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载寄情沃野育良种 记甘肃省张掖市农科院退休干部赖良

甘肃日报 2020-01-13 05:29 大字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薛砚

一顶草帽、一双胶鞋,朝踏晨露,夕送晚霞,已90岁的张掖市农科院退休干部赖良,始终不忘初心,情寄沃野,与农为伴,让张掖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被称为甘肃省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研究“第一人”。2019年12月16日,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赖良被授予“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称号。

西北地区干旱缺水,在赖良的记忆中,乡亲们面朝黄土背朝天,在几亩土地上刨食吃的饥困场景历历在目,农校毕业的他暗下决心,一定要选育出与环境相匹配的适生农作物良种,让乡亲们吃上优质口粮。

1949年起,赖良先后在甘孜军用农场、山丹军马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从事农业技术工作,1963年调至张掖市农科院从事农业科学研究。多年来,他扎根田野,一把锄头、一本记录本、一块干馍一瓶水,一辆自行车,成了他出行的“标配”。

1993年,赖良退休了。他将毕生的研究成果无偿上交,用自己的养老金继续埋头搞科研,单位提供给他的科研经费、照相机、标本柜,他都婉言谢绝。他说:“搞科研是为了回报党和人民,也是一个老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共产党员没有退休这一说。”

他在甘州区新墩镇租了1.5亩农田,继续开展白粒胡麻、红花、鹰嘴豆、藜麦等作物品种的研究,以及其他种质资源鉴定、抗性等田间试验。新墩镇距离甘州市区约5公里,赖良每天要在家和地头“两点一线”之间至少往返4次。遇到浇水、花期或是成熟期,中午回不了家,他就在试验田边啃点干馍,稍作休息,继续观测、记载、选种。

历经数十年的潜心研究,赖良在高含油量白粒胡麻杂交育种上取得重大突破。他相继筛选、培育出了适宜于河西地区栽培的“雁杂10号”“张亚1号”“7511”“7517-5”等胡麻良种,每亩增产50公斤以上,在张掖地区累计推广种植达10万余亩,产生的经济效益可达4000万元以上。

特别是他培育出的优质白粒胡麻,千粒重、含油量、分枝特性、高产性、抗逆性等方面在国内同物种育种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受到了中科院植物研究所、中国农科院油料研究所的高度重视和肯定。这个品种高产优质,在甘州区花寨乡、安阳乡等高寒地区每年种植面积都在万亩以上,累计为农民增加收入350余万元。他还选育出具有较强耐旱性和耐瘠性的鹰嘴豆新品种4个,深受农民喜爱。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项技术能够创造一个奇迹。上世纪60年代至今,赖良先后向国家种质资源库无偿上交180份蚕豆、340份红花、552份鹰嘴豆种质资源,收集保存胡麻种质资源3210份……这些堪称“无价之宝”的种质资源,成为甘肃省种业发展的重要基石。近年来,张掖市农科院的青年科研人员利用赖良捐献的种质资源培育出“张亚2号”白胡麻,亩产量达175公斤到190公斤,比老品种亩产量提高50公斤以上。

赖良一生痴情育良种,用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深刻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责任与担当。2016年他与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等科技工作者一起,获得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年度“突出贡献奖”。

新闻推荐

为了那一片净土 张掖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纪实

记者李玉洁对重点行业企业、土壤污染问题突出区域进行现场采样和土样检测,关停5家涉重金属污染源企业。对农用地实行分类...

山丹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山丹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