业开展“互联网+现代畜牧业”创新实践,建设智慧牧场和全程可追溯的畜产品安全监控平台,发展电子商务、冷链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开展线上线下同步营销,使张掖肉牛不仅活畜贸易炙手可热、热鲜产品畅销全国,更有冷鲜产品挺进北上广深一线城市;不仅直供沃尔玛、物美、麦德龙、西贝等大型知名连锁商超餐饮企业,更是热卖京东、美团、天猫、叮咚买菜等线上平台,真正实现了牛产品由“产得好”向“卖得好”转变。

融合发展增强产业发展引力

焉支富民养殖场是山丹县牛产业发展的“排头兵”,规模达2400多头。在牦牛繁育基地,采用“天然放养+人工饲养”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依托焉支山天然牧草场的金字招牌,确保牦牛肉质不失绿色纯天然品质;另一方面在草场干枯季节采用人工饲养保膘,解决了多年来牦牛养殖中市场供应周期短的难题,让一直以来粗放养殖的山牦牛成为该县肉牛产业中的特色优势产品。而风干牦牛肉、酱卤牛肉等系列旅游休闲产品在市场的走俏,也证实了肉牛产业多元发展的可能。

以“肉牛+”理念为引领,张掖市围绕肉牛全产业链发展,在农业种植、食品加工、餐饮服务、旅游观光、循环经济等方面探索延伸产业链,推动肉牛产业在全市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关联度。超前谋划布局牛产业大数据信息管理平台和“活牛交易中心”“牛肉交易中心”,进一步提升产业“智慧”度。积极探索绿色循环发展新模式,坚持“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治理路径,以规模化养殖场区为重点,以堆肥发酵、生产有机肥和沼气等为主要方向,提高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全市建成粪污转化利用示范点300多个、有机肥生产企业13家,规模养殖场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和资源化利用率分别达95%和90%,有机肥年加工能力达60万吨。以民乐华瑞水肥一体化利用、甘州前进牧业区域循环生态农业、高台方正沼气能源生产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产业融合发展项目有序推进,为乡村振兴发挥着重要作用。

从副业到主业,从传统产业到生态产业,张掖肉牛产业发展正张开臂膀、迈开双腿,做好了奔跑姿势,努力让张掖好牛行销天下。

新闻推荐

兰州南关风味街点亮夜经济 减租百万元稳千人就业

山丹炒拨拉、老兰州奶茶、兰州羊杂碎、牛奶鸡蛋醪糟……在兰州南关民族风味一条街,特色美食应有尽有,每日黄昏开市到次日凌...

山丹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山丹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