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中药材产业撑起产业兴农新格局

张掖日报 2020-08-03 10:29 大字

山丹讯 山丹县按照“市场引导、合作社带动、基地支撑、加工增值”思路,加快推广中药材标准化规模化种植,积极打造集精深加工和仓储物流为一体的中药材基地,撑起产业兴农新格局,成为农民增收新亮点。

该县坚持以“草薯油药菌羊牛”六大特色产业和“五小”产业为重点,按照全产业链发展模式,着力打造多个集良种良法推广、标准化基地建设、新型经营主体带动、产销对接、风险防控等关键要素为一体的产业示范点,带动更多群众走上致富增收快车道。

在该县构建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产业体系政策牵引下,中药材产业发展成果初显成效。今年大马营镇新泉村党支部书记张建沛流转了1900多亩土地,1300亩种黄芪,150亩种板蓝根……在中药材种植产业带动下,原本打算外出务工的新泉村13户贫困户也将自家的200多亩土地都种上了黄芪,种子和播种机械都来自张建沛组建的合作社。据张建沛介绍,从去年开始,周边村社就有人陆续找他传授中药材种植相关技术。目前,该镇的上河、下河、圈沟等村已经开始小规模种植,连片种植的产业布局已初具规模。

产业兴则农民富。产业是充实农民“钱袋子”的“造血板”,更是推动全民步入小康社会的“助推器”。该县结合中药材种植实际,积极引导群众不断调整产业结构,鼓励实施中药材大面积连片种植。通过在现有品种的基础上引进新品种,创新立体高效的“林药套种”“果药套种”等种植模式,提高土地利用率,积极融入产业发展示范区建设,依托形成的产业集聚效应,走上稳定的产业兴农发展之路。

至目前,该县中药材种植面积已达45000亩。投资5000万以上中医药产业项目建设3个,形成了以睿裕祥枸杞种植基地、神农特色中药材种植基地、大地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为示范点的多个集种植、深加工为一体的中医药生产加工企业。同时,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推动龙头企业、新型合作组织和村集体与贫困村、贫困户形成稳定产销关系,让蓬勃发展的中医药产业逐渐成长为群众眼中的“镀金产业”。 (周 军)

新闻推荐

明起兰州铁路局开行嘉市至平凉旅游专列

本报兰州讯(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燕春丽通讯员宋腾)7月29日,记者从兰州铁路局客运部获悉,随着暑运期间客流量逐渐攀...

山丹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山丹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