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响奋进“集结号” 山丹县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纪实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郑朝华
通讯员 钱大伟
清明前夕,山丹大地上生机勃勃,希望的田野上释放着乡村振兴的无限动能。
近年来,山丹县坚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以“三线两区”示范建设为引领,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突破口,以现代农业发展为支撑,高起点谋划、高标准起步、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开局。
聚焦产业支撑让现代农业旺起来
在山丹县李桥乡巴寨村食用菌种植基地,一朵朵肉厚圆弧、硕大紧实的香菇,茁壮生长在一排排菌棒上,农户正忙着采摘、搬运、入库,一派丰收景象。基地负责人王刻忠笑呵呵地说:“去年我们种了16棚香菇,总产值达80余万元,今年我们准备扩大种植规模。”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山丹县始终坚持把产业兴旺作为乡村振兴的根本,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强现代农业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该县加快发展现代丝路寒旱农业,在稳定小麦、马铃薯、大麦等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以食用菌、中药材、高原夏菜为主的特色农业。
实施爱福农业食用菌产业融合发展、五墩戈壁农业示范基地等项目29项,建成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5个,带动种植中药材、高原夏菜等特色作物10万亩;打响农产品特色品牌,认证无公害农产品5个、绿色食品32个、有机农产品9个、地理标志农产品1个;支持亚盛薯业、三宝牧业、祥永麦芽、博原生物产业化项目建设,培育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1家;着力推进土地流转型适度规模经营,统筹兼顾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扶持小农户,积极培育和规范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农业农村发展增添了后劲。
聚焦生态宜居让乡村形象靓起来
连日来,在山丹县位奇镇东湾村,伴随着挖掘机的轰鸣声,一间间长期闲置废弃的危房、老旧房正在逐一拆除。村党支部书记刘文栋说,“拆危治乱”使低矮破旧的土坯房不见了,村容村貌显著改善了,大家奔小康的积极性也更高了。
推进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整治是一场必须要打的硬仗。该县以拆除农村旧房危房为突破口,抢时间、抓进度,大力实施“拆旧复垦”行动,着力消除安全隐患,加快推动生态宜居村庄建设步伐。扎实开展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行动,以整治“三堆”、白色污染、纳污坑塘、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为重点,农村新配备垃圾箱、垃圾桶等设施3500多个,购置清运车辆8辆,111个行政村垃圾收集点、收集车、无害化处理设施实现全覆盖,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支持建设废旧农膜处理企业2家,年回收废旧农膜1700吨,回收率达到82%。组织实施“一园三带”等重点林业生态项目11项,营造生态林2.3万亩、封山育林21万亩。建成美丽乡村示范村5个,新建特色民居80户,特色风貌改造847户,改炕5500户,创建“清洁村庄”示范村38个。整村推进改厕行政村31个,建成农户卫生厕所2719座、公共卫生公厕82座,拆除“空心房”156户,农村人居环境和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
聚焦移风易俗让文明乡风树起来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山丹县通过深挖文化底蕴,创新农村社会治理机制,着力提升现代乡风文明水平。为此,该县制定下发《山丹县治理高价彩礼推动移风易俗的实施方案》《治理高价彩礼推动移风易俗专项行动重点任务清单》,实行城乡共治,明确婚嫁彩礼、礼金、宴席“限高”标准。大力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家庭评比创建活动,着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利用县融媒体中心和电子屏、宣传栏、文化墙等宣传阵地,广泛宣传文明婚嫁新思想新观念。深入开展以“科技致富之星、遵纪守法之星、诚实守信之星、和谐友爱之星、文化卫生之星”为主要内容的文明创评活动,评选表彰“五星文明户”650户、五星文明标兵户156户。制定《山丹县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实施方案》和《全县村和社区推行“自治、法治、德治”社会治理模式的实施意见》,积极推进城乡社区自治建设,成立“百姓参政团”“道德评判团”“百事服务团”,健全“三治”社会治理模式,引导群众有序参与社会事务。在乡镇、村建设综治中心(综治室)和矛盾纠纷多元化调解中心(室),实现了法律服务工作站(室)实体建设平台全覆盖,建立基层人民调解委员会117个,全年共调处矛盾纠纷1081件,调解1044件,调解率达到96.6%。
新闻推荐
山丹讯连日来,山丹县东乐镇紧盯关键时间节点,按照“标本兼治、疏堵并举”的原则,全力开展大气污染综合防治,打赢打好蓝天保卫...
山丹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山丹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