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监测控源头综合防控护健康 甘肃省大力推进鼠疫防控工作60年成效显著(二)
苏永强席进孝 王世明
甘肃省鼠防工作始于1959年,针对人间鼠疫由动物间鼠疫传播的特征,我们坚持“关口前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逐步建立健全“政府领导,部门协作,群众参与”的防控机制,经过几代鼠防工作者不懈努力,甘肃省鼠防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在保障重大活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回顾调查
基本摸清历史流行情况
1957年至1970年,甘肃省通过开展鼠疫流行史回顾性调查,基本摸清了省内鼠疫历史流行情况,为甘肃省开展鼠疫疫源性调查和防控工作提供了基本线索。
甘肃省人间鼠疫记录最早见于夏河拉卜楞寺喇海经中:“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青海省河南蒙藏民因剥食旱獭而引起鼠疫流行,波及拉卜楞寺念经喇嘛,死亡100余人。”之后,伍连德、伯力士等著《鼠疫概论》中计述“民国六年(1917)年10月,甘肃洮州(现临潭旧城)发生一起外袭性肺鼠疫流行,死亡百余人。” 统计显示,1754年至1958年全省有13个县73个村曾发生过鼠疫流行,发病1547例,死亡1490例,病死率为96.31%。
疫源调查
基本查清鼠疫源地分布
1959年、1961年、2012年先后判定夏河县、碌曲县、合作市为鼠疫疫源县市,证实甘南高寒草甸草原喜马拉雅旱獭疫源地。
1962年、1977年判定会宁县和平川区为鼠疫疫源县区,证实陇中黄土高原阿拉善黄鼠鼠疫自然疫源地。
1960年、1961年、1963年、1969年、2003年相继判定阿克塞、肃南、山丹、天祝、肃北、玉门为鼠疫疫源县市,证实祁连山—阿尔金山高山草原喜马拉雅旱獭鼠疫疫源地。
到目前为止,甘肃省通过鼠疫疫源性调查,基本查清了鼠疫疫源地分布地区,为鼠疫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2012年至2014年通过地理信息技术、遥感技术、全球定位技术和实地察看对比,对甘肃省主要鼠疫宿主动物喜马拉雅旱獭分布范围进行了界定,发现甘肃省旱獭分布范围远远大于判定旱獭鼠疫疫源地面积,存在潜在鼠疫疫源地分布。
关口前移
建立动物鼠疫监测系统
甘肃省鼠疫监测工作始于1983年。针对动物间鼠疫是人间鼠疫发生和流行的源头,坚持关口前移,开展动物鼠疫监测工作。利用中央转移支付公共卫生鼠疫防治项目和省级财政投入,建设完成碌曲、合作、夏河、会宁、平川、天祝、山丹、武威、张掖、肃南、嘉峪关、玉门、肃北、阿克塞等市(县区)14个鼠疫监测点。其中12个固定监测点、2个流动监测点,建立完善了省、市、县三级动物鼠疫监测系统。
2005年,建立了国家、省、市、县鼠疫监测信息网络直报系统。近年来,省卫生健康委持续加大投入,通过新建、改建和扩建,甘肃省固定监测点工作和生活环境条件得到明显改善,7个鼠疫监测点实验室达到了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标准,健全完善了生物安全体系。
多年来,各级监测点按照《全国鼠疫重点监测点鼠疫监测方案》《甘肃省鼠疫监测方案》要求,采取固定和流动监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动物间鼠疫监测,基本掌握了各鼠疫疫源地动物和蚤类区系组成,掌握了甘肃省动物间鼠疫流行动态和流行规律,在鼠疫预测预警,降低和遏制动物鼠疫流行强度,防止人间鼠疫发生和流行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落实职责
健全人间鼠疫监测系统
甘肃省各级医疗机构是人间鼠疫监测的主体。多年来,省内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高度重视医务人员鼠防技能培训,并将培训纳入医务人员业务和绩效考核管理。每年通过逐级开展医疗机构医务人员鼠防技能培训,使各类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树立了鼠疫发现和报告意识,掌握了鼠疫诊断治疗、个人防护和应急处置等基本技能。甘肃省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积极落实鼠疫防控相关政策,主动承担人间鼠疫监测工作,严格落实首诊医生责任制,建立完善预检分诊、发热门诊和隔离病房(院),规范工作流程和报告制度,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省、市、县、乡镇、村人间鼠疫监测系统,做到了疑似鼠疫疫情和鼠疫疫情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和早治疗,有效保障和维护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综合防控
鼠疫防控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甘肃省鼠疫防控一直坚持预防为主,科学检测,综合防控,有效处置的原则。通过60年鼠疫综合防控,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针对鼠疫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等三大环节,创新建立了以监测、健康教育、交通检疫、联防联控为主要手段的综合防控措施:一是加强监测,开展保护性灭獭灭蚤。甘肃省人间鼠疫病例主要是通过人类主动接触鼠疫自然疫源地内染疫动物而感染。因此,开展动物鼠疫监测,了解动物鼠疫动态,及时预测预警显得尤为重要。一旦发现动物鼠疫流行点,及时采取灭獭灭蚤处置。同时,在疫源地居民区、建设项目周围、重要公路、铁路沿线开展重点保护性灭獭灭蚤,降低旱獭密度,遏制动物鼠疫流行范围和强度,防止疫情波及到人间。二是加强健康教育,实行居民和流动人口管理。采取利用传统和新型媒体播放字幕短信、发放宣传材料、入户宣讲、举办讲座、设立宣传牌、刷墙体标语等多种形式,大力开展 “三报三不” 鼠疫知识普及,构建群防群控氛围,让疫源地群众和外来务工人员不猎捕、不剥食、不携带旱獭等染疫动物,遇到病死獭(鼠),不明原因急死病人,以及发烧、淋巴结肿大、胸痛咳血患者,及时报告当地医疗机构或疾控机构,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实行县、乡、村、户层层包挂,开展居民网格化管理和外来务工人员动态化管理,加强鼠疫健康教育促进,树立群众良好行为习惯,降低人间鼠疫发生风险。三是加强交通检疫,打击非法猎捕贩运旱獭。鉴于甘肃省河西旱獭鼠疫疫源地地理特殊性,在进出鼠疫疫源地主要交通要道,建立交通检疫卡23个。其中20个检疫卡达到标准化建设,这也是甘肃省鼠防特色之一,在鼠疫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各检疫卡(站)加强综合执法,做到进入疫源地人员必宣必知鼠防知识,出来车辆人员必登信息、必测体温、必查私运染疫动物及其制品,公安、卫生健康等部门积极开展非法猎捕、收购、贩运旱獭等染疫动物及其制品人员摸底调查,建档立卡,严密监控。依照《甘肃省鼠疫预防和控制条例》打击非法猎捕贩运旱獭及其制品活动,降低疫情借助现代交通工具远距离发生和传播的风险。四是加强信息交流,建立联防联控机制。为了加强鼠疫信息交流,甘肃省主动与周边省份建立了鼠疫联防机制,防止疫情输出输入。各鼠疫疫源县市区政府和部门间、部门和企业间层层签订鼠防责任书,各部门、单位、企业能够认真履行职责,密切配合,落实鼠防责任制。五是加强储备和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各级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加强应急物资储备,每个鼠疫疫源市州、县市区疾控中心、鼠防专业站建立了应急库,按照个人防护、现场调查采样、消杀药械、野外工作生活保障等类别进行了物资储备,能够满足1至2起人间鼠疫应急处置需要。各级政府和卫生健康部门重视鼠防队伍建设,先后举办兰州医学院鼠防大专班5期、张掖卫校地方病班3期,为全国9个省市和省内培养大专学生105名、中专学生120名,现在已经是国家和省内鼠防战线骨干。各级卫生健康部门每年组织本部门和多部门鼠防应急演练。通过演练,不断完善鼠疫疫情应急控制预案,补充和完善应急储备,加强部门间和专业队伍间协作配合,不断提高疑似鼠疫患者救治和鼠疫疫情应急处置能力,做到一旦发生人间鼠疫,能够快速反应、有效处置、确保一方平安。
实践证明,甘肃省鼠防通过综合防控,成效显著,动物间鼠疫流行强度得以有效遏制,人间鼠疫呈现散在发生,病例控制在个位数,在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生命安全、维护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加强科研
科学指导鼠防实践工作
甘肃省在鼠疫防控实践中,不断创新工作,针对鼠疫自然疫源地空间结构、宿主动物、媒介动物、病原菌、实验室检测技术、消杀灭技术和防控技术等方面制约鼠疫防控事业发展问题,积极争取项目,开展科学研究,有力指导防控实践。
1980年至2019年完成科研项目40项。其中,参与全国协作项目《中国鼠疫自然疫源地的发现与研究》《青藏高原青海田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的发现与研究》《青藏高原青海田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的发现与研究》等3个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主持和合作完成的《甘宁黄土高原阿拉善黄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空间结构及预防对策的研究》《猎自鼠疫自然疫源地旱獭皮张自然携带鼠疫菌状况及无害化处理方法的研究》《甘肃鼠疫预防控制策略与应急机制建设的研究》《鼠疫等致病性耶尔森菌病流行规律及其防控关键技术研究》等14个项目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甘肃鼠疫自然疫源地动物流行病特征及其类型》《甘肃省蚤类区系分析及其在鼠疫流行病学中的意义》《省会城市人口密集区内鼠疫强毒实验室安全运行的研究》《甘肃省鼠疫菌基因分型及其流行病学意义研究》等17个项目获得甘肃医学科技奖。
通过科学研究,基本掌握了全省鼠疫自然疫源地结构,动物间和人间鼠疫发生和流行规律及影响因素,了解了甘肃省鼠疫病原菌基本生物学性状和基因演化规律,制定了科学有效的防控技术。通过成果转化和应用推广,科学指导了鼠疫防控实践工作,提升了全省基层鼠疫防控的技术和水平,增强了基层鼠疫疫情应急处置能力,发挥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巩固成绩
持续推进甘肃鼠防创新发展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发展,西部大开发,特别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甘肃作为丝绸之路重要通道和驿站,经贸、文化、旅游、基础建设、投资领域得以迅速发展,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国际经济和社会文化发展当中。然而,也给省内鼠疫防控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新的问题。进入鼠疫疫源地从事建设、旅游人员越来越多,主动接触或被疫蚤叮咬感染鼠疫,并借助现代交通工具远距离传播的风险增高。另外,其他国家和地区鼠疫输入风险也成为可能。
因此,鼠防工作要在巩固取得的成绩,做好本地鼠疫防控工作的基础上,更要树立重大风险意识,将甘肃省鼠防工作放在“丝绸之路”建设框架下思考,认真梳理和分析“一带一路”建设给鼠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用全球视角看新形势下的鼠防工作,结合当地实际,不断强弱项、补短板,继续推进甘肃鼠防事业创新发展。特别要加强动物鼠疫监测、预测预警,人间鼠疫快速识别等方面的培训,不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建立跨国和区域间鼠疫信息交流平台和联防联控机制,通过学术研讨、人才培训、合作研究等形式,提升输入性疫情和跨国跨区域鼠疫疫情处置能力。
新闻推荐
本报讯今年,张掖市逐步完善社会化双拥格局,组织开展常态化、制度化、系列化拥军活动,增强双拥工作的社会活力和可持续发展动...
山丹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山丹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