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民生底线托起幸福生活 张掖市民政事业发展综述
本报记者王瑞云
抗震救灾的现场、困难人群的救助、遗弃孤儿的抚养、流浪乞讨者的求助……记录了民政工作一幕幕场景;福利院、救助站、日间照料中心、敬老院等承载着民政工作的责任;民间组织、区划地名、婚姻登记、殡葬管理服务创建了社会氛围和公共摇篮。回望过去,张掖市民政事业跨越式发展,以政策创制引领创新,以项目建设助推转型升级,各项工作取得较好成效,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2016年7月,市民政局被授予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单位”荣誉称号。今年4月,被表彰为全国民政系统先进集体。
政策制度不断健全
围绕脱贫攻坚、养老服务、基层社会治理、殡葬改革、双拥优抚等方面共计出台47项政策文件,形成了比较健全的民政民生保障制度体系。2018年,张掖市被省民政厅确定为民政部蹲点调研点,经过蹲点调研对张掖市民政工作给予充分肯定。构建以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供养为基础,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灾害救助相配套,残疾人“两项补贴”、慈善救助为补充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实现了应救尽救、应兜尽兜。2013年至2018年,累计投入社会救助资金31亿元,每年有近9.7万困难群众得到经常性生活救助、5多万人(次)得到临时性救助,占全市总人口的11.8%。城市低保、农村低保、城市特困人员供养、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标准逐年提高,有力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市慈善协会自去年10月换届以来,募集资金(物资)494万元,组织开展18场次捐赠救助活动,惠及1万余人次困难群众。积极推进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将1.37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纳入农村低保或特困供养。
综合服务保障能力不断提升
2016年以来,全市新建、续建项目75个,完成投资8.1亿元,市县区养老服务、救灾物资储备、应急避难场所和殡葬服务设施实现全覆盖。以甘州全国综合养老示范基地为代表的一批养老机构蓬勃发展,投资3.5亿元的孔文养老实验基地即将投入使用。民政项目建设与社会资源合作发展取得重大突破,市民政精神病福利院采取公建民营方式运营,现入住精神病人260人,已累计救治1.2万人次。集康、养、教、治于一体的市儿童福利院全面投用。建立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优先发展居家养老服务,市县区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实现全覆盖,年服务老年人20.6万人次。城乡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覆盖率分别达到96%、51%,比2013年增长66%、44.5%。乡镇敬老院由43所整合为22所,设施条件和供养水平明显提升。4.5万名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乘坐公交车,2.06万名75岁以上老年人补助意外伤害保险,3.25万名80岁以上老年人享受高龄补贴,老年人获得感明显提高。
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发展
全面完成第九次村委会和第六次社区居委会换届工作,创建了一批省级“农村社区建设示范单位”和“全国农村幸福社区建设示范单位”。深入开展民政领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有力维护了农村社会安全稳定。社会组织不断壮大,现已达1947家,比2012年增加90%,形成了覆盖城乡、涵盖各个行业的社会组织体系。完善扶持发展政策,争取中央和省级福彩公益金280万元,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项目。持续加强社工人才队伍建设,全市取得全国社工职业资格证书人数达到307人,居全省前列,提前超额完成市委确定的目标任务。注册志愿者服务队伍达15万多人,志愿服务活动广泛开展。争取资金500万元,开展社区、社会工作者、社会组织“三社联动”试点,服务群众15.4万人次,社会工作实现开篇破题。
社会事务和专项行政管理全面加强
持续完善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惠及1.3万名残疾人。持续提高孤弃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水平,集中供养保障标准达到月人均1360元,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保护制度,累计救助流浪乞讨人员1.82万人次。积极推动殡葬改革,全市建成公益性公墓29个,划定农村集中安葬区239个,山丹县被民政部确定为全国殡葬综合改革试点县。积极推进婚姻登记机关规范化服务管理,婚姻登记信息实现部门共享。积极推进乡改镇工作,全市建制镇占乡镇总数比例由2012年的50%提高到80%,有力助推了新型城镇化建设。圆满完成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共采集地名2.6万条,新设地名标志路牌3026块。深化平安边界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2017年10月,张掖市被授予“平安和谐边界示范市”。
新闻推荐
山丹讯今年,山丹县以解决建筑领域欠薪问题为重点,扎实开展根治欠薪行动,确保各项制度落实到每个在建工程项目,目前共检查各类...
山丹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山丹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