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上一座村庄的冬至民俗庙会

澎湃新闻 2020-01-10 11:05 大字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古人把冬至视为仅次于年节的大节,节期在农历十一月内,约当阳历十二月二十二日前后。冬至节又称“亚岁”,冬至的前一天叫“小至”,小至之夜叫做“冬除”、“二除夜”。其庆祝活动仿效除夕、新年,只是隆重程度稍逊,但超过其他节日。在历史文献中对冬至过节的相关记载较多,冬至这一天,皇帝还要接受百官朝贺,礼仪隆重,俗称“排冬仗”。冬至节还有吃馄饨的习俗。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冬至的礼仪已经知之甚少,较多地区仅保留着吃饺子的习俗。然而,在2019年12月21-22日(即冬至),位居河西走廊中部的张掖市山丹县清泉镇祁店村举办了为期两天的“第五届冬至民俗文化庙会”,不仅有生动丰富的节庆仪式,还有与众不同的冬至美食。

《山丹县志》中记载:祁家寨居城西十五里。祁家寨即现在的祁店村。祁店村曾在2016年进入农业部中国最美休闲乡中国历史古村名录。村落并不大,但干净整洁。村民文化广场和村委会隔街相望,坐北向南。村委会向东约500米有一座水库,是周边乡镇农业灌溉的主要水源。水库依山而建,南面是一些小山丘,东面与山丹县大佛寺相邻。沿着水库大坝,向南来到村民文化广场正对面,这里有一处坐南向北的破肚子娘娘庙。庙不大,两层的亭楼静静的坐依在祁店村南面的山脚。

祁店村的文化广场和村委会。

祁店村水库。

祁店村“破肚子娘娘庙”。

一、村落共同体的认同——冬至(“小至”)祭祀

冬至祭祀在村里流传已久。村里的老少妇孺都会参加,外出打工人员也会尽可能赶回。他们把冬至祭祀看作是全村人共同的祈福活动,祈祷风调雨顺、六畜兴旺、安康福祥。祭祀由村民自发举行,仪式由村里的长者主持,年轻人早已自觉安排组织好了祭祀活动的具体规程。

(一)“破肚子娘娘”的故事

祁店村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祁店村处于南北两山之间,在这里有姑嫂两人经常去河里抬水。后来嫂子怀孕了,和往常一样与小姑子一起去抬水。有一天抬上水后忽然觉得肚子特别疼,这时正好看到南面的山和北面的山在往一起走(聚),快要合到一起了。如果合上的话,河被堵住,附近所有的村子会被大水淹掉。看到这种情况姑嫂两人着急了,小姑子赶紧回家去叫人,嫂子用扁担的一头先把山顶住,另一头用肚子顶着,结果把肚子顶破了。肚子顶破后,血溅到山崖上,山因为见到血而停止了前移,形成了现在的山崖。嫂子因此事而破肚,也就成了人们传说中的“破肚子娘娘”。破肚子娘娘的肚子划破后,孩子生了出来,所以,人们在塑像的时候也给破肚子娘娘的孩子塑了像。

破肚子娘娘牺牲自己,阻止了南北两面山的合拢,才使得祁店村留存了下来,村民的生命财产得以保障。祁店村的人们为了纪念破肚子娘娘英勇无畏的行为,修了这座“破肚子娘娘庙”,长久祭拜,把她当做这里的保护神。“破肚子娘娘”的传说在当地广为流传,人们平时在各种节庆或个人祈愿时都会来庙里上香、求愿。

12月21日日一大早,村民们从文化广场出发,敲锣打鼓来到“破肚子娘娘庙”上香、祭拜。

“破肚子娘娘”和她的孩子。

(二)冬至(“小至”)祭祀仪式

集体祭拜“破肚子娘娘庙”回来后,村民们在文化广场举行冬至祭祀仪式。文化广场舞台作为主祭台,已经摆好了祭祀贡品。最高处整齐摆放了九头烫洗干净的肥猪,每头猪的嘴里横放着一根大葱,头顶着红黄绸缎编成的绣球,尾部放置一个红嘴馒头。中间一层贡品是6瓶酒。最低的一层贡品是60个整齐叠摞起来的“桃娃子”(当地方言,指专门在祭祀时做的形如蟠桃的红嘴馒头),前三排“桃娃子”上写有“风调雨顺 村旺民富”。60个“桃娃子”、6瓶酒,寓意六六大顺之运。在“桃娃子”两边摆放着香蕉、葡萄、苹果等水果。供桌前摆放着祭祀时上香用的大香炉。香炉前面是祭祀的主要台场,只有村里有威望的一些男性才能脖子上戴着黄色哈达、身披红色绸缎被面到这里举行祭祀仪式,而女性是不能到这个核心区域来的。

祁店村冬至祭祀主台。

祭祀开始,村长致辞后由村里的长者当众诵读“祭文”。“祭文”是请村里的“斋爷”写的。“斋爷”是村里的文化人,有一定的威望,得到村民们的认可和尊重。他指出:在古时,“斋爷”主要是落第的秀才、举人,在村子里从事文书写作,比较体面;现在,能写祭文的“斋爷”已经很少了。祭文念读完毕后,仍由长者烧纸上香,而后大家集体三叩首。整个过程村民们都自觉遵守秩序、保持安静。

本村“斋爷”写的祭文。

祭祀结束后,撤掉贡品,耍龙舞狮队伍进入舞台开始表演。表演者都是村里的年轻人,他们在冬至之前就已经开始训练。动作惊险到位、充满活力,团队配合默契。在阵阵锣鼓声中,村民们聚集在一起观看这个传统节目。表演结束后,人们渐渐散去,祁店村的冬至祭祀仪式到此结束。

(三)冬至特色习俗——“捣老爷”

祭祀当天天快黑的时候,有一项“捣老爷”的习俗。“捣”在这个活动中,有“耍趣、捣乱、俏皮”之意。6个当地人所说的“毛头小子”,大约20岁出头的年轻小伙装扮成“衙役”围绕在“老爷”左右两边,并行两列。“老爷”的装扮如同戏剧中的穿戴,头戴乌纱帽,身穿红色官府,脚蹬官靴,手拿绸扇。六个“官府衙役”,身着羊皮袄,头戴黑色毡帽,原先他们都会拿着农业用具挨家挨户捣地皮,现在手持统一制作的木棍来完成“捣”的动作。

“老爷”和“衙役”是整个“捣老爷”队伍的核心组成部分,在他们的前面是敲锣打鼓为活动伴奏的村民们,在他们后面则是村里年轻妇女组成的舞扇队,对“捣老爷”活动进行点缀。

“捣老爷”队伍在去村民家的途中。

“捣老爷”队伍踩着鼓点,踏着十字步,念唱着“捣、捣、捣老爷,金银财宝往里捣,五谷丰登庄稼好。捣、捣、捣老爷,生财发福进元宝,丰衣足食日月好。”等一些纳福添财的唱词,在鞭炮迎接声中进入村民们家中。

“捣老爷”队伍进入主家院子后,主家先要给“老爷”挂红,也就是给“老爷”披上红色绸缎被面。随后,“老爷”和“衙役”在院子中间跳。接着进入主人家的厅房,跳几下后停下来由领队焚表,在“捣老爷”成员的头顶回旋几下。“老爷”会在主家厅房的香炉上香、作揖,主人家还会在香炉旁边摆放一些大枣、核桃、瓜子、花生等干果。“老爷”上完香,主人家要给“捣老爷”的人分发一些贡品来吃。“老爷”进入主家厅房后,妇女们的舞扇队则在院子里跳起扇子舞。

村民们在放鞭炮迎接“老爷”进门。

在村民家的院子里“捣老爷”。

焚表、化纸。

“老爷”上香。

村民们回忆说,早先“捣老爷”队伍离开时,主家要高高兴兴地给他们装面、米、菜等食物,家里经济条件好点的还会拿点肉。不论多抠门的人,也不能让“捣老爷”的人空手而归。这样的话,“老爷”、“衙役”和老百姓都是高高兴兴、欢喜而归,大家图个吉利、喜庆,以后都会平平顺顺。“捣老爷”是冬至的核心内容,有了从各家各户“捣”来的粮食、蔬菜,才有做冬至饭的食材。村里的人们会拿着这些东西,一起热热闹闹的做冬至美食——“牛娃子饭”。

祭祀当天,另一个很有特色的风俗就是人们可以在捣老爷的时候去“偷”别人家的鸡、鸭,或者其他食物,被偷的人家不但不会介意,因为人们认为这天“偷”东西是沾喜气、沾财气。人们会在前几天就给自己准备要偷的人家打招呼说“冬至,我要偷你家的……”,对方也会笑着回应“那你来偷吧”。

(四)冬至味道——“牛娃子饭”

冬至吃饺子的习俗大家都知道,但是在祁店村,冬至却有一种外乡人所无法想象的美食——“牛娃子饭”。据传霍去病西征的时候,行军到这一带,几万人驻扎下后没有肉吃,只有几头牛。将士们专门弄了一头牛让霍将军吃,他却说:这个要让大家都吃上。等把霍将军的话传达到厨子这里时,几个厨子已经偷偷吃掉了牛肚。于是他们就商量说:按霍将军的话,烧饭必须是全牛,但是牛肚子已经被我们吃了,这个咋办哩?那我们只能哄大家了。他们就用面做成一块块牛肚的样子,下到锅里,蒙混过关了。到后来,有的人说是牛肚子饭,有的人又说是牛犊子(就是小牛娃子)饭。这就是“牛娃子饭”的来历。

“牛娃子饭”是祁店村冬至特有的美食,从名称到食材,都体现出该地区的农业生产特点。现在的“牛娃子饭”里面已经没有了牛肉,也不仅仅是牛肚状的面,里面烩进去了猪肉片和一些蔬菜,还有各种形状的面条和面片。做牛肚状面的主要工具是祁店村妇女们新买的梳子。她们把所有的梳子消毒清洗,把切好的面块放到梳子上用力压,从一边开始掀起一点顺着梳子齿的方向开始搓,面块就变成了一个有花纹的小面卷,也就形成了“牛娃子饭”中的“牛肚”。大伙认为,吃了“牛娃子饭”才算是过了一个圆满的冬至。

冬至美食“牛娃子饭”。

二、“祁店村冬至民俗文化庙会”的现代转向

自2015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借助祁店村“冬至”的传统活动,主办了“祁店村冬至民俗文化庙会”,周围十里八乡的人都赶来看庙会。冬至节庆活动已从原来的村落自组织行为转变为政府与村民共同在场的行为。

祁店村冬至民俗文化庙会现场。

“冬至民俗文化庙会”以地方性特色传统节庆活动为基础,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既有地方特色浓郁的“宝卷”、民间小调,也有大江南北都能看到的舞龙舞狮;既有充满现代气息的儿童节目,还有古老有趣的“捣老爷”。

宝卷是一种在宗教和民间信仰活动中按照一定仪轨演唱的说唱文本,其特点是念卷人唱完一句韵文,“和佛人”或听卷人接唱“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等,有时还重复最后一句韵文。宝卷不仅仅是一种念唱文本,更是一种劝化教导的方式,教人行善、积德。在河西走廊的偏僻乡村一直遗存着“念宝卷”的习俗,并流传着“家有一卷,百事无禁忌”的说法,人们把抄卷、念卷当做为自己和家人保平安、祈福的一种方式。村民们忙完秋收入冬后,晚上,大家会请念卷先生到家里去念卷,邻里街坊都会去听。北方的冬天是很冷的,过冬少不了要用玉米杆、麦草烧热炕。人们有的围坐在炕上,有的站在地上,炕中间摆上小炕桌,念卷先生在炕桌上摊开自己带的宝卷,在昏暗的煤油灯下念唱宝卷,听卷的人津津乐道,还会附和。这样的场景,永远留存在老人们的记忆中,浸润于村民的行为中:“那时候,宝卷给我们村里的人影响都很大,人们都听着宝卷,做事情都有规矩,宝卷教我们要做善事、做好事,千万不能有害人之心,会有报应的……。”2006年,河西走廊独有的《河西宝卷》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并开始在一些公开场合被作为一项重要的文化展演节目。随着时代的变异,宝卷的内容也逐渐向群众所喜爱的题材靠拢,呈现通俗化、娱乐化的转向。

念唱宝卷。

冬至文化庙会上的传统节目表演。

民间小调是人们在闲暇之余演唱的一些比较简单通俗的小曲子,不拘泥于特定的形式、场合,可以随时随地演唱,内容丰富,大多来源于日常生活,是村民们自编、自导、自演的民间音乐。

庙会舞台表演也融入了舞龙舞狮和现代舞蹈,而且全村老少都积极参与其中。舞龙队伍里还吸纳了部分女性,孩子们也参与到“冬至民俗文化庙会”的活动中来,领会冬至的韵味和文化涵义,并实践传统文化的表达方式。

“捣老爷”是当地流传已久的冬至习俗。有了“捣老爷”的活动才能成就“牛娃子饭”,自然也就成为了冬至的重要议程。过去,为了让村民们在轻松自在的氛围中奉献食材,“捣老爷”活动不但是对村民的祝福,过程也极具娱乐性、趣味性,充满了俗文化韵味。但是,随着“祁店村冬至民俗文化庙会”的举办,祁店村的冬至节已经从村落自组织的习俗娱乐活动转变成了面向全社会、广为宣传、正式的公共文化活动,已然从乡村农院走向大众舞台,其活动空间的无限扩大,使得“捣老爷”这一“戏耍”乡间俗趣走向正式的文艺舞台。今年“捣老爷”活动的组织者郭建民回忆,在他们小时候有时也会把“捣老爷”叫做“嗷冬至”,“嗷、嗷、嗷……”就是乡间人们过节时为了热闹,大家聚在一起“嗷叫”来表示高兴。因此,当“老爷”从村民的家中走向大众舞台时,活动过程也做出了相应的调整,以适应舞台表演的需要。“老爷”要坐在这个黄色的彩轿里面,六个“衙役”在轿子两边进行表演,唱词也由原来的“捣,捣,捣老爷”改为“嗷,嗷,嗷冬至”。

“嗷冬至”(即“捣老爷”)中用的彩轿。

各种民俗表演在庙会舞台进行,村民们积极参与其中,乡邻们热情洋溢地观看表演,场面十分热闹。

12月22日,县政府出资向逛庙会的老百姓提供冬至“牛娃子饭”。为了让乡亲们吃上热气腾腾的“牛娃子饭”,祁店村的村民们早就开始准备,“牛娃子饭”里不同形状的面是村里的妇女们在半个月前就已经组织起来手工做制的,形状各异。蔬菜的清洗、配置都是由乡村流动餐厅负责的。

200口大锅、包括12月21日献祭用的贡品猪在内的10多头猪、4吨面粉、3000多斤蔬菜、近6万人免费享用,场面壮观。每一口锅前都排起了长长的队伍,人们耐心等待吃这一碗“牛娃子饭”。这碗寒冬中滚烫的烩面,能果腹、能御寒、能祝福、能添财、能保平安,凝聚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乡土生活的记忆以及融于血液的传统文化基因。一锅锅“牛娃子饭”出锅,乡亲们站在路边、蹲坐在一起边吃边聊,话里话外、家长里短,聊的是生活、吃的是乡情、找的是记忆、维系的是根基。

大师傅开始炒猪肉臊子了,为万人“牛娃子饭”做准备。

用来做“牛娃子饭”的大锅。

在“冬至民俗文化庙会”广场上吃“牛娃子饭”的乡亲们。

除了公共节庆,地方性文化也混融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祁店村冬至民俗文化庙会”上,还有花面馍馍、刺绣、剪纸等本地的土特产展销。人们观看冬至节庆活动的同时,还可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里购买这些土特产。

花面馍馍。

刺绣。

剪纸。

花面馍馍的制作在当地是颇有名气的,工艺讲究,食材选择、馍馍花样、烧制过程都比较复杂。在一些传统节日、祭祀活动中,花面馍馍是少不了的一个“亮点”。在不同的节日、不同的场合,要做不同规格的馍馍。

剪纸、刺绣的主题多种多样,婚庆祝福类的、传统节日类的、人物故事类的……人们在特定的节日都会把合适的剪纸贴在窗户上,而刺绣较多使用在人们的生活用品中。比如在婚嫁的时候,送给新人绣有鸳鸯的鞋垫,寓意成双成对、幸福美满的意思。剪纸、刺绣一般都是由村里的妇女们完成的,农闲时她们围坐在一起,边聊天边刺绣或剪纸,年长的给年幼的传授技艺和经验,在轻松欢快的环境中,大家不仅交流了情感,也传承了传统技艺。

祁店村的“冬至民俗文化庙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全面展现了乡村原有的生活习俗。从传统的手工艺产品到传唱于乡村炕头的“宝卷”、田间的“小调”,无不让人回忆起浓浓的“乡味”,也让人们在一次次重温美好回忆的过程中沉浸在乡村的文化生活当中。

三、传统习俗能否“活态”传承

传统习俗不仅仅是人们看到的一种表演或者一个物品,它更是村民们长期生活智慧的凝聚,里面蕴含了丰富的文化涵义。生活在乡村的人们在无意识的日常中接触这些含有深刻文化符号的民间习俗,在了解、学习、传承的过程中就逐步将其文化内化于个体。而且,这些民俗活动都是集体性的行为,参与其中也是增强村民对自己群体身份归属感、认同感的一种方式。在习俗中有大家公认的礼俗乡规,不需要言明但已墨守成规。剪纸、刺绣的寓意,“宝卷”中劝善、教化的思想,“民间小调”中乡里人情的关系等,这些都与人们的乡村生活息息相关。

随着现代化、城市化对乡村文化带来的冲击,这些传统的手工艺逐渐被高效的工业化生产所代替。年轻人不再热衷于剪纸、刺绣这样的活动,也没有集体学习技艺的意识,而是出外打工,逢年过节才回到村里与家人团聚。“宝卷”念唱主要是乡村老年群体的一种娱乐方式,虽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其传承依然面临着困境。尽管“民间小调”的生存空间相对宽泛,在文化广场、趣缘性群体活动中展演,但随着乡村村民流向城镇,依然失去了其长久以来的生存性根基。

乡村社会原有的结构性基础随着人员的频繁流动而被打破,人们只能在乡村重要节日等仪式活动中找寻习俗的“乡味”。但是,节庆活动是有限的几次,远不能涵盖乡土文化的广泛性与深邃性。随之,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过程中,许多乡土文化被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被保护起来,进了展览馆、上了大舞台,却失去了文化与生活共融的场景,少了“温度”,多了“体面”。具有乡土特色的传统文化已然成为了漂浮于空中的气流,偶尔的感知却不留印迹,在人们眼前瞬间一亮却又无处追寻。现今,人们生活的现代化必然需要乡土民俗文化的现代转型,如何将作为文化主体的人串联起来,把传统文化用新的方式融汇于现代生活来进行“活态”传承,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新闻推荐

山丹老旧小区改造 让幸福来敲门

本报记者钱大伟门楼焕然一新、绿化赏心悦目、广场功能齐全……“不买房不搬家,老房转眼变好房。”提起山丹县乐民小区的改...

山丹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山丹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